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0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传输多腔模具的传送带;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物料产品收集工位,物料产品收集工位上置有物料产品收集器;装置本体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纵移机构和物料产品抓取机构,物料产品抓取机构连接于纵移机构,纵移机构连接于横移机构;物料产品抓取机构通过纵移机构实现纵向移动,纵移机构通过横移机构实现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可横向纵向移动的物料产品抓取机构,并且通过伸缩装置可实现升降移动抓取多腔模具中的物料产品放入设有多个腔穴的物料产品收集器中,从而可以对不同型腔的物料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腔的物料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腔的物料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领域中,对于体积小、批量大的产品,为了提高模具的利用率,通常会在一个模具中同时进行多个产品的注塑。此外,市场上会有一些价格昂贵但数量较少,如果每个组成件都开发一套模具,会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这时候往往会选择将多个制品做在同一套模具中,这种一个模具多个型腔被称为一模多腔。采用一模多腔的做法可以在一次注塑循环中成型多个工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而,在一模多腔的注塑件注塑成型后,若将同一模具内不同型腔的物料产品混合收集于同一个物料产品收集器中,很难对不同型腔的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不同型腔的物料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传输多腔模具的传送带;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物料产品收集工位,所述物料产品收集工位上置有物料产品收集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纵移机构和物料产品抓取机构,所述物料产品抓取机构连接于所述纵移机构,所述纵移机构连接于所述横移机构;所述物料产品抓取机构通过所述纵移机构实现纵向移动,所述纵移机构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实现横向移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电机架、丝杆、横移座和导向轴;所述电机架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一侧,所述电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另一侧;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方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另一侧,所述导向轴位于所述丝杆的两侧;所述横移座内设有螺纹通孔和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螺纹通孔的两侧,所述横移座通过螺纹通孔配合连接于所述丝杆,所述导向轴通过所述导向孔配合连接于所述横移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为直线轴,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直线轴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纵移机构包括纵移座和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横移座,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纵移座;所述纵移座上设有滑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产品抓取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纵移机构实现纵向移动;所述安装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多个物料产品抓取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呈矩阵均匀排列的螺纹孔,所述物料产品抓取装置
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纹孔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连接管和吸盘,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吸盘。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一侧安装有测物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垫。
[0013]进一步地,所述腔穴呈矩阵均匀排列。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通过巧妙的设计,设置了可横向纵向移动的物料产品抓取机构,并且通过伸缩装置可实现升降移动抓取多腔模具中的物料产品放入设有多个腔穴的物料产品收集器中,从而可以对不同型腔的物料产品进行后续的产品质量追踪管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0017]图3显示为图2局部I的缩放示意图;
[0018]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物料产品收集器的示意图;
[0021]图7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的仰视图。
[0022]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
[0023]装置本体1,防滑垫11,工作台2,物料产品收集工位3,物料产品收集器 4,腔穴41,横移机构5,电机架51,驱动电机511,丝杆52,横移座53,导向轴54,纵移机构6,纵移座61,滑轨611,伸缩装置62,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安装板71,螺纹孔711,物料产品抓取装置72,真空发生器721,连接管722,吸盘723,固定板73,测物传感器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设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有用于传输多腔模具的传送带。工作台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物料产品收集工位3,物料产品收集工位3上置有物料产品收集器4,物料产品收
集器4内设有多个腔穴41,腔穴41呈矩阵均匀排列。工作台2一侧安装有测物传感器8,用于检测传送带上的多腔模具。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垫11,增加了本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0027]装置本体1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5、纵移机构6和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连接于纵移机构6,纵移机构6连接于横移机构5。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通过纵移机构6实现纵向移动,纵移机构6通过横移机构5实现横向移动。
[0028]横移机构5包括电机架51、丝杆52、横移座53和导向轴54。电机架51位于装置本体1的上方一侧,电机架5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511,丝杆52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511的电机轴上,丝杆5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上方另一侧。导向轴54的一端连接于装置本体1上方一侧,另一端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上方另一侧,导向轴54位于丝杆52的两侧。横移座53内设有螺纹通孔和导向孔,导向孔位于螺纹通孔的两侧,横移座53通过螺纹通孔配合连接于丝杆52,导向轴54通过导向孔配合连接于横移座53。导向轴54为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用于传输多腔模具的传送带;所述工作台(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物料产品收集工位(3),所述物料产品收集工位(3)上置有物料产品收集器(4),所述物料产品收集器(4)内设有多个腔穴(4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5)、纵移机构(6)和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所述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连接于所述纵移机构(6),所述纵移机构(6)连接于所述横移机构(5);所述物料产品抓取机构(7)通过所述纵移机构(6)实现纵向移动,所述纵移机构(6)通过所述横移机构(5)实现横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5)包括电机架(51)、丝杆(52)、横移座(53)和导向轴(54);所述电机架(51)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方一侧,所述电机架(5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511),所述丝杆(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511)的电机轴上,所述丝杆(5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方另一侧;所述导向轴(5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方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方另一侧,所述导向轴(54)位于所述丝杆(52)的两侧;所述横移座(53)内设有螺纹通孔和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螺纹通孔的两侧,所述横移座(53)通过螺纹通孔配合连接于所述丝杆(52),所述导向轴(54)通过所述导向孔配合连接于所述横移座(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模具自动分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尚硕隆模具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