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磨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63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自磨刀架,包括底座、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以及基座,底座上设有储存狭槽,储存狭槽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基座的主体结构开有容纳刀具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底座上的储存狭槽对应,底座安装于基座上,其中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分别嵌入于凹槽,使得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交叉;底座安装于基座上时,基座表面接触或接近所述第一和第二磨锐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磨锐元件的安装凹槽集中在底座上,底座内表面齐平,以及将基座与底座直接接触安装,实现了结构简单、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流程的效果,同时解决了累计配合公差造成的磨石松动问题,有效提高刀架的稳定性和磨刃效果。高刀架的稳定性和磨刃效果。高刀架的稳定性和磨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磨刀架


[0001]本技术涉及刀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磨刀架。

技术介绍

[0002]刀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刀具来适应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需求。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刀具,由于时间的推移或者不当的使用,都会导致刀刃磨损变钝或产生缺口,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为了保持刀具良好的使用状态,通常需要周期性地磨锐刀刃。但这项工作需要较为专业的技能或专门的工具,比如判断刀刃什么时候需要磨锐,用什么工具来进行磨锐,磨锐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并且大多数人可能疏于查看刀具磨损情况或者因忙于工作,未必能抽出时间来对刀刃进行保养。
[0003]所以,若能提供有磨锐器件与刀架一体的刀架,可以方便用户随时磨锐刀刃,不必单独寻找专门的磨刀工具。
[0004]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一些带有磨锐功能的刀架组。有的刀架上集成有一单独的磨刀石,为用户磨刀提供了可能。还有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刀架座,该刀架座包括座架主体、座架插入件、第一可移除帽以及第二可移除帽。该座架插入件经定位位于座架主体中,座架插入件包含第一刀狭槽、第二刀狭槽、外部表面、内部表面、在经配置以容纳第一磨锐元件的内部表面上的第一磨锐元件固持件、以及在经配置以容纳第二磨锐元件的内部表面上的第二磨锐元件固持件;第一可移除帽附接到第一磨锐元件固持件,第一可移除帽具有经配置以容纳第三磨锐元件的第一腔,其中第一磨锐元件经定位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表面和第三磨锐元件两者之间;第二可移除帽附接到第二磨锐元件固持件,第二磨锐元件具有经过配置以容纳第四磨锐元件的第二腔,第二磨锐元件经定位至少部分地位于内部表面和第四磨锐元件两者之间。当第一可移除帽耦合到第一磨锐元件固持件时,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三磨锐元件可以经配置为每次第一刀从第一刀狭槽中移除时磨锐第一刀,当第二可移除帽耦合到第二磨锐元件固持件时,第二磨锐元件和第四磨锐元件可以经配置为每次第二刀从第二刀狭槽移除时磨锐第二刀。
[0005]此刀架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结构不太稳定,零件数量较多,装配流程比较复杂,且配合使用的两个磨锐元件需分别安装在固持件和可移除帽的凹槽中,增加装配人工成本。此外,配合使用的两个磨锐元件中间存在间隙,长期使用会导致间隙过大,影响使用效果。
[000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磨锐元件之间的间隙不会随使用而越变越大成本低的自磨刀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磨刀架,其具有装配简单、结构稳定、成本低等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磨刀架,包括底座、第一磨锐元件、第
二磨锐元件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储存狭槽,所述储存狭槽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基座的主体结构开有容纳刀具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底座上的储存狭槽对应,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分别嵌入所述凹槽,使得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交叉,以及所述底座安装于基座上时,所述基座表面接触或接近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磨锐元件。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度为22~40
°
,二者形成近V形或y形。
[0010]可选地,所述储存狭槽两侧凹槽的深度不同,且位于储存狭槽两侧的凹槽相对于彼此具有角度。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磨锐元件高于第一磨锐元件,所述第二磨锐元件的下表面贴近第一磨锐元件上表面对应的位置,使得二者紧密接触。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磨锐元件突出于所述底座内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接触。
[0013]可选地,所述储存狭槽两侧的凹槽具有相同深度,使得嵌入的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位于同一高度。
[0014]可选地,所述底座与基座接触的内表面呈齐平形态,所述凹槽内陷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
[0015]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N个储存狭槽,所述基座上的容纳腔与所述储存狭槽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N=2~6。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的长度相同或不同。
[0017]可选地,所述N个储存狭槽,至少有两个的长度和/或宽度不同,所述容纳腔的宽度和/或长度与相应位置的储存狭槽适应。
[0018]可选地,所述磨锐元件为陶瓷材质。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通过打胶水固化在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或者,所述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与凹槽内侧面之间,通过凹凸结构嵌入配合;或者,所述凹槽内侧面边缘具有经开模或热压形成的挡筋以对装入凹槽后的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进行限位。
[0020]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自磨刀架,包括底座、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储存狭槽,所述储存狭槽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基座的主体结构开有容纳刀具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底座上的储存狭槽对应,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分别嵌入所述凹槽,使得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交叉并相互产生预应力,以及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或所述第二磨锐元件通过限位部固定于凹槽内。
[0021]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钉状或握爪状元件,覆盖于第一磨锐元件和/或所述第二磨锐元件的上部。
[0022]可选地,所述限位部的两端嵌入所述凹槽周侧。
[0023]可选地,所述凹槽两侧设置有孔,所述限位部的下端插入所述孔内以固定。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①
将磨锐元件的安装凹槽集中在底座上,使得同一组磨锐元件均固定在底座上,降低了装配难度,解决了累计配合公差造成的磨石松动问题,有效提高刀架的稳定性和磨
刃效果。
[0026]②
将底座直接安装在基座上,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流程,改善紧固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0027]③
磨锐元件相互交叉形成V形或y形,增加了刀具插入方式的多样性,使两磨锐元件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8]④
底座上内表面齐平,结构更为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
[0029]⑤
基座与底座的装配更为简单,零部件之间的固定更为紧密,提高产品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磨刀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没有安装磨锐元件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底座没有安装磨锐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磨刀架,包括底座、第一磨锐元件、第二磨锐元件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储存狭槽,所述储存狭槽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基座的主体结构开有容纳刀具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底座上的储存狭槽对应,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分别嵌入所述凹槽,使得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交叉,以及所述底座安装于基座上时,所述基座表面接触或接近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磨锐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度为22~40
°
,二者形成近V形或y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狭槽两侧凹槽的深度不同,且位于储存狭槽两侧的凹槽相对于彼此具有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锐元件高于第一磨锐元件,所述第二磨锐元件的下表面贴近第一磨锐元件上表面对应的位置,使得二者紧密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锐元件突出于所述底座内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狭槽两侧的凹槽具有相同深度,使得嵌入的第一磨锐元件和所述第二磨锐元件位于同一高度;或者所述第一磨锐元件和第二磨锐元件为一体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基座接触的内表面呈齐平形态,所述凹槽内陷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磨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N个储存狭槽,所述基座上的容纳腔与所述储存狭槽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N=2~6。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冠云沈旖旎谈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