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52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包括:载玻片主体;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主体的底部;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移动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边形支撑柱;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的正面,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手动而导致其无法较为精准的将盖玻片放置到载玻片主体的中心位置,从而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减小误差,从而避免了因为偏差较大而需要重新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


[0001]本技术涉及显微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

技术介绍

[0002]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为了提高人们对其自然生物的了解特别时一些的微生物,从而需要使用到显微镜,而使用显微镜时需要使用载玻片对其观察的物体进行固定。
[0004]载玻片在将其物体或者液体进行固定时会需要通过盖玻片进行配合使用,将盖玻片放置到载玻片上时需要放置到中心位置,而现有的放置方式都是通过手动,容易出现放置位置不准确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需要重新操作,耗时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解决了将盖玻片放置到载玻片上时需要放置到中心位置通过手动的方式容易出现放置位置不准确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需要重新操作,耗时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包括:载玻片主体;
[0008]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主体的底部;
[0009]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移动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边形支撑柱;
[0010]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的正面,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背面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的正面转动连接;
[0011]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拉簧,所述移动杆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夹板。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夹板和所述中心柱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L形挡板。
[0014]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L形挡板。
[0015]优选的,所述载玻片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开设有凹槽。
[0016]优选的,所述夹板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夹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
[0017]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滑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夹板的外侧
固定安装有拉环。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通过底板、移动结构、转动结构、夹持结构、多边形支撑柱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其盖玻片稳定的以四十五度角慢慢的放置到载玻片主体上,由于不是直接的通过手动放置盖玻片,从而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手动而导致其无法较为精准的将盖玻片放置到载玻片主体的中心位置,从而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减小误差,从而避免了因为偏差较大而需要重新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载玻片主体,2、底板,3、第一L形挡板,4、移动结构,5、转动结构,51、弧形滑槽,52、弧形滑块,53、固定柱,54、连接柱,55、中心柱,6、多边形支撑柱,7、夹持结构,71、移动杆,72、拉杆,73、拉簧,74、移动夹板,8、第二L形挡板,
[0026]9、夹板,10、凹槽,11、贯穿孔,12、滑杆,13、限位环,14、弹簧,1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第一实施例
[002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包括:载玻片主体1;
[0030]底板2,所述底板2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主体1的底部;
[0031]移动结构4,所述移动结构4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2顶部的右侧,所述移动结构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边形支撑柱6;
[0032]转动结构5,所述转动结构5设置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6的正面,所述转动结构5包括弧形滑槽51,所述弧形滑槽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52,所述弧形滑块5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3,所述固定柱53内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4,所述连接柱5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中心柱55,所述中心柱55的背面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6的正面转动连接;
[0033]夹持结构7,所述夹持结构7设置于所述固定柱53的内部。
[0034]所述夹持结构7包括移动杆71,所述移动杆7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拉杆72,所述拉杆72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柱53的外侧设置有拉簧73,所述移动杆71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夹板74。
[0035]固定柱53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移动杆71处于贯穿孔的内部,通过拉杆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拉动移动杆71和移动夹板74进行移动。
[0036]所述移动夹板74和所述中心柱55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L形挡板8。
[0037]所述底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L形挡板3。
[0038]通过第一L形挡板3从而能够提高对其载玻片主体1定位的准确性,简化操作使其能够处于底板2的顶部且位于中心位置。
[003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0]通过将其载玻片主体1放置到底板2的顶部,再通过手动的向内侧推动载玻片主体1,通过载玻片主体1的受力在底板的顶部向背面进行移动,直至其载玻片主体1的背面和第一L形挡板3的正面接触即可,从而将载玻片主体1放置在底板2上的状态处于正中心。
[0041]再通过向外侧拉动夹持结构7中的拉杆72,通过拉杆72的受力从而带动移动杆71受力,促使其移动杆71在固定柱53的内部进行向右侧移动,再通过移动杆71的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夹板74进行移动,并且通过拉杆72的移动从而拉动拉簧73,促使其拉簧73发生弹性形变,再通过移动夹板74的移动从而扩大了移动夹板74和中心柱55之间的距离,再通过将其盖玻片放置到中心柱55和移动夹板74之间,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玻片主体;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主体的底部;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移动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边形支撑柱;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的正面,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背面与所述多边形支撑柱的正面转动连接;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形态学用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拉簧,所述移动杆内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秋陶穗菲莫莉吴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