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锦阳专利>正文

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6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它由信号检测电路、整流稳压电路、比较电路、电机控制电路、电动机、壳体、面板等组成。由于采用了电流互感器作为信号检测取样环节,并通过比较电路及电机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保护,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切断电动机的缺相电源,并能在电动机全电路任何地方断相都能起到断相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线路合理,在电动机缺相保护方面是一个大的突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特别是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现有的电动机缺相保护器的电源都是取自主电路的开关或保险丝后面,但从电动机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往往断相的情况很大部分都出现在热断电器内和电动机的接线盒内,尤其是一些较大容量的电动机和机械振动较大的电动机,发生在接线盒内的断相情况可能性更大,所以其断相在很少的范围内才能得到保护,而不能全面对断相的情况进行保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在主电路的任何地方断相都起到断相保护作用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包括信号检测电路、整流稳压电路、比较电路、电机控制电路、电动机、壳体、面板,其特征在于信号检测电路采用电流互感器LH11~LH23,其中LH11和LH22、LH12和LH23、LH13和LH21是同一次级的绕组,L11、L12、L13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分别通过LH22、LH23、LH21与整流稳压电路中二极管D1~D6相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电流互感器采用三个圆形环铁芯,三个次级线圈LH21、LH22、LH23分别绕在铁芯圆环与圆环相接之间。比较电路中集成电路IC1的1、2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8、D9,另2脚还接有电容C3、稳压二极管WC4,IC1的3脚通过R4、二极管D10、D11接电机控制电路中可控硅CT1的栅极,CT1的阳极E、阴极F与继电器J1的线圈串接,J1的触点J1-1与可控硅CT2的栅极相接。面板上开有三个穿线孔,其位置与装于壳体内的三个园环形铁芯相对应,电动机的三相输入线分别穿过三个穿线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打开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流互感器的绕线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4,本技术由信号检测电路1、整流稳压电路2、比较电路3、电机控制电路4、电动机5、壳体6、面板7等组成。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出电动机的工作情况,电流互感器用三相取样,无论缺那相都能反映出来,同时又要使其体积较小,所以选取如图4所示的园环形铁芯8、9、10作为电流互感器LH11~LH23的铁芯,三个次级线圈LH21、LH22、LH23分别绕在铁芯园环与园环相接之间,使磁路面积增大一倍。图2、图3中,面板7上开有三个穿线孔11,其位置与装于壳体6内的三个园环形铁芯8、9、10相对应;电动机的三相输入线分别穿过三个穿线孔11。另壳体6内还装有继电器J1、J2、线路板12等;13为继电器J2的外接点。参照图5,电流互感器L11~L23是取样环节,CJ是主电路的交流接触器;整流稳压电路2由D1~D6、稳压二极管WC1、WC2、电容C1、C2等组成;比较电路3由集成电路IC1、二极管D7~D9、稳压管WC3、WC4等组成;电机控制电路4由可控硅CT1、CT2、继电器J1、J2、电容C4、二相管D10、D11等组成。当电流互感器输入三相对称电流时,次级输出对称的三相对称电压,经三相桥D1~D6整流,作为比较电路和继电器的电源,并经WC1、WC2稳压及电容C1、C2滤波,电压非常稳定,IC1的输入电压直接取于整流输出电压,通过电阻R2、D7、D9对电容C3充电至稳压管WC4的稳定电压,使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的电压降+0.6V,IC1的输出3端输出负电压,使可控硅CT1截止,继电器J1不能得电动作,J2也不能得电动作,主电路中的交流接触器CJ仍然吸合,使电动机5在三相电源下正常工作。但在电动机起动时,由于电流很大,整流输出电压也较高,使电容C3的充电电压也较高,起动完毕后电容C3放电,使保护器可能产生误动作。这里用二个办法加以解决。①当整流电压很高时,电容C3的电压由WC4限位不会升高很多,且随着电动机起动的完成,C3的电压从WC4放掉一部分电,使C3电压有所降落。②由于各元件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以及各参数的不一致,在起动时可能产生误动作。因此在输出端加一个电容C4作时间延时作用。这样经过二个措施就能使可控硅CT1在整流输出电压在波动时间不太长的范围内不产生误触发。其次在电动机负载减轻时,整流输出电压也跟着降低,电容C3的电压通过D8、R3、WC3放电,使IC1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的电压降为负,IC1的输出电压为正,CT1产生误触发。但只要把电阻R2、稳压管WC4的稳压值按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即空载时的整流输出电压选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电容C3的充电电压对应于最低的整流输出电压的范围。负载增大,即整流电压升高的结果是降落在电阻R2上,负载减小即整流电压降低的结果是使电压R2上的电压降低,C3电压接近不变的状态。当电流互感器输入缺相电流时,从图中可知互感器输入的实际上是单相电流,次级输出电压也必定是单相电压。三相桥D1~D6相当于二个单相桥并联整流,整流输出电压也必定是次级相电压的0.9倍。但由于是电流源供电输出电流却增大一倍,且缺相电流也很大,使得整流输出平均电压接近与三相时的输出电压。由于缺相时的整流电压每相隔180°过零一次,这样就给IC1提供了一个过零控制信号。这个信号与电容C3的电压Uc3相比较,使Uc3通过D8和泄放支路R3及WC3放电,IC1的反相和同相输入端电压为-0.6伏。使IC1输出电压由负电压翻转到正电压,可控硅CT1触发导通,J1得电动作,使J2也得电动作,触点J2由常闭状态跳开,主电路的交流接触器CJ失电动作,CJ1-1、CJ1-2、CJ1-3断开,切断电动机的缺相电源,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能在主电路的任何地方断相都能起到断相保护的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及时、准确地切断电动机的缺相电源。2.在一定范围内的电动机容量进行保护时,随着容量的增大,保护器的体积反而变小,且使用方便,线路合理,容易使产品系列化,在电动机缺相保护方面是一个大的突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包括信号检测电路1、整流稳压电路2、比较电路3、电机控制电路4、电动机5、壳体6、面板7,其特征在于:信号检测电路1采用电流互感器LH11~LH23,其中LH11和LH22、LH12和LH23、LH13和LH21是同一次级的绕组,L11、L12、L13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分别通过LH22、LH23、LH21与整流稳压电路2中二极管D1~D6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包括信号检测电路1、整流稳压电路2、比较电路3、电机控制电路4、电动机5、壳体6、面板7,其特征在于信号检测电路1采用电流互感器LH11~LH23,其中LH11和LH22、LH12和LH23、LH13和LH21是同一次级的绕组,L11、L12、L13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分别通过LH22、LH23、LH21与整流稳压电路2中二极管D1~D6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流互感器采用三个圆形环铁芯8、9、10,三个次级线圈LH21、LH22、LH23分别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阳
申请(专利权)人:刘锦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