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7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具技术领域,一号支撑外杆的数量为六个,一号支撑内杆的左右内端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外杆的内部,一号支撑内杆的两侧端设置螺母,一号支撑外杆的内侧端设置有卡台,一号支撑外杆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机构;二号支撑内杆的数量为四个,前后相邻的两个二号支撑内杆固定在中间位置上的同一个一号支撑外杆的前后两侧;可以在不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保暖以及保护隐私的作用,由于针与被子或衣物等隔离开,因而能够防止针被衣物或盖被裹起来,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针刺伤。刺伤。刺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具
,具体涉及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3]临床上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患者将针灸部位暴露出来,以便医生按穴位进行施针操作,在医生施针完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患者针灸部位则会一直暴露在外,既造成患者隐私暴露,又使患者受凉挨冻,同时患者衣物容易裹针,造成针遗漏导致家属、医务人员受到针刺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可以在不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保暖以及保护隐私的作用,由于针与被子或衣物等隔离开,因而能够防止针被衣物或盖被裹起来,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针刺伤。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机构;
[0006]支撑机构包含:
[0007]一号支撑内杆,所述的一号支撑内杆的数量为三个;
[0008]一号支撑外杆,所述的一号支撑外杆的数量为六个,一号支撑内杆的左右内端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外杆的内部,一号支撑内杆的两侧端设置螺母,一号支撑外杆的内侧端设置有卡台,一号支撑外杆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机构;r/>[0009]二号支撑内杆,所述的二号支撑内杆的数量为四个,前后相邻的两个二号支撑内杆固定在中间位置上的同一个一号支撑外杆的前后两侧;
[0010]二号支撑外杆,所述的二号支撑外杆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支撑内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二号支撑外杆的内部,二号支撑外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前后两侧的一号支撑外杆的内侧。
[0011]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含:
[0012]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的上部内侧壁固定在一号支撑外杆上;
[0013]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为内部中空且外形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升降杆的下部活动设置在导向杆的内部;
[0014]齿轮箱体,所述的齿轮箱体为内部中空结构设置,齿轮箱体的内侧壁与导向杆的上部外侧壁贯通连接;
[0015]旋转齿轮,所述的旋转齿轮的活动设置在齿轮箱体内部;
[0016]转轴,所述的转轴的前后两端利用轴承旋接固定在齿轮箱体的前后内侧壁上,旋转齿轮套设固定在转轴上;
[0017]齿条,所述的齿条固定在升降杆的外侧壁上,齿条与旋转齿轮相啮合设置;
[0018]“L”形连接杆,所述的“L”形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齿轮箱体的后侧壁后,与转轴相固定;
[0019]把手,所述的把手活动穿设在“L”形连接杆的另一端,把手活动插设在定位孔内,数个定位孔开设在齿轮箱体的后侧壁上;
[0020]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固定在升降杆的下侧壁上;
[0021]滑块,所述的滑块对称固定在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壁上,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导向杆的左右内侧壁上。
[0022]优选地,位于定位孔外侧的把手上套设固定有限位圈,把手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
[0023]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杆的下侧壁上固定有万向轮,该万向轮设置有刹车片。
[0024]优选地,所述的一号支撑外杆和二号支撑外杆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在支撑机构的上端盖上被子,可以在不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保暖以及保护隐私的作用,由于针与被子或衣物等隔离开,因而能够防止针被衣物或盖被裹起来,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针刺伤。
[0027]2、升降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度上的调节,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0]图3是本技术中齿轮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支撑机构1、一号支撑内杆2、一号支撑外杆3、二号支撑内杆4、二号支撑外杆5、升降机构6、升降杆7、导向杆8、齿轮箱体9、旋转齿轮10、转轴11、齿条12、“L”形连接杆13、把手14、限位板15、滑块16、滑槽17、定位孔18、限位圈19、限位块20、万向轮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机构1;
[0035]支撑机构1包含:
[0036]一号支撑内杆2,所述的一号支撑内杆2的数量为三个;
[0037]一号支撑外杆3,所述的一号支撑外杆3的数量为六个,一号支撑内杆2的左右内端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部,一号支撑内杆2的两侧端设置螺母,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侧端设置有卡台,一号支撑外杆3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机构6;
[0038]二号支撑内杆4,所述的二号支撑内杆4的数量为四个,前后相邻的两个二号支撑内杆4焊接固定在中间位置上的同一个一号支撑外杆3的前后两侧;
[0039]二号支撑外杆5,所述的二号支撑外杆5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支撑内杆4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二号支撑外杆5的内部,二号支撑外杆5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前后两侧的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侧。
[004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含:
[0041]升降杆7,所述的升降杆7的上部内侧壁焊接固定在一号支撑外杆3上;
[0042]导向杆8,所述的导向杆8为内部中空且外形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升降杆7的下部活动设置在导向杆8的内部;
[0043]齿轮箱体9,所述的齿轮箱体9为内部中空结构设置,齿轮箱体9的内侧壁与导向杆8的上部外侧壁贯通连接;
[0044]旋转齿轮10,所述的旋转齿轮10的活动设置在齿轮箱体9内部;
[0045]转轴11,所述的转轴11的前后两端利用轴承旋接固定在齿轮箱体9的前后内侧壁上,旋转齿轮10套设固定在转轴11上;
[0046]齿条12,所述的齿条12焊接固定在升降杆7的外侧壁上,齿条12与旋转齿轮10相啮合设置;
[0047]“L”形连接杆13,所述的“L”形连接杆13的一端穿过齿轮箱体9的后侧壁后,与转轴11相焊接固定;
[0048]把手14,所述的把手14活动穿设在“L”形连接杆13的另一端,把手14活动插设在定位孔18内,数个定位孔18开设在齿轮箱体9的后侧壁上;
[0049]限位板15,所述的限位板15焊接固定在升降杆7的下侧壁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它包含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1)包含:一号支撑内杆(2),所述的一号支撑内杆(2)的数量为三个;一号支撑外杆(3),所述的一号支撑外杆(3)的数量为六个,一号支撑内杆(2)的左右内端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部,一号支撑内杆(2)的两侧端设置螺母,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侧端设置有卡台,一号支撑外杆(3)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机构(6);二号支撑内杆(4),所述的二号支撑内杆(4)的数量为四个,前后相邻的两个二号支撑内杆(4)固定在中间位置上的同一个一号支撑外杆(3)的前后两侧;二号支撑外杆(5),所述的二号支撑外杆(5)的数量为四个,二号支撑内杆(4)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二号支撑外杆(5)的内部,二号支撑外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前后两侧的一号支撑外杆(3)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科专用床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含:升降杆(7),所述的升降杆(7)的上部内侧壁固定在一号支撑外杆(3)上;导向杆(8),所述的导向杆(8)为内部中空且外形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升降杆(7)的下部活动设置在导向杆(8)的内部;齿轮箱体(9),所述的齿轮箱体(9)为内部中空结构设置,齿轮箱体(9)的内侧壁与导向杆(8)的上部外侧壁贯通连接;旋转齿轮(10),所述的旋转齿轮(10)的活动设置在齿轮箱体(9)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果李忠诚孙冬玮张春红艾诗奇王朝辉张茉莉李秀娟贾新燕倪晓诚薛利圆高达武明霞韩超王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