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永茂专利>正文

电动机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6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机保护器,防止转子堵转烧毁线圈。解决现有保护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通用于三相、单相及直流的问题。设取样电路分别顺次连接整流电路2和3、RC延时电路20、晶体管11比较电路以及含继电器J3的控制电路,其触点J3接於电动机供电线路中,由此实现电动机正常启动电动机持续供电和电动机不能正常启动断开供电电路。若在整流电路3后再增设RC延时电路21、比较电路、继电器J2和触点J2-1等,最后实现正常运转电动机受外力使转子停转时,保护器切断供电电路,并发出报警。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於取样电路可采用大功率电阻、电感线圈和三相电感电路,因此保护器既可用三相交流电动机,又可用于单相交流和直流电动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保护器,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电动机通电后,由于转子不能转动而烧毁电动机线圈的事故。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电动机的保护有热继电器、自动开关、万能式限流断路器及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等,但大多都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偏高,且不能保护直流电动机等。例如一种BHQ(JD-5/5D-6)电动机保护器就只能对三相交流电动机有保护作用,而对单相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起不了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电动机保护器,就是解现有技术中保护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没有三相、单相交流和直流的通用保护器;以及没有直流电动机保护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是在电动机供电线路中设取样电路1,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整流电路2和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2输出端顺次连接由滤波电容4和电阻6构成的延时电路20和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的基极;整流电路3输出端接滤波电容5和负载电阻7后,与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发射极相连,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集电极再顺次连接控制电路中继电器J1、电源V+、电阻14、电容13、继电器J3、电源负极接地端;且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1跨接于晶体管集电极和接地端;常开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是:在电动机供电线路中设取样电路(1),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整流电路(2)和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2)输出端顺次连接由滤波电容(4)和电阻(6)构成的延时电路(20)和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的基极;整流电 路(3)输出端接滤波电容(5)和负载电阻(7)后再接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发射极,晶体管的集电极顺次连接控制电路中继电器J↓[1]、电源V↓[+]、电阻(14)、电容(13)、继电器J3、电源负极接地端;且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1]跨接于集电极和接地端;常开触点J↓[1-2]跨接于电源V↓[+]和继电器J↓[3]之间;继电器J↓[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是在电动机供电线路中设取样电路(1),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整流电路(2)和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2)输出端顺次连接由滤波电容(4)和电阻(6)构成的延时电路(20)和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的基极;整流电路(3)输出端接滤波电容(5)和负载电阻(7)后再接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1)发射极,晶体管的集电极顺次连接控制电路中继电器J1、电源V+、电阻(14)、电容(13)、继电器J3、电源负极接地端;且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1跨接于集电极和接地端;常开触点J1-2跨接于电源V+和继电器J3之间;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串接於电动机供电电路中;取样电路(1)和电阻(7)负极端为同一个接地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是增设下列两部分电路①整流电路(2)输出端接入由电阻(8)、电容(9)构成的延时电路(21);其输出端连接比较电路的晶体管(12)发射极;在整流电路(3)和晶体管基极间接人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3和限流电阻10;②在控制电路中增设与晶体管(12)集电极顺次连接的继电器J2、电源V+、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1,并与继电器J1连接;由此成为控制电路(15)。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是在电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田永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