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82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3
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外壳、散热座、光源模组板和电源板。光源模组板安装于散热座,散热座安装于外壳。散热座包括板状的平台,平台设置有相对于平台凸起的多个爪部。多个爪部夹持电源板,使得电源板以垂直于平台的方式相对于散热座固定。电源板与光源模组板电连接。这样,电源板通过爪部固定连接于散热座,使得发光装置易于装配,提升了装配过程的可靠性,降低了发光装置的重量,提升了发光装置的寿命。光装置的寿命。光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包括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为人们所熟知,其主要包括光源模组板、散热座、电源板和外壳。在现有的发光装置中,通常将电源板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光源模组板安装于散热座。散热座安装于外壳,并使光源模组板与电源板通过引脚(PIN针)与集成电路插座插接进行电连接。
[0003]然而,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电源板的机械固定依赖于外壳内的固定装置,例如与外壳一体的非金属塑件,这些固定装置增加了照明装置的重量。电源板与散热座不相接触,电源板的散热依赖于外壳内的固定装置,散热不理想。此外,引脚与集成电路插座之间的定位依靠散热座与灯座的定位间接地来完成,使得发光装置装配不便。在加工误差与装配误差的影响下,引脚与集成电路插座容易产生应力,从而影响发光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能够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说明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外壳、散热座、光源模组板和电源板,所述光源模组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座,所述散热座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散热座包括板状的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平台凸起的多个爪部,所述多个爪部夹持所述电源板,使得所述电源板以垂直于所述平台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散热座固定,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光源模组板电连接。
[0007]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爪部夹持所述电源板施加的夹持力的方向与所述电源板垂直。
[0008]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爪部为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平台形成为一体,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平台相连接的根部和远离所述平台的自由端部,所述根部沿垂直于所述平台的方向延伸,所述自由端部朝向远离所述平台的方向延伸的同时朝向远离所述电源板的方向延伸。
[0009]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爪部为刚性片,所述刚性片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源板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容纳空间以被所述刚性片夹持固定。
[0010]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电源板的边缘部抵靠所述平台。
[0011]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爪部被布置成两列,一列中的所述爪部与另一列中的所述爪部相互错开,或者一列中的所述爪部与另一列中的所述爪部彼此对齐。
[0012]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爪部的数量为二至四个。
[0013]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爪部由金属制成。
[0014]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容纳腔,所述电源板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0015]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光源模组板以与所述平台平行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平台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平台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源板和所述光源模组板通过所述通孔电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板通过爪部固定连接于散热座,使得电源板方便地与光源模组板实现了机械固定和电连接,提升了装配过程的可靠性。此外,该设计简化了发光装置的生产工艺,节省了电源板固定材料,从而降低了发光装置的重量。同时,散热座能够传导电源板的热量,提升了发光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发光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的立体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光源模组板的立体图。
[00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和光源模组板的装配图。
[0021]图5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的剖视图。
[0022]图6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电源板的立体图。
[0023]图7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和电源板的装配图。
[0024]图8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光源模组板以及电源板的装配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散热座;11平台;12第一通孔;121第一弹片;1211第一臂部;1212第二臂部;13第二通孔;131第二弹片;1311第三臂部;1312第四臂部;1313第五臂部;14第三通孔;141第三弹片;1411第六臂部;1412第七臂部;
[0027]2光源模组板;21发光二极管(灯珠);22集成电路插座;23第四通孔;24缺口;
[0028]3电源板;31引脚;
[0029]4泡壳;
[0030]5外壳;
[0031]6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说明的“上”、“下”、“左”、“右”、“前”、“后”仅是用于方便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发光装置的结构,而并不限定本申请的发光装置的使用状态。其中,前后方向与电源板垂直,上下方向与板状的平台垂直,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垂直。本申请中所说明的“爪部”用于指代平台上能够固定电源板的结构,其可以但不限于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
[0034]图1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结构。
[0035]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散热座1、光源
模组板2、电源板3(参见图6、图7和图8)、泡壳4、外壳5和灯头6。散热座1安装于外壳5的内部,光源模组板2安装于散热座1。
[0036]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装置的散热座1。散热座1由金属制成,其由顶部和侧壁围成一端封闭的圆筒状,其顶部封闭形成圆板状的平台11。散热座1的顶部直径大于其底部直径,使得散热座1呈类似喇叭状。平台11上开设有方形的第一通孔12、方形的第二通孔13和方形的第三通孔14。
[0037]第一通孔12开设于平台11的中央部,在第一通孔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方形的第二通孔13。在第一通孔12与靠后侧的第二通孔13之间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14,两个第三通孔14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2的左右两侧。
[0038]在两个第二通孔13的后侧边缘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截面为Z形的第二弹片131,第二弹片131可以采用对平台11进行冲压的方式形成。第二弹片131包括第三臂部1311、第四臂部1312和第五臂部1313。第三臂部1311位于平台11所在平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三臂部1311的后侧端部即第二弹片131的根部与第二通孔13的后侧边缘部相连,第三臂部1311的前侧端部位于第二通孔13的内部。第四臂部131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四臂部1312的下侧端部与第三臂部1311的前侧端部相连,第四臂部1312的上侧端部位于平台11上表面的上侧。第五臂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外壳、散热座、光源模组板和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座,所述散热座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散热座包括板状的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平台凸起的多个爪部,所述多个爪部夹持所述电源板,使得所述电源板以垂直于所述平台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散热座固定,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光源模组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爪部夹持所述电源板施加的夹持力的方向与所述电源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爪部为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平台形成为一体,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平台相连接的根部和远离所述平台的自由端部,所述根部沿垂直于所述平台的方向延伸,所述自由端部朝向远离所述平台的方向延伸的同时朝向远离所述电源板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爪部为刚性片,所述刚性片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源板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