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采摘新鲜茶叶;晾晒控制叶层厚度3~4cm;将晾晒好的茶叶用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茶色素是茶叶中茶素及其衍生物氧化而成的,分子结构保持茶素的母核特征。茶色素也是复合体,一般学术界认为茶色素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组成。其中茶褐素最为稳定,分子量也最大。茶色素的ph值在8
‑
10之间,属弱碱性,茶色素在空气中很稳定。
[0003]目前有关茶色素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提取方法虽研究较多,但得出的优化条件各异,相差较大。如采用氧化聚合提取,虽然提取纯度高,但其造价高,提取过程复杂,时间长,因此亟需一种提取方便、成本低且稳定的茶色素提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及其方法,是一种提取方便、成本低且稳定的提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方便、成本低且稳定的提取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顶部设有密封盖体,密封盖体与烘干箱体铰接,烘干箱体中部焊接有半圆形隔板,隔板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体与隔板之间装有搅拌装置;所述烘干箱体底部设有风机腔室,风机腔室内置有风机、电热丝和主管,主管的端部分出多个出风口,风机与主管之间设有电热丝,出风口顶部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隔板之间设有晾晒隔网。
[000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晾晒隔网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合仓门。
[000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隔板表面设有透气孔。
[00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三角式支架和三叶搅拌叶片,搅拌轴上装有三角式支架,每个三角式支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三叶搅拌叶片。
[0011]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的茶色素提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2]①
采摘:在春分后谷雨前采取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
[0013]②
晾晒:将茶叶避光平铺,形成叶层,控制叶层厚度3~4cm,平铺环境温度23
‑
25℃,环境湿度60
‑
75%,时间3
‑
5h,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60
‑
70wt%;
[0014]③
清洗烘干:将晾晒好的茶叶用20
‑
25℃的温水浸泡,然后将清洗后的茶叶置入烘干装置烘干;
[0015]④
粉碎:将烘干后的茶叶经轧粉碎机粉碎,使其全部呈颗粒状,充分与空气接触;
[0016]⑤
浸提:称取碎茶,加入热水并恒温,用5%柠檬酸水溶液调PH6.5~6.8,真空抽去空气,搅拌浸提30分钟,放出提取液经固液分离,速冷至温度35℃以下,重复浸提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经工业滤网过滤的精制提取液;
[0017]⑥
浓缩:所述精制提取液用切割分子量5~10万的超滤膜脱除果胶和蛋白质,再用切割分子量100~200的反渗透膜将提取液浓缩至6~8倍,真空蒸发再浓缩达比重为1.2以上时,喷雾干燥制得茶多酚
[0018]⑦
干燥得茶色素:将萃取茶多酚后的萃余相进行减压闪蒸回收溶剂,再用弱碱性溶液调PH7.0~7.5,冲空气氧化,用反渗透脱水浓缩和低温喷雾干燥制得茶色素。
[00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方法中,所述
③
中烘干分为初烘和复烘:初烘时间10
‑
15分钟;复烘时,将茶叶摊平置于晾晒隔网上,形成叶层,控制叶层厚度3
‑
4cm,复烘时间为4
‑
5min。
[002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方法,提取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与自动化生产,提取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有助于环境保护,且本专利技术提取出来的产品纯度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顶部设有密封盖体,密封盖体与烘干箱体铰接,烘干箱体中部焊接有半圆形隔板,隔板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体与隔板之间装有搅拌装置;所述烘干箱体底部设有风机腔室,风机腔室内置有风机、电热丝和主管,主管的端部分出多个出风口,风机与主管之间设有电热丝,出风口顶部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隔板之间设有晾晒隔网。
[002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晾晒隔网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合仓门。
[002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隔板表面设有透气孔。
[002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三角式支架和三叶搅拌叶片,搅拌轴上装有三角式支架,每个三角式支架的端部转动连
接有三叶搅拌叶片。
[0028]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的茶色素提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9]①
采摘:在春分后谷雨前采取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
[0030]②
晾晒:将茶叶避光平铺,形成叶层,控制叶层厚度3~4cm,平铺环境温度23
‑
25℃,环境湿度60
‑
75%,时间3
‑
5h,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60
‑
70wt%;
[0031]③
清洗烘干:将晾晒好的茶叶用20
‑
25℃的温水浸泡,然后将清洗后的茶叶置入烘干装置烘干;
[0032]④
粉碎:将烘干后的茶叶经轧粉碎机粉碎,使其全部呈颗粒状,充分与空气接触;
[0033]⑤
浸提:称取碎茶,加入热水并恒温,用5%柠檬酸水溶液调PH6.5~6.8,真空抽去空气,搅拌浸提30分钟,放出提取液经固液分离,速冷至温度35℃以下,重复浸提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经工业滤网过滤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顶部设有密封盖体,密封盖体与烘干箱体铰接,烘干箱体中部焊接有半圆形隔板,隔板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体与隔板之间装有搅拌装置;所述烘干箱体底部设有风机腔室,风机腔室内置有风机、电热丝和主管,主管的端部分出多个出风口,风机与主管之间设有电热丝,出风口顶部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隔板之间设有晾晒隔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隔网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合仓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表面设有透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绿茶为原料的茶色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三角式支架和三叶搅拌叶片,搅拌轴上装有三角式支架,每个三角式支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三叶搅拌叶片。5.一种包含权利1
‑
4任意一项的茶色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①
采摘:在春分后谷雨前采取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
②
晾晒:将茶叶避光平铺,形成叶层,控制叶层厚度3~4cm,平铺环境温度23
‑
25℃,环境湿度60
‑
75%,时间3
‑
5h,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6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孔维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