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44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所述出风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导风圈、出风窗肋条、外导风圈,多根所述出风窗肋条之间形成出风口,室内风扇电机组件的连接套筒在其前端与所述内导风圈一体装配成型,风扇叶轮转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套筒后端并与所述出风窗肋条呈相对设置,所述出风窗肋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风扇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且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内弧面上密布有凸块散风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使得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可以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高行程的柔和风。高行程的柔和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柜机空调的出风大多仍通过导风板进行导风,这样会造成出风舒适度不高,为了改善出风体验,一种可行的方式是,经室内风机聚拢后吹出的换热气流以低速、高发散、高行程方式吹出空调出风面板的网孔。
[0003]但是,上述可行方式对于出风窗的设计要求仍然较高,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需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而目前现有中的出风窗通常很难达到上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窗,使得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可以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
[0005]为解决上述第一方面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导风圈、出风窗肋条、外导风圈,多根所述出风窗肋条之间形成出风口,室内风扇电机组件的连接套筒在其前端与所述内导风圈一体装配成型,风扇叶轮转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套筒后端并与所述出风窗肋条呈相对设置,所述出风窗肋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风扇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且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内弧面上密布有凸块散风结构。
[0006]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出风窗,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可以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其中凸块散风结构用于确保增大柜机空调柔和风的出风范围。
[0007]优选地,所述凸块散风结构包括带有棱角的规则凸块和/或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凸块。
[0008]凸块散风结构可由规则凸块和/或不规则凸块构成,但是规则凸块与不规则凸块均需带有棱角,以保证凸块散风结构的高散风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出风窗肋条在所述出风窗上呈均等分布,且任意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弧长L均相等并为1.1~1.8R,其中R=1/2*(R1

R2),R1为所述外导风圈的内径,R2为所述内导风圈的外径。
[0010]既可以保证换热气流的出风均匀,又可以充分满足并兼顾柔和风的低速、高发散、高行程要求。
[0011]优选地,任意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其所述内弧面与竖直平面间的夹角均相等并为90
°
~150
°

[0012]当上述夹角大于90
°
时,所有出风窗肋条除具备与风扇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结构外,还均将沿换热气流的螺旋出风方向继续向一侧呈倾斜设置,也即出风窗肋条将
具备双螺旋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柔和风的高行程。
[0013]优选地,所述内导风圈与所述外导风圈之间还连接有一根第二出风窗肋条,所述第二出风窗肋条的内弧面与其中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外弧面之间围合形成有穿线槽。
[0014]风扇电机会内置于连接套筒中以驱动风扇叶轮转动,而外部电源与风扇电机间的导线连接可经由穿线槽进入连接套筒中,进而将极大方便导线的铺设与固定。
[0015]优选地,任意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上密布设置的任意一块所述规则凸块和/或所述不规则凸块,距其对应的所述内弧面的最大法向间距B=(0.3~3)*A,且B还等于(0.1~0.2)*D,其中A用以表征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平均厚度尺寸,D为相邻两根所述出风窗肋条间的法向间距。
[0016]通过对上述条件的设定,不论是规则凸块还是不规则凸块,其最大高度均将被限制在一适宜范围内,进而有利于充分满足并兼顾柔和风的低速、高发散、高行程要求。
[0017]优选地,沿所述出风窗肋条的后端至前端,所述凸块散风结构的凸块体积逐次递增、分布密度逐次下降。
[0018]对于凸块散风结构其凸块体积与分布密度的逐次设定,在尽最大程度充分满足柔和风其高发散要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充分兼顾到了柔和风的高行程要求,确保柔和风的整体品质会更佳。
[0019]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室内风机,和/或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室内机,和/或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使得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可以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
[0020]为解决上述第二方面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风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窗。
[0021]为解决上述第三方面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窗。
[0022]为解决上述第四方面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窗。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出风窗及具有其的室内风机、室内机、空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使得换热气流在经由出风窗吹出后可以确保成为低速、高发散、高行程的柔和风。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出风窗(与连接套筒一体装配成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出风窗(与连接套筒一体装配成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内导风圈,2

出风窗肋条,21

内弧面,22

外弧面,3

外导风圈,4

出风口,5


接套筒,6

凸块散风结构,7

第二出风窗肋条,8

穿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在此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构成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导风圈1、出风窗肋条2、外导风圈3,多根所述出风窗肋条2之间形成出风口4,室内风扇电机组件的连接套筒5在其前端与所述内导风圈1一体装配成型,风扇叶轮转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套筒5后端并与所述出风窗肋条2呈相对设置,所述出风窗肋条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风扇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且所述出风窗肋条2的内弧面21上密布有凸块散风结构6。
[0033]具体的,室内风扇电机组件通常均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空间,一个较佳的方式是:室内风机的风扇电机组件与出风窗一体装配成型后固定安装于风道安装板上,从而位于室内换热器前端的风道安装板,其自身的容置腔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导风圈(1)、出风窗肋条(2)、外导风圈(3),多根所述出风窗肋条(2)之间形成出风口(4),室内风扇电机组件的连接套筒(5)在其前端与所述内导风圈(1)一体装配成型,风扇叶轮转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套筒(5)后端并与所述出风窗肋条(2)呈相对设置,所述出风窗肋条(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风扇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且所述出风窗肋条(2)的内弧面(21)上密布有凸块散风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散风结构(6)包括带有棱角的规则凸块和/或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窗肋条(2)在所述出风窗上呈均等分布,且任意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2)的弧长L均相等并为1.1~1.8R,其中R=1/2*(R1

R2),R1为所述外导风圈(3)的内径,R2为所述内导风圈(1)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窗,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根所述出风窗肋条(2),其所述内弧面(21)与竖直平面间的夹角均相等并为90
°
~150
°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胜杰李松平王妍梁濮吕生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