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6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支撑底块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端安装有支撑底块,所述支撑底块上方设置有中央体,所述中央体正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模型槽,所述模型槽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前模块和后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以使得支撑底块进行升降运动,同时通过支撑底块顶部与中央体底部的结构配合,使得其可以更好的进行组合和分离,从而更加方便脱模,使得脱模更加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设置的定位插杆配合定位插孔,使得前模块和后模块可以更加准确的与中央体进行对接。可以更加准确的与中央体进行对接。可以更加准确的与中央体进行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0003]电机腔盖在生产时也需要使用到模具,目前大部分的电机腔盖模具模具在使用时,无法快速的将成型后的模型进行脱模,需要将模具本体拆卸开才能进行脱模,导致脱模效率较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快速进行脱模的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具备可以快速进行脱模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机腔盖模具无法快速的将成型后的模型进行脱模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支撑底块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端安装有支撑底块,所述支撑底块上方设置有中央体,所述中央体正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模型槽,所述模型槽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前模块和后模块;所述前模块和后模块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面安装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正面中央靠近底部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进料口。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原料可以更好的通过进料口进入,并通过模型槽成型。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内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一端分别插接固定有第二进料筒和第一进料筒,所述第一进料筒和第二进料筒内腔交错处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进料槽。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从进料口注入的原料可以更好的从而第二进料槽进入到第一进料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块和后模块与模型槽边缘处对应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前模块和后模块均通过定位插杆和对接插孔与模型槽对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前模块和后模块与模型槽之间的对接更加精准。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块背面靠近中央的位置设置有模型凸块,所述前模块背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与第二进料槽连通。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原料可以更好的通过第一进料槽和第二进料槽进入到模型槽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央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中央体右侧靠近顶部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斜孔,所述第一板体背面与斜孔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杆。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第一板体与中央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精准和稳固。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块正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与第一进料筒的背面对应且大小和形状与其相适配。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第一进料筒可以更好的与支撑底板进行对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以使得支撑底块进行升降运动,同时通过支撑底块顶部与中央体底部的结构配合,使得其可以更好的进行组合和分离,从而更加方便脱模,使得脱模更加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设置的定位插杆配合定位插孔,使得前模块和后模块可以更加准确的与中央体进行对接,从而使得模型更加精准,解决了传统的电机腔盖模具无法快速的将成型后的模型进行脱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整体背视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央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前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一进料筒和第二进料筒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01、第一板体;02、第二板体;03、第三板体;04、支撑底块;05、驱动机构;06、前模块;07、进料口;08、定位插孔;09、斜孔;10、固定机构;11、模型槽;12、后模块;13、第一进料槽;14、定位插杆;15、斜杆;16、中央体;17、第一进料筒;18、第二进料筒;19、第二进料槽;20、模型凸块;2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包括第一板体01、第二板体02、第三板体03、支撑底块04和驱动机构05,驱动机构05顶端安装有支撑底块04,支撑底块04上方设置有中央体16,中央体16正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模型槽11,模型槽11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板体01和第二板体02,第二板体02的背面安装有第三板体03,第一板体01正面中央靠近底部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进料口07,该结构设置,使得原料可以更好的通过进料口07进入,并通过模型槽11成型。
[0029]请参阅图5,进料口07内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一端分别插接固定有第二进料筒18和第一进料筒17,第一进料筒17和第二进料筒18内腔交错处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进料槽19,该结构设置,使得从进料口07注入的原料可以更好的从而第二进料槽19进入到第一进料槽13内。
[0030]请参阅图2,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与模型槽11边缘处对应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定位插孔08,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均通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包括第一板体(01)、第二板体(02)、第三板体(03)、支撑底块(04)和驱动机构(0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05)顶端安装有支撑底块(04),所述支撑底块(04)上方设置有中央体(16),所述中央体(16)正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模型槽(11),所述模型槽(11)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所述前模块(06)和后模块(1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板体(01)和第二板体(02),所述第二板体(02)的背面安装有第三板体(03),所述第一板体(01)正面中央靠近底部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进料口(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07)内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一端分别插接固定有第二进料筒(18)和第一进料筒(17),所述第一进料筒(17)和第二进料筒(18)内腔交错处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进料槽(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鲁华姚小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