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建斌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60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包括针刺治疗整体结构,所述针刺治疗整体结构包括针刺辅助穿刺台、底防滑支撑板、硅胶垫吊架、胶垫悬挂橡皮筋、控针硅胶垫和硅胶垫限位轴,所述针刺辅助穿刺台的底表面设置有银针导向锥形头,且针刺辅助穿刺台和银针导向锥形头内部开设有银针导向锥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够在针灸时对银针起到辅助穿刺作用,使用时用手指捏住银针的顶端,放入银针导向锥形头内部开设的银针导向锥形槽内部,然后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入手指套垫内部,即可通过控针硅胶垫捏住银针,同时能够避免操作者的手指直接接触银针操作,极大的减小了细菌等感染的风险,更卫生,操作更方便。操作更方便。操作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通常医疗狭义上的针灸多指针法治疗。
[0003]针刺多通过银针,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必须施行的针刺手法,习惯称之为行针。
[0004]行针技术就是针刺的基本手法。也是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主要有捻转法和提插法两种。

捻转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来回旋转捻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捻转幅度和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进行。捻转的幅度和频率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这种行针手法称之为捻转法。一般捻转幅度大、频率高、刺激量大,适于实证、急性病;捻转幅度小、频率低、刺激量小,适于虚证、慢性病。捻转的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包括针刺治疗整体结构(1),所述针刺治疗整体结构(1)包括针刺辅助穿刺台(101)、底防滑支撑板(102)、硅胶垫吊架(103)、胶垫悬挂橡皮筋(104)、控针硅胶垫(105)和硅胶垫限位轴(106),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辅助穿刺台(101)的底表面设置有银针导向锥形头(111),且针刺辅助穿刺台(101)和银针导向锥形头(111)内部开设有银针导向锥形槽(112),所述针刺辅助穿刺台(10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轴安装耳(113),且针刺辅助穿刺台(101)的底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穿刺台支撑杆(114),所述针刺辅助穿刺台(101)和底防滑支撑板(102)之间通过穿刺台支撑杆(114)支撑连接,所述硅胶垫吊架(103)设置在底防滑支撑板(102)的一侧中心,且硅胶垫吊架(103)和控针硅胶垫(105)之间通过胶垫悬挂橡皮筋(104)连接,所述硅胶垫限位轴(106)贯穿设置在控针硅胶垫(105)和限位轴安装耳(113)之间,所述控针硅胶垫(105)和限位轴安装耳(113)通过硅胶垫限位轴(10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吊架(103)的顶端设置有吊架横板(131),所述胶垫悬挂橡皮筋(104)对称设置在吊架横板(131)的两端底侧,且胶垫悬挂橡皮筋(104)和吊架横板(13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所述胶垫悬挂橡皮筋(104)的底端通过胶体粘接固定在控针硅胶垫(105)的顶端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马建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