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48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包括用于装载单车的车厢、盖板、轴罩壳、用于上下转运的升降机构、用于扩容的延伸板、单车固定杆和转运输送机构,所述盖板与车厢内壁紧固连接,所述轴罩壳与车厢前端紧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车厢后端连接,所述延伸板与升降机构翻转连接,所述单车固定杆与升降机构卡接,所述转运输送机构设有两个,且安装于车厢和盖板之间,不仅实现了自动升降搬运共享单车上下车厢操作,而且实现了共享单车在车厢中整齐固定排列的运输,省时省力,转运效率高;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相互摩擦撞击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保证了共享单车失去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维修养护成本。降低了维修养护成本。降低了维修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输车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市民的出行方便,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和公交站附近,都会布置很多共享单车停放点,以供市民出站后进行扫码短途出行使用。但是,市民出站后的流动方向不确定,同时不同方向的流量也不确定,就会导致不同的共享单车停放点的的共享单车数量存在差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口流向密集的共享单车停放点的共享单车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投放的总共享单车数量是固定的,那么就需要人为的将共享单车数量多的地方的共享单车转运至共享单车稀疏的停放点。
[0003]目前,共享单车的转运方式是人为将密集的停放点的共享单车搬运至电动三轮车或者小货车上,杂乱无章的摆放或者叠架在一起,然后转运至稀疏的停放点卸下。
[0004]上述共享单车的转运方式存在的缺陷有:
[0005]1、人为的搬运每个共享单车至电动三轮车或者小货车上,转运至稀疏的停放点再人为卸下,费时费力,转运效率低。
[0006]2、人为的将共享单车杂乱无章的摆放或者叠架在一起,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相互接触的共享单车的零部件的撞击损坏,例如:掉漆生锈、链条松动断裂、车把方向歪斜、二维码磨损模糊等等,不仅导致共享单车失去使用价值,而且增加维修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包括用于装载单车的车厢、盖板、轴罩壳、用于上下转运的升降机构、用于扩容的延伸板、单车固定杆和转运输送机构,所述盖板与车厢内壁紧固连接,所述轴罩壳与车厢前端紧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车厢后端连接,所述延伸板与升降机构翻转连接,所述单车固定杆与升降机构卡接,所述转运输送机构设有两个,且安装于车厢和盖板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导向横槽,且在导向横槽上等间距设有限位竖槽,所述限位竖槽下端面为阶梯面。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斜支座、升降油缸、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架板和承载板,所述斜支座上端通过上弯折板与车厢上沿紧固连接,所述斜支座下端通过下弯折板与车厢底部紧固连接,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与斜支座铰接,所述连杆一端部设有延伸杆,所述升降油缸的缸体与斜支座铰接,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延伸杆铰接,所述连杆三分别与连杆一和连杆二端部铰接,所述架板与连杆三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架板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杆三上端设有吊环,且吊环上设有用于钩锁延伸板的锁链。
[0012]优选的,所述架板下端设有槽口一,中间设有槽口二,所述槽口一和槽口二之间的架板内贯通设有锁销槽,所述锁销槽内滑动设有锁销;所述承载板两端对称设有用于顶锁销的顶销座,所述承载板后侧设有用于限位延伸板的限位板。
[0013]优选的,所述单车固定杆上设有多个单车定位架。
[0014]优选的,所述转运输送机构包括上轮轨、下轮轨、转运板、油缸一、桥接杆、滑动板、油缸二和圆台头,所述上轮轨与盖板上端紧固连接,所述下轮轨与盖板下端紧固连接,所述转运板上下对称设有滚轮,且上端的滚轮与上轮轨滚动连接,下端的滚轮与下轮轨滚动连接,所述转运板的镂空部分设有缸座板,所述油缸一与缸座板紧固连接,所述桥接杆一端与油缸一的活塞杆端部紧固连接,另外一端与滑动板紧固连接,所述转运板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动板与滑块紧固连接,所述油缸二与滑动板紧固连接,所述圆台头与油缸二的活塞杆端部紧固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转运输送机构还包括长轴、链轮一、短轴和链轮二,所述长轴两端通过带座轴承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与长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短轴两端通过带座轴承与盖板和车厢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二与短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链条的链销与转运板下端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车厢后方设有用于解锁锁销的楔形板。
[001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的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先将转运车开到共享单车密集的停放点,然后解除吊环上设有用于钩锁延伸板的锁链,然后将延伸板旋转至被限位板限位,此时延伸板与承载板平行;提高了承载板的承载面积以适应共享单车的长度。
[0019]然后,将单车固定杆放置在对称的架板上的槽口二中。
[0020]然后,启动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延伸杆驱动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展开,架板带着承载板随着连杆三一起运动至车厢后下方。在此过程中,随着承载板脱离楔形板,承载板在重力作用下绕着与架板铰接轴线顺时针旋转,使得顶销座向上顶锁销,锁销沿着锁销槽向上运动伸出锁紧单车固定杆;保证在向单车定位架装载共享单车的时候单车固定杆不会从掉落。
[0021]然后,人为的将共享单车推至单车固定杆上的单车定位架上固定,待单车固定杆上的多个单车定位架都固定好共享单车后,启动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油缸。
[0022]然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延伸杆驱动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折叠,架板带着承载板随着连杆三一起运动至车厢上,共享单车也随之升起至车厢上,且单车固定杆落入盖板最后一个限位竖槽中。在此过程中,随着承载板接触楔形板,承载板在楔形板支撑作用下绕着与架板铰接轴线逆时针旋转,使得顶销座解除顶锁销的作用,锁销沿着锁销槽向下运动缩回锁销槽中,解除锁销对单车固定杆的锁止。
[0023]然后,启动转运输送机构,油缸二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圆台头插入位于盖板最后一个限位竖槽中的单车固定杆两端,然后油缸一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桥接杆向上推滑动板、油缸二和圆台头,此时单车固定杆随着被提升至槽口二顶端,且与导向横槽对齐。
[0024]然后,启动长轴转动,链轮一驱动链条绕着链轮二运动,链条的链节将转运板带着向前沿着上轮轨和下轮轨滚动,油缸一、桥接杆、滑动板、油缸二和圆台头带着单车固定杆
一起运动至盖板最前端的限位竖槽上。
[0025]然后,然后油缸一的活塞杆收缩,通过桥接杆向下拉滑动板、油缸二和圆台头,此时单车固定杆随着被降低至限位竖槽底端,然后油缸二的活塞杆收缩,拉动圆台头退出盖板最前端的限位竖槽中的单车固定杆两端。
[0026]然后,长轴转动,链轮一驱动链条绕着链轮二运动,链条的链节将转运板带着向前沿着上轮轨和下轮轨滚动至盖板最后一个限位竖槽两侧。
[0027]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将固定满共享单车的单车固定杆装入对应的限位竖槽中。
[0028]然后,将转运车开到共享单车稀疏的停放点,然后依次从盖板后端的限位竖槽开始,将固定满共享单车的单车固定杆下载下来。
[0029]本专利技术的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不仅实现了自动升降搬运共享单车上下车厢操作,而且实现了共享单车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单车的车厢(1)、盖板(2)、轴罩壳(3)、用于上下转运的升降机构(4)、用于扩容的延伸板(5)、单车固定杆(6)和转运输送机构(7),所述盖板(2)与车厢(1)内壁紧固连接,所述轴罩壳(3)与车厢(1)前端紧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与车厢(1)后端连接,所述延伸板(5)与升降机构(4)翻转连接,所述单车固定杆(6)与升降机构(4)卡接,所述转运输送机构(7)设有两个,且安装于车厢(1)和盖板(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设有导向横槽(20),且在导向横槽(20)上等间距设有限位竖槽(21),所述限位竖槽(21)下端面为阶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斜支座(40)、升降油缸(41)、连杆一(42)、连杆二(43)、连杆三(44)、架板(45)和承载板(46),所述斜支座(40)上端通过上弯折板(40

1)与车厢(1)上沿紧固连接,所述斜支座(40)下端通过下弯折板(40

2)与车厢(1)底部紧固连接,所述连杆一(42)和连杆二(43)与斜支座(40)铰接,所述连杆一(42)端部设有延伸杆(42

1),所述升降油缸(41)的缸体与斜支座(40)铰接,升降油缸(41)的活塞杆端部与延伸杆(42

1)铰接,所述连杆三(44)分别与连杆一(42)和连杆二(43)端部铰接,所述架板(45)与连杆三(44)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板(46)与架板(45)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三(44)上端设有吊环(44

1),且吊环(44

1)上设有用于钩锁延伸板(5)的锁链。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45)下端设有槽口一(45

1),中间设有槽口二(45

2),所述槽口一(45

1)和槽口二(45

2)之间的架板(45)内贯通设有锁销(45

4)槽(45

3),所述锁销(45

4)槽(45

3)内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娜沈洋江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