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防窃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662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的防窃电装置,是对95221954.9号中国专利技术的改进。包括串接在需要实施防窃电电力线段两端的第一、第二谐振器,向该段电力线注入交流信号的信号源,与该电力线耦合的取样匹配电路,与取样匹配电路输出连接的基准比较电路和与基准比较电路连接的断电控制器。由断电控制器控制的断电执行部件串接在电力线路中。发生窃电时,取样匹配电路可接收到变化的电信号,从而控制执行部件动作,实施断电。(*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电变量的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防窃电装置。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用电器日益普及,用户用电量也不断增加。但窃电问题一直是困扰供电、用电部门的难题,尤其在幅员辽阔的农村,窃电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且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现有的市售电表一般不带防窃电装置,其表盖通过螺钉紧固在表座上,可以拆卸,又由于进线端无专用防盗电装置,因此打开电表盖盗电及在进线端盗电是很容易的事。目前,不少单位和个人为解决窃电问题设计了各种防窃电装置,但有的装置的电路结构因过于复杂、制造困难、不易维修而不能有效地推广应用,另有一些装置又因过于简单起不到防窃电作用而无法推广应用。本申请人的技术专利95221954.9“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采用双端谐振器与本机谐振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控,对使用三相电的用户进行全自动防窃电控制。该防窃电装置采用电源变压器从电力线上获得交流电,再经桥式整流电路输出工作电源,存在体积大、功耗大、常年通电寿命短等问题。此外,还有振荡频率不稳定、受气候影响大、工作不可靠方面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全自动防窃电器,对上述专利技术作出改进设计,使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耗小、集成度高、防窃电动作可靠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防窃电器,包括电源电路、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信号源、断电执行部件和断电控制器,第一、第二谐振器串接在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一段电力线的两端,断电执行部件串接在第一谐振器前的电力线中,信号源输出连接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该段电力线及断电控制器,断电控制器输出连接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电控制器由取样匹配电路、基准比较电路和断电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信号源输出连接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入端,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基准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基准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所述的信号源是产生特定频率及幅值的中频振荡电路。所述的断电执行部件是继电器触点。所述的取样匹配电路是由电感、电容连接组成的机内谐振电路和整流二极管组成;所述的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入端是电感、电容一端与整流二极管正极的并接端,所述的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出端是整流二极管负极,电感、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断电控制电路由光电耦合器、可控硅和继电器连接构成;光电耦合器输出连接可控硅触发极,可控硅与继电器串接在电力供电线路中。所述的电源电路由电阻、电容、二极管、稳压管构成,连接在所述的电力供电线路中。还包括有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电源电路连接;包括电阻、氖管、位于氖管侧的光敏电阻和可控硅;电阻与氖管串接在电源电路中,光敏电阻连接可控硅的触发极,可控硅与所述的断电控制电路连接。在需要实施防窃电的电力线段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第二谐振器,由两谐振器限制该线段的区间及距离,信号源产生的有特定频率及幅值的交流信号叠加在需要监控的这段电力线上,当实施监控的这段线段内有用电器接入或发生任一谐振器短路的情况时,由信号源注入电力线的信号也被分流,而使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值下降,取样匹配电路将变化后的信号送基准比较电路,基准比较电路将变化后的信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将低于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送断电控制电路,由断电控制电路驱动断电执行部件动作,切断电力线,达到防止窃电的目的。本技术的防窃电器,采用可控硅及光电耦合器等,自身功耗极低,因而降低了对电源电路的要求,不必采用电源变压器,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信号源外接晶振器可输出稳定的振荡频率,工作可靠。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原理框图图2全自动防窃电装置电原理图参见图1,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包括第一谐振器11、第二谐振器12、信号源13、取样匹配电路14、基准比较电路15、断电控制电路16和断电执行部件17。断电执行部件17及第一、第二谐振器11、12串接在一条电力线L1中,第一、第二谐振器11、12间的电力线段M即为需要进行防窃电保护的供电线段。图中L1、L2为电力输入端,L1’、L2’为电力输出端,可接用户电表。信号源13输出的具有特定频率及一定幅值的交流信号叠加到被控电力线段M上,电力线段M上的随机信号同时被耦合到取样匹配电路14上,当电力线段M上有负荷接入或短路或拆除任一谐振器11、12时,都将减弱注入电力线段M中的信号,取样匹配电路14检出该变化了的信号并送基准比较电路15,与基准电压比较,当低于基准电压时,输出开关信号触发断电控制电路16动作,最终由断电执行部件17切断电力线路,达到自动防窃电的目的。而当电力线段M上无负荷接入且两谐振器均正常时,断电执行部件17则保持电力线L1正常供电。参见图2,为图1所示原理框图的实施电路图。电感L1及电容C1连接构成第一谐振器11,电感L2及电容C2连接构成第二谐振器12,在注入交流信号的电力线M两端分别设置谐振器以限定需要进行防窃电监控的电力线段的距离及区间。图中J1为继电器J的静触点,构成断电执行部件17。时基集成电路IC1(采用专用集成电路KW9210,具有稳压、本振、延时、比较和输出电路,外接晶振可产生稳定的振荡频率)及其外围元器件连接构成信号源13,该信号源产生一特定中频频率及幅值的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7、C8耦合到需要控制的电力线段M上,两谐振器在限定监控区间、距离的同时还使注入的中频交流信号与之匹配,统一到所需的最佳值。电力线段M上叠加的随机信号经电容C9耦合到由机内谐振电路C13、L3和整流二极管D3等连接构成的取样匹配电路14。时基集成电路IC2(采用专用集成电路KW9211,具有与KW9210同样的功能及特性)及其外围元件连接构成基准比较电路15,经D3整流后的信号电压加至基准比较电路中IC2的5脚,与集成片内部产生的基准电压比较(电阻R9可用于调整基准电压)。当两谐振器之间的电力线段M上有负荷接入或任一谐振器或短路或拆除时,都将减弱注入电力线段M中的中频交流信号,基准比较电路取出该变化的信号并与基准电压信号比较,比较结果由IC2的8脚输出一开关信号,送入由整形集成电路IC3(光电耦合器3021)、双向可控硅SCR1及继电器J连接组成的断电控制电路16,触发可控硅SCR1导通,继电器J吸合,其静触点J1断开,切断供电线路L1。图中,双向可控硅SCR2、电阻R12、R13、电位器W1及氖管Ne连接构成的过压保护电路,当发生过压情况时,随着Ne亮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触发可控硅SCR2导通,也可驱动继电器J导通,J1断开切断供电线L1,起到过压保护作用。电阻R1、R2、R3及电容C3、C4、二极管D1、稳压管DW1连接构成降压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为全自动防窃电器提供工作电源。本技术的装置在线路两端各设谐振器并与本机谐振,所以正常用电必须经电度表计量。防窃电装置可安装在变压器台和远离用电户百米之外处。电度表端的谐振器直接与电表输入端连接,并设封签,如有意破坏或私自摘掉谐振器,将使谐振信号流失,都会自动停止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防窃电器,包括电源电路、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信号源、断电执行部件和断电控制器,第一、第二谐振器串接在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一段电力线的两端,断电执行部件串接在第一谐振器前的电力线中,信号源输出连接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该段电力线及断电控制器,断电控制器输出连接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电控制器由取样匹配电路、基准比较电路和断电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信号源输出连接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入端,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基准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基准比较电路 的输出端连接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防窃电器,包括电源电路、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信号源、断电执行部件和断电控制器,第一、第二谐振器串接在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一段电力线的两端,断电执行部件串接在第一谐振器前的电力线中,信号源输出连接需要进行防窃电控制的该段电力线及断电控制器,断电控制器输出连接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电控制器由取样匹配电路、基准比较电路和断电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信号源输出连接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入端,取样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基准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基准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断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断电执行部件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窃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源是产生特定频率及幅值的中频振荡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窃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电执行部件是继电器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运生赫金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电神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