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015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其处理生产线包括离心工段、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切粒工段、初步筛分工段、高温硫化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所述离心工段包括离心设备,所述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包括颗粒预粉碎机,所述切粒工段包括切纱颗粒设备,所述初步筛分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均包括筛分机,所述高温硫化工段包括高温硫化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其核心是将废丝通过核心工艺技术改性后达到玻纤原性能产品,成为短玻纤产品,实现该产品力学性能再利用能力,固废纱处理转化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纱难以处理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可有效将玻璃纤维固废丝转化为可有的改性玻纤。玻纤。玻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固废丝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由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等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等工艺制造成的,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废玻璃纤维是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工业尾料,这种固体废弃物正常的产生量大概要占到玻璃纤维总产量的10%~15%。
[0003]随着国内塑料企业的不断发展,玻璃纤维本身具有高强度、改耐温、高韧性等优良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改性塑料中,据统计分析,我国年产玻璃纤维纱材料达500万吨以上,该材料呈年15%左右产能增长,其中按照玻璃纤维纱废料产生率2%计算,中国年产生玻璃纤维废料达20万吨,该废丝属于固废且目前无有效的处理方案,由于该材质主要为石英砂以及石灰石组成,属于无机矿物质,无法形成自然降解以及通过传统方法处理,由于废玻璃纤维易团聚,难分散,均匀性差,因此,一直以来多采用土地深埋的处理方式,但这会对土地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给中国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亟需突破解决该固废处理瓶颈。且目前的玻璃纤维废丝纱目前技术转换率低不到2%,存在处理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包括离心工段、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切粒工段、初步筛分工段、高温硫化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所述离心工段包括离心设备,所述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包括颗粒预粉碎机,所述切粒工段包括切纱颗粒设备,所述初步筛分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均包括筛分机,所述高温硫化工段包括高温硫化设备。
[0006]作为改进,所述离心设备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离心设备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位于离心设备内的离心辊。
[0007]作为改进,所述颗粒预粉碎机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口内转动设有两个预粉碎辊且两个所述预粉碎辊转动方向相反。
[0008]作为改进,所切纱颗粒设备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下端设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设有切粒辊。
[0009]作为改进,所述筛分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上端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设有震动箱,所述震动箱的底部设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箱的上端设有震动筛,所述震动箱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斗。
[0010]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通过对原丝废料纤维进行溶液配方的30%混合与侵润物理反应,再通过离心设备进行无机材料与溶液的二次物理加工;
[0012]步骤二:通过溶液配方物理改性后进行纤纱的造粒工艺处理,通过采用颗粒预粉碎机进行材料的颗粒粒径预处理加工工艺;
[0013]步骤三:通过采用切纱颗粒设备进行粒子外观等过筛分筛工艺处理。
[0014]步骤四:通过筛分机完成分筛工艺后产品再进入高温硫化设备进行产品物理改性,完成产品的物理再改性处理;
[0015]步骤五:再次通过筛分机振动分筛工艺,对高温改性后材料进行粒径分筛;
[0016]步骤六:对成品短纤原料制品打包入库。
[0017]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种离心设备的容积为1000L。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及处理工艺采用废丝回收再改性技术,其核心是将废丝通过核心工艺技术改性后达到玻纤原性能产品,成为短玻纤产品,实现该产品力学性能再利用能力,固废纱处理转化率较高,处理后成为玻璃纤维产品原料材料,并广泛应用于改性塑料、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纱难以处理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可有效将玻璃纤维固废丝转化为可用的改性玻纤。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所示:1、离心设备,2、颗粒预粉碎机,3、切纱颗粒设备,4、筛分机,5、高温硫化设备,6、离心辊,7、进料口,8、进料斗,9、预粉碎辊,10、龙门架,11、侧板,12、传送带,13、切粒辊,14、架体,15、支撑柱,16、缓冲弹簧,17、震动箱,18、震动筛,19、出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结合附图1,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包括离心工段、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切粒工段、初步筛分工段、高温硫化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所述离心工段包括离心设备1,所述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包括颗粒预粉碎机2,所述切粒工段包括切纱颗粒设备3,所述初步筛分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均包括筛分机4,所述高温硫化工段包括高温硫化设备5。
[0026]所述离心设备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离心设备1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位于离心设备1内的离心辊6。
[0027]所述颗粒预粉碎机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的一侧设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口7内转动设有两个预粉碎辊9且两个所述预粉碎辊9转动方向相反。
[0028]所切纱颗粒设备3包括龙门架10,所述龙门架10的下端设有两个侧板11,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设有传送带12,所述传送带12的上设有切粒辊13。
[0029]所述筛分机4包括架体14,所述架体14的上端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上端设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上端设有震动箱17,所述震动箱17的底部设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箱17的上端设有震动筛18,所述震动箱17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斗19。
[0030]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通过对原丝废料纤维进行溶液配方的30%混合与侵润物理反应,再通过离心设备1进行无机材料与溶液的二次物理加工;
[0032]步骤二:通过溶液配方物理改性后进行纤纱的造粒工艺处理,通过采用颗粒预粉碎机2进行材料的颗粒粒径预处理加工工艺;
[0033]步骤三: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工段、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切粒工段、初步筛分工段、高温硫化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所述离心工段包括离心设备(1),所述颗粒粒径预处理工段包括颗粒预粉碎机(2),所述切粒工段包括切纱颗粒设备(3),所述初步筛分工段以及二次筛分工段均包括筛分机(4),所述高温硫化工段包括高温硫化设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设备(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离心设备(1)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位于离心设备(1)内的离心辊(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预粉碎机(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的一侧设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口(7)内转动设有两个预粉碎辊(9)且两个所述预粉碎辊(9)转动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切纱颗粒设备(3)包括龙门架(10),所述龙门架(10)的下端设有两个侧板(11),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设有传送带(12),所述传送带(12)的上设有切粒辊(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固废丝再改性利用处理生产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朱乐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方汇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