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evenberg
‑
Marquardt算法的旋转双棱镜指向偏差修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激光通信跟踪瞄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Levenberg
‑
Marquardt算法的旋转双棱镜指向偏差修正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旋转双棱镜体积小,具备优异的视轴调整功能,能够实现光束大角度偏转,因此旋转双棱镜适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由于旋转双棱镜是由两个共轴的楔形棱镜组成,出射光线与楔形棱镜得到旋转角度并非线性关系,这就造成了旋转双棱镜出射光束解算困难。在不考虑误差的情况下,旋转双棱镜小角度指向正向解算问题,可以采用一级近似或者三级近似;大角度指向正向解算问题,可以采用非近轴矢量光线追迹方法。但是旋转双棱镜误差来源众多,必须经过修正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指向。
[0003]现有技术[周远,鲁亚飞,黑沫,等.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解析解[J].光学精密工程,2013,21(06):1373
‑
1379.]对旋转双棱镜正向解算的一级近轴近似方法和非近轴光线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Levenberg
‑
Marquardt算法的旋转双棱镜指向偏差修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正向旋转双棱镜理想指向模型,通过平行光轴的入射光线经旋转双棱镜透射得到出射光束;步骤二:根据旋转双棱镜理论参数,计算旋转双棱镜理论的视场范围,并在视场范围内均匀选m个点;步骤三:根据m个点,计算其所对应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最终得到对应m组旋转双棱镜前镜θ
i1
和后镜的角度θ
i2 i=1,
…
,m,步骤四:将所选点在实际旋转双棱镜上进行指向测试;首先将旋转双棱镜的前镜和后镜调整到标定的零度位置,再将步骤三中得到的m组旋转双棱镜的前镜θ
i1
和后镜角度θ
i2
,分别通过上位机发送给旋转双棱镜前镜和后镜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双棱镜前镜和后镜转到指定位置,并测量出实际出射光束在L米光屏上的实际光斑位置(x
i1
,y
i1
);步骤五:建立误差评价函数通过改变旋转双棱镜前镜零度标定误差Δθ1、后镜零度标定误差Δθ2、前镜楔角误差Δα1、后镜楔角误差Δα2以及前镜和后镜的折射率误差Δn,把上述误差代入旋转双棱镜理想指向模型公式中,得到旋转双棱镜理论出射光束会发生变化,记此时旋转双棱镜出射光束的方位角为Φ
i
,俯仰角为Θ
i
;理论出射光束在L米光屏上的理论光斑位置(x
i2
,y
i2
),公式如下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锋,姜玉鑫,侯培培,韩荣磊,任伟杰,从海胜,张龙坤,许玲玲,张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