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索长度标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027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吊索长度标定方法,所述标定方法包括:第一道工序:无应力精下料;第二道工序:恒载力吊索长度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吊索长度测量包含无应力精下料和恒载力吊索长度测量两个工序,对多个参数进行修正,确保吊索总成长度的误差满足设计要求。的误差满足设计要求。的误差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索长度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吊索长度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时,采用销接式平行钢丝吊索,吊索上端通过叉形耳板与主缆索夹连接,下端通过叉形耳板与钢箱梁上的锚板连接。吊索上下端锚头均采用热铸锚,叉形耳板通过螺纹与热铸锚连接,上下端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上端为左旋螺纹,下端为右旋螺纹。吊索长度测量时,同步同向旋转两端锚杯,精确调整吊索两端耳板销孔中心间距离,使吊索总成长度满足设计规定的精度值,核对无误后用紧定螺钉定位锁紧。
[0003]设计要求吊索总成长度的容许误差不得超过理论值的1/3000且不得超过
±
2mm,制造精度要求严格。同时设计考虑上、下锚头螺纹共有
±
40mm的调节量,用以调节制造引起的吊索长度误差。
[0004]因此,需要高精度的吊索长度测量标定方法,以确保吊索总成长度的误差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吊索长度标定方法,其目的在于确保吊索总成长度的误差满足设计要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吊索长度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8]第一道工序:
[0009]无应力精下料:
[0010](1)无应力下料长度L

计算公式如下:
[0011]L

=L

a1‑
a2‑
Δ
[0012]式中:
[0013]L——实际恒载吊索销轴中心有应力长度;
[0014]Δ——弹性伸长量;
[0015]a1——上锚头长度;
[0016]a2——下锚头长度;
[0017](2)精下料时根据温度修正、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锚具组装位置修正、锯口余量影响因素,确定最终的钢丝精下料长度;
[0018](3)温度修正即精下料时实测温度和设计基准温度差造成的吊索长度修正值,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如下:
[0019]L
co
=L
′×
[1+k
×
(T
c

T
j
)][0020]式中:
[0021]L
co
——温度修正值,单位m;
[0022]L

——基准温度下无应力下料长度,单位m;
[0023]k——线性膨胀系数,取1.18
×
10
‑5/℃;
[0024]T
c
——实测温度,单位℃;
[0025]T
j
——设计基准温度,单位℃。
[0026](4)根据以往类似结构的经验值,选取精下料时的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值。后续生产中,根据各批吊索热铸锚灌注后顶压检验得到的索体外移量的平均值,对索体外移量修正值进行改正;
[0027](5)锚具组装位置修正值为锚具构件实际装配尺寸和理论尺寸的差值;
[0028](6)精下料长度为:温度修正值减去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值,再减去锚具组装位置修正值,再减去锯口余量值;
[0029](7)精下料采用锯床切割;
[0030]第二道工序:
[0031]恒载力吊索长度测量:
[0032]吊索两端热铸锚灌注完成、经顶压检验合格后,组装零部件,然后在监控恒载力状态下进行吊索长度测量;吊索长度测量在张拉台座内进行,使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加载装置,两根以上的吊索、测力仪或连接板串联;
[0033]长度测量前,通过预张拉消除非弹变影响;
[0034]预张拉完成后,逐级卸载;
[0035]然后重新加载到监控恒载力,持荷数分钟后锁定张拉杆螺母;
[0036]在监控恒载力状态下进行吊索长度测量;
[0037]以全站仪测量吊索长度:
[0038]a.建立测量基线:在张拉通道中心线上,在两端分别设置强制对中墩和后视棱镜;强制对中墩、后视棱镜均位于张拉通道中心线上;强制对中墩和后视棱镜作为吊索测量的基线场;
[0039]b.仪器配置:采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套棱镜实施吊索长度测量;
[0040]c.测量实施:
[0041]全站仪安置于强制对中墩上,检查温度气压、棱镜常数设置后,测量后视检核点距离,偏差不得大于规定要求,再进行吊索长度测量;
[0042]测量之前,将小棱镜置于吊索两端销轴中心标记点上,分别测点仪器至近点距离d1、远端距离d2,吊索测量长度L0=d2‑
d1,每根吊索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0043]温度修正公式为:
[0044]Δt=L0×
1.18
×
10
‑5×
(T
c

T
j
)
[0045]式中:
[0046]L0——吊索测量长度,单位m;
[0047]T
c
——实际温度,单位℃;
[0048]T
j
——设计基准温度,单位℃。
[0049]垂度修正公式为:
[0050][0051]式中:q:吊索单位重量,单位kg/m;
[0052]L

:吊索钢丝长度,单位m,L

=L

a1‑
a2;
[0053]H:吊索实际加载力,单位N,每根吊索取其两端测力仪示值的平均值;
[0054]单根吊索的实际加载力(H)与监控恒载力(F)两者力值差为F

,力值差F

造成的力差弹性修正公式为:
[0055][0056]式中:
[0057]F

——力值差,F

=F

H,单位N;
[0058]S——吊索钢丝束面积,单位mm2;
[0059]L

——吊索钢丝长度,单位m,L

=L

a1‑
a2;
[0060]E:吊索弹性模量,单位MPa;
[0061]吊索在监控恒载力F、基准温度下索长L
s
=L0‑
Δt+Δs+ΔL;
[0062]长度测量后卸载至零荷载;
[0063]根据索长Ls和监控索长差值,同步同向旋转两端锚杯,精确调整吊索总成长度;同时保证吊索两端叉耳开口方向一致,销轴挡板方向一致;
[0064]重新加载至监控恒载力复测吊索总成长度,方法同全站仪测量吊索长度;索长Ls和监控索长误差不超过理论值的1/3000且不超过
±
2mm为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若索长Ls和监控索长误差不合格,则卸载后重新调整吊索总成长度;
[0065]吊索总成长度复核无误后,在叉形耳板的螺纹部分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吊索长度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工序:无应力精下料:(1)无应力下料长度L

计算公式如下:L

=L

a1‑
a2‑
Δ式中:L——实际恒载吊索销轴中心有应力长度;Δ——弹性伸长量;a1——上锚头修正长度;a2——下锚头修正长度;(2)精下料时根据温度修正、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锚具组装位置修正、锯口余量影响因素,确定最终的钢丝精下料长度;(3)温度修正即精下料时实测温度和设计基准温度差造成的吊索长度修正值,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如下:L
co
=L
′×
[1+k
×
(T
c

T
j
)]式中:L
co
——温度修正值,单位m;L

——基准温度下无应力下料长度,单位m;k——线性膨胀系数,取1.18
×
10
‑5/℃;T
c
——实测温度,单位℃;T
j
——设计基准温度,单位℃;(4)根据以往类似结构的经验值,选取精下料时的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值;后续生产中,根据各批吊索热铸锚灌注后顶压检验得到的索体外移量的平均值,对索体外移量修正值进行改正;(5)锚具组装位置修正值为锚具构件实际装配尺寸和理论尺寸的差值;(6)精下料长度为:温度修正值减去顶压检验的索体外移量修正值,再减去锚具组装位置修正值,再减去锯口余量值;(7)精下料采用锯床切割;第二道工序:恒载力吊索长度测量:吊索两端热铸锚灌注完成、经顶压检验合格后,组装零部件,然后在监控恒载力状态下进行吊索长度测量;吊索长度测量在张拉台座内进行,使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加载装置,两根以上的吊索、测力仪或连接板串联;长度测量前,通过预张拉消除非弹变影响;预张拉完成后,逐级卸载;然后重新加载到监控恒载力,持荷数分钟后锁定张拉杆螺母;在监控恒载力状态下进行吊索长度测量;以全站仪测量吊索长度:a.建立测量基线:在张拉通道中心线上,在两端分别设置强制对中墩和后视棱镜;强制
对中墩、后视棱镜均位于张拉通道中心线上;强制对中墩和后视棱镜作为吊索测量的基线场;b.仪器配置:采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套棱镜实施吊索长度测量;c.测量实施:全站仪安置于强制对中墩上,检查温度气压、棱镜常数设置后,测量后视检核点距离,偏差不得大于规定要求,再进行吊索长度测量;测量之前,将小棱镜置于吊索两端销轴中心标记点上,分别测点仪器至近点距离d1、远端距离d2,吊索测量长度L0=d2‑
d1,每根吊索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温度修正公式为:Δt=L0×
1.18
×
10
‑5×
(T
c

T
j
)式中:L0——吊索测量长度,单位m;T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喜高海安王士杰石艺歌张士轩张昭科彭南南白迎宾李正帆王伟伟王永胜卢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郑州缆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