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017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所述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包括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控制机构分别与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定位装置将铁路货车的转向架自动固定在指定位置,视觉装置扫描转向架型号以及心盘螺栓的尺寸、空间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接收控制机构的反馈信息从而选择并连接相应的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对心盘螺栓进行一体式分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下心盘螺栓分解作业效率,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货车(包括但不限于货车)转向架下心盘螺栓分解过程,目前主要以人工分解为主及采用辅助工具等形式进行作业,人员在作业工位单手用扳手固定定底部螺母,然后手动或电动旋转螺栓进行松解,人工用手辅助完全拆掉。此外,因为转向架单侧有4套螺栓,分解完一侧4套螺栓后需翻到另一侧进行另外4套螺栓分解。
[0003]以上心盘螺栓的分解过程存在如下缺陷:
[0004](1)大部分工作依赖人工完成,在工作强度大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持续作业情况不能与自动化相比,产品线输出稳定性、可控性偏低和效率较低;
[0005](2)环境恶劣,环境存在大量铁锈粉对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0006](3)安全性差,如单人操作存在双手握持工具作业等情况,稳定性较差,安全隐患明显;同时人员穿插在产品各位置作业,容易引起相应到接触性擦伤、磕碰等安全隐患;
[0007](4)如采用多人作业又存在空间小、操作不便、人工占比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该系统具有提高心盘螺栓分解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降低安全隐患等优点。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包括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控制机构分别与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定位装置将铁路货车的转向架自动固定在指定位置,视觉装置扫描转向架型号以及心盘螺栓的尺寸、空间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接收控制机构的反馈信息从而选择并连接相应的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对心盘螺栓进行分解。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拆卸装置对称设置,包括支架、电机、拆卸气缸、导杆、套筒和扳手,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电机和拆卸气缸通信连接,支架为所述拆卸装置的基板,支架两侧分别均设有整套连接的电机和套筒,套筒用于固定所述心盘螺栓;套筒的外侧设有整套连接的拆卸气缸、导杆和扳手,拆卸气缸带动导杆和扳手可上下移动,扳手用于固定所述心盘螺栓的螺母。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扳手整体设为向内的弯折型结构,扳手的端部设有卡口用于卡住所述螺母,扳手开口下方设有退料杆,退料杆表面坡面,当扳手随拆卸气缸下降后,所述螺母顶在退料杆上,退料杆的坡面起到辅助受力作用,帮助螺母脱落。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一一对应设置。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拆卸装置中设有两个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或者所述拆卸装置
中设有四个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并呈矩阵排列;所述支架设为倒置的“T”型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电感式接近开关、轮对阻挡结构和轮对抱紧结构,控制机构分别与电感式接近开关、轮对阻挡结构和轮对抱紧结构通信连接,轮对阻挡结构和轮对抱紧结构均位于转向架的输送线的指定位置的侧面,轮对阻挡结构包括阻挡气缸和阻挡块,阻挡气缸连接并启动阻挡块伸出从转向架的行进或后退方向止挡住转向架的轮对;轮对抱紧结构包括定位气缸和抱紧固定块,定位气缸连接并启动抱紧固定块伸出并压紧转向架的轮缘外侧面。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轮对阻挡结构和轮对抱紧结构成对设置;所述阻挡块和抱紧固定块的材质为橡胶、塑料、金属或木材任意之一。
[0017]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装置安装在视觉支架上,视觉支架设置在转向架固定定位位置的上方。
[0018]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机器人设置在龙门架上,工业机器人的前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拆卸装置连接。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机器人设为下探式六轴机器人。
[0020]在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分解中,目前主要以人工使用扳手进行分解,噪声大,劳动强度大,一直以来,对于下心盘螺栓分解自动分解等问题的研究都是盲点,而集视觉、机器人应用技术、一体式拆卸装置、定位装置等为一体的智能设备在国内外也都尚属空白,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智慧车务发展的有益补充手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出现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完善铁路信息化建设、构建和谐铁路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下心盘螺栓拆装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提高作业安全、加速升级转型进程,对提高下心盘装配过程效率和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满足现有产线大部分自动化作业的趋势,保证产品线稳定输出和增加可控性,没有人员依赖性;解决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因依赖于人工作业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
[0022](2)解决因环境恶劣存在人与作业之间的矛盾问题;
[0023](3)解决因人工作业带来的安全等问题、降低安全隐患;
[0024](4)机器人采用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了人员在狭小空间不易作业的难题:采用下探式机器人搭配龙门结构较好的匹配现有轨道行业转向架检修作业到工况,不仅可以降低对机器人臂长的要求,侧面地降低成本等,还解决了占地大的问题,可以更合适到推动项目的实施;此外,采用龙门架结构可以通过上下空间避让,搭配下探式机器人,对于现有轨道匹配设备的作业模式,采用跨骑式,可以保证转向架流入流出顺畅,机器人作业行程较短,进入和退出作业区域都很便捷。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0027]图3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0028]图4是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扳手的示意图;
[0030]其中,1

龙门架;2

工业机器人;3

视觉支架;4

视觉装置;5

浮动接头;
[0031]6‑
拆卸装置,61

电机,62

减速机,63

拆卸气缸,64

导杆,65

套筒,66

扳手,66a
‑ꢀ
坡面,67

螺母,68

螺栓,69

支架;
[0032]7‑
转向架;
[0033]8‑
定位装置,81

阻挡气缸,82

定位气缸,83

阻挡块,84

抱紧固定块;
[0034]9‑
浮动停靠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的示意图,该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应用在心盘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包括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控制机构分别与工业机器人、视觉装置、拆卸装置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定位装置将铁路货车的转向架自动固定在指定位置,视觉装置扫描转向架型号以及心盘螺栓的尺寸、空间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机构,工业机器人接收控制机构的反馈信息从而选择并连接相应的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对心盘螺栓进行一体式分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对称设置,包括支架、电机、拆卸气缸、导杆、套筒和扳手,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电机和拆卸气缸通信连接,支架为所述拆卸装置的基板,支架两侧分别均设有整套连接的电机和套筒,套筒用于固定所述心盘螺栓;套筒的外侧设有整套连接的拆卸气缸、导杆和扳手,拆卸气缸带动导杆和扳手可上下移动,扳手用于固定所述心盘螺栓的螺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整体设为向内的弯折型结构,扳手的端部设有卡口用于卡住所述螺母,帮助螺母脱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一一对应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中设有两个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或者所述拆卸装置中设有四个所述套筒和所述扳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昌袁泉李宁梅劲松王野袁寒吴珊杨义恒董智源张兆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