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岩掘进爆破时对围岩稳定支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爆破
,具体涉及一种软岩掘进爆破时对围岩稳定支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掘进过程中的围岩是指在采矿或探矿过程中,地下开掘且用于运输、排水及通风的坑道,坑道周围裸露的岩体。
[0003]掘进过程中通过使用炸药在岩体内进行爆破,使炸药在岩体内爆炸时,会产生爆炸气体瞬间膨胀并作用于装药四周的岩壁上,形成一种强冲击荷载,而冲击荷载作用到岩壁上,岩壁作为一种介质存在,其应力状态以波动方式从爆源向周围传播,这种应力的波动称为应力波,此种应力波作用到岩壁上,使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
[0004]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晶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和矿物晶粒之间的连结方式,这就说明了,岩体或岩石并不是完整没有孔隙的,它的自身也是存在很多孔隙、裂隙或节理的,炸药爆破时作用在孔隙、裂隙或节理上造成的变化或者破坏对围岩的影响至关重要。
[0005]在地下坑道开挖时,围岩的稳定性是衡量一个巷道安全指标之一,而我们通过所遇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岩掘进爆破时对围岩稳定支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首先检查钢筋(8)的直线度及钢筋(8)两端头的外螺纹(6)是否有缺损,检查圆形端部垫片(10)及孔口圆形卡片(7)上的螺纹孔是否滑损;第二步、检查无误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沿拱形面(1)的轮廓在围岩面(5)的上端钻凿护顶孔(2),每两个护顶孔(2)之间的间距为10CM~15CM,护顶孔(2)中心轴线的底部向上倾斜形成倾角,护顶孔(2)中心轴线与水平夹角为13
°
~17
°
,同一围岩面(5)上护顶孔(2)的倾角为统一倾斜角度的倾角;第三步、护顶孔(2)钻凿完毕后,在围岩面(5)上按设计要求钻凿爆破孔(4);第四步、对护顶孔(2)进行装填,首先取出钢筋(8),将钢筋(8)下端头的外螺纹(6)旋拧到圆形端部垫片(10)上的螺纹孔,直至完全拧紧,然后轻轻揉捏装有填充材料(9)的封装袋,使封装袋上A料袋(14)内独立包装的膨胀剂和粘稠剂与A料袋(14)内的聚合纤维树脂和抗氧化剂融合,使封装袋上B料袋(18)内独立包装的催化剂与B料袋(18)内的合成固化剂融合,然后揉开封装袋上的分割条(16)使A料袋(14)内的膨胀剂、粘稠剂聚合纤维树脂和抗氧化剂与B料袋(18)内的合成固化剂和催化剂融合并产生化学反应,将装有填充材料(9)的封装袋外形叠成细条状,封装袋的长度为20CM~40CM,然后将多个封装袋间隔绑定到钢筋(8)的外缘面上,封装袋绑定完成后,将钢筋(8)塞入护顶孔(2)内,直至圆形端部垫片(10)完全接触护顶孔(2)的孔底,孔口圆形卡片(7)上的螺纹孔套接在钢筋(8)上端头的外螺纹(6)上,旋拧孔口圆形卡片(7)使孔口圆形卡片(7)的内侧面完全接触护顶孔(2)的孔口壁,填充材料(9)完全反应后,填充材料(9)顶破防渗袋(15)和外包袋(17),直至与护顶孔(2)的孔壁进行完全粘结在一起后为止,此时即完成了一个护顶孔(2)的装填;第五步、所有护顶孔(2)装填完毕后,将导爆索(11)、炸药(12)和雷管(13)制作成起爆药包,然后将起爆药包用木质长棍轻轻推入爆破孔(4)内,起爆药包装填完成后,轻轻揉捏装有填充材料(9)的封装袋,使封装袋上A料袋(14)内独立包装的膨胀剂和粘稠剂与A料袋(14)内的聚合纤维树脂和抗氧化剂融合,使封装袋上B料袋(18)内独立包装的催化剂与B料袋(18)内的合成固化剂融合,然后揉开封装袋上的分割条(16)使A料袋(14)内的膨胀剂、粘稠剂聚合纤维树脂和抗氧化剂与B料袋(18)内的合成固化剂和催化剂融合并产生化学反应,将封装袋的外形揉捏为圆柱状,然后将封装袋用木质长棍塞入爆破孔(4)的孔口并抵触起爆药包的端头,填充材料(9)完全反应后,填充材料(9)顶破防渗袋(15)和外包袋(17),直至与爆破孔(4)的孔壁进行完全粘结在一起后为止,此时如填充材料(9)还有膨胀压力,填充材料(9)会向爆破孔(4)的孔底处进行沿伸,直至膨胀作用完全做功完后停止;第六步、所有爆破孔(4)装填完成后,作业人员退出作业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奇,闫亚军,杨洛飞,冯军魁,段建民,王改超,张华涛,
申请(专利权)人:嵩县金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