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49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包括反应单元、破碎单元、过滤单元和臭气处理单元;反应单元设有彼此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纳厨余垃圾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腔室围设于第一腔室外并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位于第一腔室下方;破碎单元装设于第一腔室内,用于破碎和搅拌厨余垃圾;过滤单元包括两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操作部、与反应单元固接的支撑部和设有若干过滤孔并以支撑部为翻转支点的翻转部;两个翻转机构的翻转部彼此拼合并装设于第一腔室的出料口以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操作部与反应单元滑动连接并带动翻转部的一端朝第三腔室翻转以倾倒厨余垃圾发酵后形成的固肥进而就地资源化利用。肥进而就地资源化利用。肥进而就地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由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腐败且异味较大,无论是堆放在家中还是小区垃圾回收处的厨余垃圾均面临着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
[0003]目前,小区采用定时定点投放的方式收集厨余垃圾,居民错过时间则无法投放,小区则需日产日清,这种收集方式使得双方的收集清运压力都很大;并且,由于厨余垃圾气味大需要密封箱体车辆清运;因此,厨余垃圾的日常收集清运的费用也比较高。为了缓解家庭和小区清理厨余垃圾的压力,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用于清理厨余垃圾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些环保公司面向垃圾转运站和餐饮单位等集中场所涉及组装的好氧处理设备,该类产品需专人进行安装调试和运营,且存在垃圾降解速率低和臭味处理效果差的缺点,并不适合居民家庭或小区实用;另一类则是面向家庭使用的垃圾处理器,该类产品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家庭洗菜盆下安装的垃圾处理器,仅仅起到粉碎垃圾的作用,粉碎后的厨余垃圾通过下水道排走;这种产品虽然能够省去居民垃圾分类的苦恼,但是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因而政府并不推荐;另一种是家庭用的好氧堆肥机,仅具有一个简易的堆肥桶,无法满足居民家庭或小区对于厨余垃圾处理的需求。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以使厨余垃圾能够就地资源化。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包括反应单元、破碎单元、过滤单元和臭气处理单元;反应单元设有彼此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纳厨余垃圾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腔室围设于第一腔室外并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位于第一腔室下方并设有排料口;破碎单元装设于第一腔室内,用于破碎和搅拌厨余垃圾;过滤单元包括两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操作部、与反应单元固接的支撑部和设有若干过滤孔并以支撑部为翻转支点的翻转部;两个翻转机构的翻转部彼此拼合并装设于第一腔室的出料口以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操作部与反应单元滑动连接并带动翻转部的一端朝第三腔室翻转以倾倒厨余垃圾发酵后形成的固体肥料;臭气处理单元,其装设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净化臭气。
[0008]进一步地,第一腔室的进料口的下方延伸设有朝第三腔室方向渐缩的进料槽。
[0009]进一步地,破碎单元包括压辊式破碎头;压辊式破碎头装设于进料槽的槽底并相对进料槽转动;压辊式破碎头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与进料槽的槽深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地,破碎单元还包括至少两个搅拌刀头;搅拌刀头包括一端与反应单元固接的连接杆和装设于连接杆另一端的刀片;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0011]进一步地,连接杆可伸缩以带动刀片相对第一腔室上下位移。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顶盖和进料盖;反应单元包括反应罐;反应罐内设有形成第一腔室的第一腔壁、形成第二腔室的第二腔壁和形成第三腔室的第三腔壁;第二腔壁与第一腔壁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腔壁外;第一腔壁的周向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通气孔;顶盖盖设于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顶部;进料口开设于顶盖的中心位置并与第一腔室对应;进料盖为透明材质并盖设于进料口。
[0013]进一步地,臭气处理单元包括微波磁控管、光催化涂层和若干无极紫外灯;微波磁控管设置于反应单元外并与第二腔室连通;光催化涂层贴附于第一腔壁的外壁和第二腔壁的内壁之间;各无极紫外灯与各通气孔间隔设置于第二腔室内。
[0014]进一步地,臭气处理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反应单元外的鼓风机和活性炭吸附柱;鼓风机的两端分别与活性炭吸附柱和第二腔室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单元;传感单元装设于第一腔室内,用于检测并反馈第一腔室的温度和湿度。
[0016]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在第一腔室的出料口设置两个翻转结构,并将翻转机构设置成有两个彼此拼合并受与反应单元滑动连接的操作部带动翻转的方式,使得厨余垃圾发酵后生成的固体肥料能够跟随翻转部翻转并自动掉落至第三腔室内以避免用户手动收集,并且厨余垃圾内残余的水份能够自动渗透至第三腔室中以便清理;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翻转机构包括操作部、与所述反应单元固接的支撑部和设有若干过滤孔并以所述支撑部为翻转支点的翻转部,因此当用户拉动与反应单元滑动连接的操作部的一端时,操作部的另一端能够带动翻转部朝向第三腔室翻转以将厨余垃圾发酵后生成的固体肥料直接倾倒至第三腔室中;如此一来,用户则可直接将承载于第三腔室且处理好的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即:可直接将处理好的厨余垃圾作为有机肥直接用于小区绿化;该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和减少厨余垃圾的清运压力和清运成本。
[0018]2、通过在第一腔室设置进料口并在进料口的下方延伸设置朝第三腔室方向减缩的进料槽的方式,使得用户可通过该进料口装入厨余垃圾以及用于促进厨余垃圾腐熟的发酵菌粉;此外,进料槽朝向第三腔室减缩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厨余垃圾的臭味逸散。
[0019]3、通过将破碎单元设置成压辊式破碎头,并将压辊式破碎头设置在进料槽槽底的方式,实现厨余垃圾的预处理;该设置能够挤出厨余垃圾中的水分,并对厨余垃圾进行初步破碎。
[0020]4、通过在破碎单元中进一步设置至少两个搅拌刀头的方式,使得经预处理并进入第一腔室内的厨余垃圾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搅拌和破碎,以使发酵菌粉能够与厨余垃圾混合均匀并开始好氧发酵。
[0021]5、通过将搅拌刀头的连接杆设置成可伸缩的方式,使得厨余垃圾能够在搅拌刀头的带动下上下位移和翻转;该设置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厨余垃圾与发酵菌粉的混合以及垃圾
发酵过程中的翻推,调节垃圾堆内的温度、湿度和充氧量。
[0022]6、通过在第一腔壁上设置若干通气孔的方式,实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连通;通过在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顶部盖设顶盖的方式,实现反应单元可拆卸以便于用户检修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的处理装置;通过在顶盖的中心位置开设与第一腔室对应的进料口,并在进料口上盖设进料盖的方式,以避免厨余垃圾在第一腔室内发酵时臭味逸散;此外,通过将进料盖设置成透明材质的方式,使得该进料盖能够起到观察窗的作用以便于用户通过观察第一腔室内的充满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料
[0023]7、通过将臭气处理单元设置成微波磁控管、光催化涂层和若干无极紫外灯,并将各无极紫外灯与各通气孔间隔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方式,使得厨余垃圾在第一腔室内的臭气能够经由通气孔进入第二腔室中以在微波磁控管、无极紫外灯和光催化涂层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净化臭气;其中,微波磁控管用于点亮无极紫外灯并同时给第一腔室增温,以使第一腔室内的厨余垃圾能够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单元,其设有彼此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纳厨余垃圾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围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外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下方并设有排料口;破碎单元,其装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用于破碎和搅拌厨余垃圾;过滤单元,其包括两个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操作部、与所述反应单元固接的支撑部和设有若干过滤孔并以所述支撑部为翻转支点的翻转部;两个所述翻转机构的翻转部彼此拼合并装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料口以分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反应单元滑动连接并带动所述翻转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三腔室翻转以倾倒厨余垃圾发酵后形成的固体肥料;臭气处理单元,其装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用于净化臭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料口的下方延伸设有朝所述第三腔室方向渐缩的进料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单元包括压辊式破碎头;所述压辊式破碎头装设于所述进料槽的槽底并相对所述进料槽转动;所述压辊式破碎头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料槽的槽深方向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至少两个搅拌刀头;所述搅拌刀头包括一端与反应单元固接的连接杆和装设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刀片;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超徐苏廖淑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