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分析仪及其试管检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76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试管检测组件,所述试管检测组件包括管座、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管座内的伸缩件、对应所述伸缩件设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管座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测试管的第一容置腔,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以抵顶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不同类型的待测试管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时使得所述伸缩件相对于所述管座下移不同的高度,所述位置传感器根据所述伸缩件下移不同高度后的位置产生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的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先进行试管类型的识别,确保样本检测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分析仪及其试管检测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样本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试管检测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诊断仪器诸如血液样本分析仪或尿液样本分析仪,尤其是血液样本分析仪,通过电阻抗检测通道或流式光学检测通道对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医生的诊疗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0003]通常,血液样本在采集后密封于试管中,由人体不同位置所采集的血液样本存放的试管类型不同,如静脉血的采集量较多,通常存放于普通管中;末梢血的采集量较少,通常存放于微量管中。为了使微量管能够同普通管一样在仪器上自动进样,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微量管将其外形设计为与普通管一致,同时在微量管的内部设计锥形腔将样本汇聚成一定高度以方便采样针的吸取。然而,不同厂家的微量管在锥形腔的设计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使得锥形腔的腔底高度可能不一致。
[0004]因此,在采样之前必须对试管类型进行准确地识别,进而根据试管类型来确认采样针吸样时的下降高度,既避免采样针下降高度不足导致吸样不够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避免采样针下降高度过大造成采样针损坏甚至扎破试管。现有样本分析仪大多是通过读取试管上的条码进行试管类型的识别,但是条码可能脱落或者被试管架遮挡而造成误识别,影响样本检测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准确识别试管类型的样本分析仪及其试管检测组件。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管检测组件,包括管座、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管座内的伸缩件、对应所述伸缩件设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管座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测试管的第一容置腔,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以抵顶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不同类型的待测试管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时使得所述伸缩件相对于所述管座下移不同的高度,所述位置传感器根据所述伸缩件下移不同高度后的位置产生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的类型。
[000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试管检测组件、混匀组件、采样组件以及样本检测组件,所述控制器根据待测试管的类型控制所述混匀组件和采样组件的运行。
[000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在使用时,不同类型的试管可以放置于同一管架上,试管检测组件的位置传感器根据伸缩件在不同类型的试管的作用下的不同位移来产生不同的感应信号,控制器据此判断试管类型并启动混匀组件和采样组件进行相应的操作,整体上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确保样本检测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省去人工分拣分类不同试管的过程,试管的自动识别过程无需占用额外时间,简化操作、提
升测试速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俯视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的试管检测组件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所示试管检测组件检测第一试管的示意图。
[0013]图5为图3所示试管检测组件检测第二试管的示意图。
[0014]图6为图3所示试管检测组件检测第三试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16]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用于生物样本,特别是血液样本的检测分析。图1

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样本分析仪100包括多个组件,如自动进样组件10、试管检测组件20、混匀组件30、转运组件40、采样组件50、样本检测组件等。
[0018]自动进样组件10设置于样本分析仪100的主机前侧,包括一顺沿X方向延伸的自动进样轨道12。在样本检测中,待测样本通常密封存放于试管60中,多个待测试管60置放于同一管架70上。管架70在驱动件,如电机等的作用下顺沿自动进样轨道12移动,实现待测试管60的批量自动进样。图示实施例中,自动进样轨道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装载平台14和卸载平台16,管架70由装载平台14送入自动进样轨道12之后,沿着自动进样轨道12移动使得试管60被顺序移动至样本分析仪的置样位;混匀组件30将处于置样位的试管60抓入机内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后的试管60放回管架70;最后,管架70带着采样后的试管60继续移动至卸载平台16并被卸载。
[0019]在样本检测中,所使用的试管60大致分为普通管和微量管两大类,相对于普通管来说,微量管在容量要小的多。在血液样本的检测中,普通管常用于盛装剂量相对较多的静脉血;微量管常用于盛装剂量相对较少的末梢血。由于管内待测样本的量不同,微量管和普通管最好采用不同的混匀方式。而为了方便自动进样,普通管和微量管优选地外形结构一致,不同的是微量管在其内部一定高度处形成锥形腔来汇聚待测样本,不同厂家的微量管的锥形腔在设计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各种类型的微量管以及普通管的采样高度都不尽相同,试管60在采样前需要进行类型的准确识别。
[0020]图4至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三种试管60,以下分别称第一试管60a、第二试管60b和第三试管60c,其中第一试管60a为微量管,内部形成有第一锥形腔62a;第二试管60b为微量管,内部形成有第二锥形腔62b;第三试管60c为普通管,形成有圆弧底64。第一锥形腔62a的腔底略高于第二锥形腔62b的腔底,圆弧底64则远低于第一锥形腔62a和第二锥形腔62b的腔底。在样本检测中,可以将第一试管60a、第二试管60b、第三试管60c分类放置于不同的管架70上,也可以将第一试管60a、第二试管60b、第三试管60c混合放置于同一管架70上。应当理解地,样本检测中所使用的试管60的类型不限于3种。
[0021]混匀组件30包括抓手,抓手可以在X、Y、Z三个方向移动,抓取置样位处的试管60并将其转移至其它组件。抓手在其初始位时,处于置样位的正上方,上下移动来抓取管架70上的试管60。抓手在抓取试管60之后,首先将其转移至试管检测组件20进行试管类型的检测;之后,根据所确认的试管类型,混匀组件30启动其相应的机构对试管60进行混匀操作,混匀后的试管60被转运组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检测组件,应用于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座、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管座内的伸缩件、对应所述伸缩件设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管座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测试管的第一容置腔,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以抵顶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不同类型的待测试管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时使得所述伸缩件相对于所述管座下移不同的高度,所述位置传感器根据所述伸缩件下移不同高度后的位置产生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的类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伸缩件和管座之间的弹性件,待测试管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时使得所述伸缩件相对于所述管座下移并压缩所述弹性件,待测试管离开所述第一容置腔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伸缩件相对于所述管座上移复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设置有容纳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容置腔,在轴向上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下方并与和第一容置腔相间隔,所述管座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待测试管的管径,所述伸缩件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上设置有定位件下压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的待测试管,使得不同类型的待测试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甘小锋刘治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