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37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杜仲12‑15份、桑寄生10‑15份、川牛膝15‑30份、桂枝6‑9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0份、赤芍10‑15份、全蝎6‑10份、蜈蚣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治疗DPN的症状体征,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易制备,服用方便,效果好,无副作用,是治疗DPN药物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代谢和微血管病变而引起的神经病变,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或非对称性麻木、刺、烧灼感、蚁走感,双下肢有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dpn具有发病率高、出现时间早、临床症状多和病情蔓延难愈等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精神及肉体痛苦。由于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主要以感觉神经病变最早出现,也可累及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其他神经系统,主要症状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运动障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dpn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目前认为主要与代谢异常机制、微血管病变、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硝基化反应、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生长因子(ngf)缺乏、炎性反应等因素相关。西医对于dpn的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控制危险因素、阻断神经病变、改善微循环、控制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

2、dpn在中医古医籍中并没有明确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中医可归属为“消渴”、“痹症”、“血痹”、“麻木”、“痿证”等范畴。中医对dpn的病因为责于消渴日久,津液不足,久病而致虚、瘀,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出现。

3、目前治疗dpn没有公认有效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杜仲12-15份、桑寄生10-15份、川牛膝15-30份、桂枝6-9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0份、赤芍10-15份、全蝎6-10份、蜈蚣2份。

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加水,经浸泡、煎煮、过滤,收集第一次滤液和滤渣;

7、(2)将步骤(1)所述滤渣加水,继续煎煮、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

8、(3)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加入麦芽糊精混匀、干燥得到干浸膏粉;

9、(4)取干浸膏粉,加入麦芽糊精混匀,干式制粒、分袋包装,即为所述中药制剂。

10、优选的是,在步骤(1)中,所述煎煮为120℃煎煮30min,80℃煎煮90min;所述水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1。

11、优选的是,在步骤(2)中,所述煎煮为120℃煎煮30min,80℃煎煮90min;所述水与所述滤渣的质量比为8:1。

12、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

13、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所述麦芽糊精400份。

14、优选的是,在步骤(4)中,所述麦芽糊精100份。

15、优选的是,在步骤(4)中,所述分袋包装为每包9g。

16、传统认为dpn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基于中医理论认识,本专利技术认为dpn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肾气虚为病变之本,瘀血阻络为病变之标,肾虚血瘀是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共同的病理基础,补肾益气活血是治疗dpn的重要方法。糖尿病病变脏腑与肺、脾(胃)、肾相关,尤以肾为关键。肾虚与消渴关系古代医家多有论述,如《石室秘录》言:“消渴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肾虚以致消,则无不同也”,《外台秘要》言:“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所致”,说明肾虚为致消的根本所在。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多见于疾病发展的中后期,符合中医“久病及肾”理论,周围神经病变虽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病变累及部位多以下肢为主,除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共同见症外,多兼有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性性欲淡漠等肾虚表现,符合中医“腰者肾之府”,“腰膝以下,肾气主之”的理论。肾气虚弱,肾精不充,不能温煦滋养腰膝则下肢痿软无力;肾阳虚弱,命门火衰,阴寒内生则阳萎、畏寒肢冷;肝肾阴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则麻木不仁,疼痛或肌肉萎缩。可见,肾虚是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共同的病理基础。血贯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整个过程,究其瘀血证产生的机理,普遍认为有4个方面:①阴虚致瘀。阴虚燥热,煎熬津液,津血同源,津亏血少,引起血液粘稠,运行不畅而致瘀。②气虚致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运血,血载气,糖尿病阴血亏虚,无以化气,导致气虚,“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③体质因素。糖尿病初期,患者大多体质偏胖,嗜食膏梁厚味,“肥者令人内热”,热灼阴伤致瘀;“甘者令人中满”,壅滞气机,气滞不行致瘀。④久病入络。

17、益气补肾活血通络是治疗dpn的重要方法,dpn多见于疾病发展的中后期,符合“久病及肾”、“久病必瘀”的中医理论,dpn虽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病变累及部位多以下肢为主,除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共同见症外,多兼有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性性欲淡漠等肾虚表现,符合中医“腰者肾之府”,“腰膝以下,肾气主之”的理论。dpn多因病程较长,或病情控制不佳,病程迁延,肾虚逐渐加重,诸脏功能不足,不能帅血运行,血流缓慢,瘀阻脉络,“不通则疼”;试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粘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微循环灌注不足等“无形之瘀”。综上,我们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上述思路指导下优化处方组合,选用杜仲、桑寄生、川牛膝、桂枝、黄芪、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全蝎、蜈蚣组方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dpn,方中杜仲、桑寄生、川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桂枝温经散寒,温通经脉;黄芪、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以益气活血;全蝎、蜈蚣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肾化瘀通络之效。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9、1、突破传统的气阴两虚理论,认为肾虚血瘀是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共同的病理基础,通过优化处方组合,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入补肾通络药,疗效明显提高。2、该方为经验方,作为院协定处方,临床应用十多年,疗效确切。3、本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易制备,服用方便,效果好,无副作用,是治疗dpn药物的创新。

20、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治疗dpn的症状体征,本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易制备,服用方便,效果好,无副作用,是治疗dpn药物的创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杜仲12-15份、桑寄生10-15份、川牛膝15-30份、桂枝6-9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0份、赤芍10-15份、全蝎6-10份、蜈蚣2份和麦芽糊精500份。

2.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煎煮为120℃煎煮30min,80℃煎煮90min;所述水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煎煮为120℃煎煮30min,80℃煎煮90min;所述水与所述滤渣的质量比为8:1。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麦芽糊精400份。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麦芽糊精100份。

9.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杜仲12-15份、桑寄生10-15份、川牛膝15-30份、桂枝6-9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0份、赤芍10-15份、全蝎6-10份、蜈蚣2份和麦芽糊精500份。

2.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煎煮为120℃煎煮30min,80℃煎煮90min;所述水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