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20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SBS防水卷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包括上覆面层、下覆面层、上沥青层和下沥青层,上覆面层和下覆面层分别位于上下两侧。该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下沥青层和上沥青层之间设置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聚乙烯膜层和封闭层,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和下编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卷材的整体使用强度,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SBS防水卷材的防刺破效果和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编织线,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SBS胶质层到下SBS胶质层之间整合后的复合层能够更加地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SBS防水卷材的防刺破效果和作用。果和作用。果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


[0001]本技术涉及SBS防水卷材
,尤其涉及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申请号201821704868.X公开了一种SBS防水卷材,属于防水卷材
,解决了相邻的防水卷材在拼接处容易产生缝隙、防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SBS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布,所述胎基布的一侧覆盖有底部改性沥青层。
[0003]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4]现有技术的SBS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布、沥青层和保护膜等,现有的技术虽然提高了在相互拼接粘连时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防水卷材的使用强度不高,导致极易受到挤压作用而产生刺破的问题,虽然提高防水卷材之间拼接粘连的防水作用,但是在受到挤压而还会导致刺破漏水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穿刺SBS 防水卷材,包括上覆面层、下覆面层、上沥青层和下沥青层,上覆面层和下覆面层分别位于上下两侧,上沥青层和下沥青层分别设置在上覆面层的底部壁面和下覆面层的顶部壁面,上沥青层和下沥青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防水层、上SBS胶质层、基布层、铝箔层、聚乙烯膜层、封闭层和下SBS 胶质层,上SBS胶质层到下SBS胶质层之间设置有编织线,上防水层和上SBS 胶质层通过黏合剂粘连在一起,上SBS胶质层和基布层通过黏合剂在一起,铝箔层和聚乙烯膜层之间设置有上编织层,铝箔层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和基布层之间,上编织层和聚乙烯膜层之间设置有铝板层,铝板层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和聚乙烯膜层之间,聚乙烯膜层和封闭层之间设置有下编层,下编层通过黏合剂粘连在聚乙烯膜层和封闭层之间,封闭层和下SBS胶质层通过黏合剂粘连在一起,下SBS胶质层和下沥青层之间设置有下防水层,下防水层通过黏合剂粘连在SBS胶质层和下沥青层之间,编织线呈S形的走势穿过上侧上SBS胶质层的内壁和下侧下SBS胶质层的内壁,基布层和铝箔层、铝箔层和上编织层、上编织层和铝板层、铝板层和聚乙烯膜层、聚乙烯膜层和下编层之间均贯穿式的编织有第一穿线,铝箔层和上编织层、上编织层和铝板层、铝板层和聚乙烯膜层、聚乙烯膜层和下编层、下编层和封闭层之间均贯穿式的编织有第二穿线,第一穿线和第二穿线呈上下对称的形态且第一穿线和第二穿线处于相间分布的状态。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编层的厚度跟上编织层的厚度相同。
[0008]作为优选,所述铝板层的厚度为铝箔层厚度的五倍。
[0009]作为优选,所述编织线同时贯穿上SBS胶质层和下SBS胶质层之间的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聚乙烯膜层、下编层和封闭层。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覆面层由上下两侧组成,上覆面层地上层为玻璃丝布层,上覆面层地下层为铜箔层。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覆面层采用玻璃丝布层。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下沥青层和上沥青层之间设置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聚乙烯膜层和封闭层,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和下编层提高了本技术防水卷材的整体使用强度,则提高了本技术SBS防水卷材的防刺破效果和作用。
[0015](2)、该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本技术通过设置编织线,则提高了上SBS胶质层、基布层、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聚乙烯膜层、下编层、封闭层和下SBS胶质层之间的固定连接强度,使得本技术上SBS 胶质层到下SBS胶质层之间整合后的复合层能够更加地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SBS防水卷材的防刺破效果和作用。
[0016](3)、该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穿线和第二穿线,第一穿线和第二穿线呈相互间歇式时的贯穿式分布在铝箔层、上编织层、铝板层、聚乙烯膜层、下编层和封闭层之间,则起到了辅助编织线稳定的作用,则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SBS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和防刺破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部分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上防水层;11、上SBS胶质层;12、基布层;13、铝箔层;14、上编织层;15、铝板层;16、聚乙烯膜层;17、下编层;18、封闭层;19、下SBS 胶质层;2、下防水层;21、编织线;22、第一穿线;23、第二穿线;24、下沥青层;25、下覆面层;26、上沥青层;27、上覆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覆面层 27、下覆面层25、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上覆面层27和下覆面层25 分别位于上下两侧,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分别设置在上覆面层27的底部壁面和下覆面层25的顶部壁面,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防水层1、上SBS胶质层11、基布层12、铝箔层13、聚乙烯膜层16、封闭层18和下SBS胶质层19,上SBS胶质层11到下SBS胶质层19 之间设置有编织线21,上防水层1和上SBS胶质层11通过黏合剂粘连在一起,上SBS胶质层11和基布层12通过黏合剂在一起,铝箔层13和聚乙烯膜层16 之间设置有上编织层14,铝箔层13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14和基布层12之间,上编织层14和聚乙烯膜层16之间设置有铝板层15,铝板层15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14和聚乙烯膜层16之间,聚乙烯膜层16和封闭层18之间设置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穿刺SBS防水卷材,包括上覆面层(27)、下覆面层(25)、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面层(27)和下覆面层(25)分别位于上下两侧,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分别设置在上覆面层(27)的底部壁面和下覆面层(25)的顶部壁面,上沥青层(26)和下沥青层(2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防水层(1)、上SBS胶质层(11)、基布层(12)、铝箔层(13)、聚乙烯膜层(16)、封闭层(18)和下SBS胶质层(19),上SBS胶质层(11)到下SBS胶质层(19)之间设置有编织线(21),上防水层(1)和上SBS胶质层(11)通过黏合剂粘连在一起,上SBS胶质层(11)和基布层(12)通过黏合剂在一起,铝箔层(13)和聚乙烯膜层(16)之间设置有上编织层(14),铝箔层(13)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14)和基布层(12)之间;所述上编织层(14)和聚乙烯膜层(16)之间设置有铝板层(15),铝板层(15)固定安装在上编织层(14)和聚乙烯膜层(16)之间,聚乙烯膜层(16)和封闭层(18)之间设置有下编层(17),下编层(17)通过黏合剂粘连在聚乙烯膜层(16)和封闭层(18)之间,封闭层(18)和下SBS胶质层(19)通过黏合剂粘连在一起,下SBS胶质层(19)和下沥青层(24)之间设置有下防水层(2),下防水层(2)通过黏合剂粘连在SBS胶质层(19)和下沥青层(24)之间,基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澜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