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晓凯专利>正文

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44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动机运行中,往往出现过载断相现象。易于烧毁机。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具有过载保护电路和断相保护电路。凡是当供电出现断相时本装置自动的截断电机电源。过载时也会自动的截止电源。有效可靠的保护电机。(*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到电动机以△/y供电电源的断相和超载运行的自动保护装置。它由过载保护电路,三个断相保护电路、启动延迟电路、高灵敏直流继电器、直流供电电源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既能在过载、过压、过流能起着自动保护作用。又能由于某些原因所引起的供电电源的断相。自动地保护电动机的功能。此装置既能运用在中小容量的电动机上。而且通过并接电流互感器,可以扩到大功率,大容量的电动机上的应用。所以从农村到大工业企业中均可运用该装置。在此以前电动机的保护装置,一般都采用热继电器和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近来也出现一些晶体管电动机保护装置。采用晶闸管和单结晶管组合而成的保护器。但上述各种类型的保护器尽尽是过载、过流、过压的保护,而不具备断相保护措施。热继电器虽然是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具有反时限特征。但是它受到季节气候的变化,环境温度的影响大。如冬、夏之间,环境温差大使热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差亦大,其整定电流不易调到理想的恒定位置上。而且由于电动机的规格繁多,大小容量不能统一使用。本装置能克服此种不足。做到大小容量保护作用的统一。晶体管式电动机保护器虽是当前较先进的(如JD-5型),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失控现象,其原因由于内部结构的关系,过流调刻度不是线性比例的,造成准确性差。再是其主要部件是由单晶管组成的振荡器,其振荡频率受分压比的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分压比不易做到标准化的。其次是调整机构的安置关系,易造成人为误差;增加了失控的因素。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解决电动机以△/y接法供电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载、过流、过压。以及供电线路断相,能自动保护电机,提高自动保护的可靠性。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并能适合不同容量的电动机使用,是使用范围广的多功能保护装置。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是由过载保护电路(1),启动延迟电路(2)。断相保护电路(3)流电源电路(4),高灵敏度直流继电器(5)组成。该系统既有过载、过流、过压的保护电动机的功能,又具有断相供电的保护功能。过载保护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由L1过载感应线圈,从主供电流产生感应电压。此感应电压,经过由IC运放中一组组成的电压放大器放大后,再输入到由IC2集成块组成电平转换器,转换成十级的0、1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而转换器输入的信号正比于相电流的大小感应到L1线圈上电压强弱。当输出高电平时,使设置在转换器输出端的发光二级管显示电平,即发光二级管就亮。利用发光二极管D1~D6分别显示出5、2.5、2、1.65、1.25、1.1倍的电机运行电流。此电流倍值数为过载保护电路的动作电流值。即整定电流。当电动机的运行电流超过预先选定的整定电流时。D7发光二极管就亮,并且输出一高电平经R25去触发开关三极管BG2导通。启动J继电器(5),去控制CJ交流接触器的释放或吸合。达到控制电源的通或断,起到自动保护电动机的作用。D1-D6显示动作电流的设置,其值为电动机的运行电流的倍数。由下列关系式确定。I动=I运+ (x)/(y) I运其中I动为保护电路的动作电流。I动为电动机正常运行电流。x为电平转换器低电平级数y为电平转换器高电平级数例如整定过程中高电平级数为8,低电平级数为2则I功=1.25I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动机在启动时刻,其启动电流要远远超过额定的运行电流,由此在启动时亦要超过超载保护电路的动作电流I动。所以使启动困难,即无法启动电动机,为克服此现象。本装置中设置一个启动延迟电路。待启动后延迟一定的时间。保护电路才正常运转工作。此启动延迟电路由电源、R27、D17、C6及BG1组成。其工作过程是由直流电源由经R27、D17/C6、BG1的rbe回路对C6进行充电。使BG1的导通按电容C6充电的指数规律关系达到导通,并且R4上的电压亦按指数规律关系而变化。即输入到电平转换电路输入端也按此规律变化升到触发电平转换电路工作,由此使之启动时过载保护电路不至于立即启动。待启动到正常运转时才工作。其延迟时间由R27C6时间常数而定。D17为延迟充电电容的放电电路,便于下次启动时发挥作用。断相保护电路是线圈L2、L3、L4及运放IC1中一、二、三组运放分别组成三个相同的反相电压比较电路L2、L3、L4分别装入到串联在三相(或单项)供电线路中的断相磁芯线圈内。如果其中有一相断相后,L2(L3、L4)所感应的电流为零。而反相比较电路的输出为高电平,促使高灵敏继电器(J)动作,控制着交流接触器(CJ)动作。截断了电动机的供电,实现断相保护作用。本技术装置,实施后将起到较其他保护装置的功能增加,可实现断相保护与过载保护及线路的短路、断路等故障综合性保护功能。并且快速自动可靠性强。该装置只需配上适当的电流互感器,就可以扩大到大容量的供电系统中去。使用范围大大的扩大了。由此既适合大工业生产企业。又可在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及农用电动机上。由于采用集成块电路,该装置可靠性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例通过附图说明来实现。图一本装置的方案图(1)过载保护电路。(2)启动延时电路。(3)断相保护电路。(4)直流供电电路。(5)高灵敏继电器。图二、本装置的电原理图L1过载感应线圈QZ-φ0。21-600匝;L2、L3、L4为断相感应线图QQ-φ0。21-500匝,B1为低压变压器。图三、本装置系统的装配图,其中L1A为过载感应磁芯线圈,用M2000 24×12×5匝,L2B、L3CL4D为断相感应磁芯线圈,均用M200 24×8×5匝,CJ为交流接触器TA、Q为启动开关,D为电动机。图四、为延时过程的时间与电压和电流关系曲线。a1为正常电动机启动电流。a2为过载电动机启动电流。b1正常电动机启动时放大器输出电压曲线。b2过载电动机启动时放大器输出电压曲线。b3启动时R4上的电压降曲线。过载保护电路(1)它是由感应线圈L1从L1A中取出感应电流在R0(20Ω)产生电压,再由W1(100Ω)电位器选定运行电流的倍值(即动作电流或整定电流)输入到由IC1(LM324A)中一组、R1(1KΩ)、R2、R4(均为2KΩ)、R3(200KΩ))、C1(0.1μf)组成的放大器放大,其输出输入到IC2(SL322)、C2(33μf)、R5-R7(均为2KΩ)、R8-R14(均为1KΩ)、D1-D7(均用BT207)发光二极管组成的0、1电平转换器,以及晶体开关管BG2(3DG12C),R24(5K)、R25(1KΩ)、R26(2KΩ)、C7(100μf)和高灵度继器J(JRX-13F)组成射极输出的开关电路。当L1感应电流超过某选定的倍值时,D7管发光并输出高电平触发BG2管导通,推动高灵继电器J动作,随即CJ也动作截断D电动机的供电电源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本例中选定SL322的输入极限值为7V。超过7V时,D7发光输出高电平。调节W1电位器来选定倍值电流,调到对应显示某值的发光管发光。如选1.25倍时则对应的D5发光。若运行电流超过此值D7就发光输出高电平。在此值以下电平转换器输出为低电平。启动延时电路(2)由D17∥R27(2CZ82C∥100KΩ),C8(100μf)、晶体管BG1(3DG6C)组成,约1分钟后待电机工作正常运行后过载保护电路开始行使职能。断相保护电路(3)由三个相同结构的反相电压比较器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过载保护电路(1)、启动延时电路(2)、断相保护电路(3)、直流稳压电源(4)、高灵敏直流继电器(5)和串接在主供电线上的电流互感器L组成,实现综合性的保护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多功能电动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过载保护电路(1)、启动延时电路(2)、断相保护电路(3)、直流稳压电源(4)、高灵敏直流继电器(5)和串接在主供电线上的电流互感器L组成,实现综合性的保护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串联在主供电各相线的电流互感器初级绕组L1A、L2B、L3C、L4D为磁芯感应线圈,分别由可调的次级L1、L2、L3、L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费晓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