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及装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及装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桥梁拱肋一般采用门吊、走行吊施工法、悬臂施工法、横移施工法等施工方法,现阶段越来越多地采用整个大跨度桥梁拱肋在岸上预制,之后通过浮吊吊装或通过横向或纵向滑移装载到船舶上,最后通过船舶浮运到桥进行顶升或提升安装,然而,上述方法需要船舶进行靠泊才能满足滑移装载上船的条件,而且在滑移装船时,对河岸靠泊码头、码头承载力、靠泊水深以及靠泊水域要求较高,当城市中河岸狭窄难以纵靠或者无靠泊码头时,或者当通航河道繁忙,不允许船舶长时间靠泊码头时,上述方法无法实现大跨度桥梁拱肋装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及装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船舶进行靠泊才能将大跨度桥梁拱肋装船,不适用于船舶不能靠泊码头的情况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用于将桥梁拱肋(1)从预制拼装场地移动至船舶(12),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栈桥(2),两个所述栈桥(2)沿河岸线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栈桥(2)与地面平行设置,且一端固定支撑于所述地面,另一端延伸至河道上方;两个滑道(3),两个所述滑道(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栈桥(2)上;两组滑靴(4),一组所述滑靴(4)设置于所述桥梁拱肋(1)的一端,另一组所述滑靴(4)设置于所述桥梁拱肋(1)的另一端;移船组件,所述移船组件包括第一系泊绞车(8)、第一缆绳(10)、第二系泊绞车(7)和第二缆绳(9),所述第一系泊绞车(8)固定设置于所述船舶(12)靠近所述河岸线的一侧,所述第二系泊绞车(7)固定设置于所述船舶(12)远离所述河岸线的一侧,所述第一缆绳(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栈桥(2)远离所述河岸线的一端,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系泊绞车(8),所述第二缆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岸边的地面,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系泊绞车(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固定设置于所述桥梁拱肋(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墩(11),所述支墩(11)固定设置于所述船舶(12),所述支墩(11)能支撑所述支撑架(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绞线(6),所述钢绞线(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桥梁拱肋(1)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被配置为能推动所述滑靴(4)滑动于所述滑道(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拱肋抬浮顶升装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俊,万兵,余乐,王阳刚,吴雄祥,李军,王桐,钟崇富,刘骐,赖彬彬,潘博玑,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