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6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包括隧洞,隧洞的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两侧壁设有一对支护侧板,混凝土层内顶壁设有支护顶板,支护顶板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夹层板,夹层板均通过内夹板与对应的支护侧板连接;隧洞内底壁设有底板,底板的两侧面设有一对L形板,L形板的外侧面均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上,底板的顶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矩形套筒,矩形套筒内均插设有矩形滑板,矩形滑板的外端部均与对应的L形板的里侧面固接,底板通过铰接机构与四个矩形滑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隧洞支护机构不牢固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避免隧洞内壁产生的横向剪切力造成支护机构发生形变的现象。生的横向剪切力造成支护机构发生形变的现象。生的横向剪切力造成支护机构发生形变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隧洞的支护对工程正常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没有做好支护结构,很容易引起塌方等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严重时会危及工作人员生命。
[0003]现有的隧洞支护机构存在以下缺点:1、隧洞会产生横向的剪切力,造成钢拱架连接不牢固,易发生洞室变形、垮塌等问题;2、传统的隧洞支护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步骤繁琐,操作多有不便,导致其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包括隧洞,所述隧洞的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两侧壁设有一对支护侧板,所述混凝土层内顶壁设有支护顶板,所述支护顶板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夹层板,每块所述夹层板均通过内夹板与对应的支护侧板连接;
[0007]位于一对支护侧板之间在隧洞内底壁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面设有一对L形板,每块所述L形板的外侧面均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上,所述底板的顶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矩形套筒,每个所述矩形套筒内均插设有矩形滑板,每块所述矩形滑板的外端部均与对应的L形板的里侧面固接,且所述底板通过铰接机构与四个矩形滑板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支护侧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内夹板的底端部滑动贯穿夹层板的底端口并插设在定位槽内。r/>[0009]优选地,所述夹层板的里侧面开设有一对椭圆孔,每个所述椭圆孔的内部均插设有第一螺栓,每根所述第一螺栓的里端部均与内夹板的顶部螺纹锁紧。
[0010]优选地,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铰接杆,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铰接杆,每根所述铰接杆的底端均与对应的矩形滑板的里端部活动铰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插设有丝杠。
[0011]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固定轴承,所述丝杠的底端并插设在固定轴承内,所述丝杠的顶端部设有调节轮。
[0012]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L形支脚,每个所述L形支脚的底端部均插设有膨胀螺栓,每根所述膨胀螺栓的底端部均插设在隧洞内底壁。
[0013]优选地,所述支护顶板的内部设有定型钢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在本技术中,通过旋转调节轮带动丝杠进行转动,丝杠与螺纹孔进行螺旋转动,带动固定板向下缓慢下降,在铰接杆的铰接作用下,带动矩形滑板沿着矩形套筒向外
滑动,进而带动L形板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上,从而增强了支护侧板的横向支撑力,避免隧洞内壁产生的横向剪切力造成支护侧板发生形变的现象;
[0016]2、在本技术中,内夹板沿着夹层板向下滑动,同步带动第一螺栓沿着椭圆孔向下滑动,使得内夹板的底端部抵紧在定位槽内,而后拧紧第一螺栓,对内夹板、夹层板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支护顶板与支护侧板之间进行牢固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的顶面俯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夹层板的里侧面示意图;
[0022]图中序号:隧洞1、混凝土层11、支护侧板12、支护顶板13、定型钢板14、夹层板15、内夹板16、底板2、L形支脚21、矩形套筒22、矩形滑板23、L形板24、固定板25、丝杠26、调节轮27、铰接杆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参见图1

4,具体的,包括隧洞1,隧洞1的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内两侧壁设有一对支护侧板12,混凝土层11内顶壁设有半圆状的支护顶板13,支护顶板13的内部设有半圆状的定型钢板14,定型钢板14对支护顶板13起到有效的支撑定型作用,位于一对支护侧板12之间在隧洞1内底壁设有横向放置的底板2,底板2的前后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L形支脚21,每个L形支脚21的底端部均插设有膨胀螺栓,每根膨胀螺栓的底端部均插设在隧洞1内底壁,通过膨胀螺栓与L形支脚21的使用,方便了对底板2进行有效的固定锁紧;
[0025]底板2的两侧面设有一对L形板24,每块L形板24的外侧面均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12上,底板2的顶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矩形套筒22,每个矩形套筒22内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滑板23,每块矩形滑板23的外端部均与对应的L形板24的里侧面固接,且底板2通过铰接机构与四个矩形滑板23连接。
[0026]在本技术中,铰接机构包括铰接杆28,底板2的顶面中部上方设有纵向悬空放置的固定板25,固定板25的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杆28,每根铰接杆28的底端均与对应的矩形滑板23的里端部活动铰接,固定板25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插设有螺纹贯穿的丝杠26;底板2的顶面中部设有固定轴承,丝杠26的底端并插设在固定轴承内,丝杠26的顶端部设有调节轮27;通过旋转调节轮27带动丝杠26进行转动,丝杠26与螺纹孔进行螺旋转动,带动固定板25向下缓慢下降,在铰接杆28的铰接作用下,带动矩形滑
板23沿着矩形套筒22向外滑动,进而带动L形板24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12上,从而增强了支护侧板12的横向支撑力,避免隧洞1内壁产生的横向剪切力造成支护侧板12发生形变的现象。
[0027]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支护顶板与支护侧板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0028]在本技术中,支护顶板13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夹层板15,每块夹层板15均通过内夹板16与对应的支护侧板12连接;支护侧板12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内夹板16的底端部滑动贯穿夹层板15的底端口并插设在定位槽内;夹层板15的里侧面开设有一对椭圆孔,每个椭圆孔的内部均插设有第一螺栓,每根第一螺栓的里端部均与内夹板16的顶部螺纹锁紧;当支护侧板12固定在混凝土层11侧壁时,支护顶板13的顶壁顶紧在混凝土层11的顶壁,并松开第一螺栓,带动内夹板16沿着夹层板15向下滑动,同步带动第一螺栓沿着椭圆孔向下滑动,使得内夹板16的底端部抵紧在定位槽内,而后拧紧第一螺栓,对内夹板16、夹层板15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支护顶板13与支护侧板12之间进行牢固的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包括隧洞(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1)的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层(11),所述混凝土层(11)内两侧壁设有一对支护侧板(12),所述混凝土层(11)内顶壁设有支护顶板(13),所述支护顶板(13)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夹层板(15),每块所述夹层板(15)均通过内夹板(16)与对应的支护侧板(12)连接;位于一对支护侧板(12)之间在隧洞(1)内底壁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两侧面设有一对L形板(24),每块所述L形板(24)的外侧面均抵紧在对应的支护侧板(12)上,所述底板(2)的顶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矩形套筒(22),每个所述矩形套筒(22)内均插设有矩形滑板(23),每块所述矩形滑板(23)的外端部均与对应的L形板(24)的里侧面固接,且所述底板(2)通过铰接机构与四个矩形滑板(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侧板(12)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内夹板(16)的底端部滑动贯穿夹层板(15)的底端口并插设在定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隧洞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磊马凤山辛宝成许宏清郭莉君许海青魏立鸿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