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娜专利>正文

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84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属于海洋垃圾清理技术领域。该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包括基础机构和海面清理机构。所述基础机构包括船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船体外底部。所述海面清理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收集齿和收集箱,所述带式输送机倾斜安装在所述船体内腔,所述收集齿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传送皮带上,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船体内。本装置使用时,带式输送机通过传动皮带上的收集齿自动将船体开口处的漂浮物运输到收集箱内,在运输过程中海水即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离污染物,节省了脱水成本和时间,方便了污染物的后续处理。的后续处理。的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垃圾清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

技术介绍

清理海洋塑料垃圾的方法可按照区域分为海岸、海滩收集法和海上船舶收集法。其中海岸、海滩收集法要比海上船舶收集法简单许多,因为垃圾一旦进入海洋便会具备持续性强和扩散范围广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加大了海上船舶收集垃圾的难度。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漂浮木块、浮标和塑料瓶等,目前对于海面垃圾一般是通过水面清洁船进行处理的。现有的水面清洁船工作时,主要是通过船体自身的移动将污染物收进收集腔内。水带动污染物由船体一侧进入,水再由另一侧的滤网排出,在该过程中,污染物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最终清理工作完成后时,污染物上残留海水较多,后续处理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旨在改善现有的水面清洁船收集到的污染物上残留海水较多,后续处理较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包括基础机构和海面清理机构。所述基础机构包括船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船体外底部。所述海面清理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收集齿和收集箱,所述带式输送机倾斜安装在所述船体内腔,所述收集齿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传送皮带上,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船体内。船体行驶时,带式输送机通过传动皮带上的收集齿自动将船体开口处的漂浮物运输到收集箱内,在运输过程中海水即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离污染物,节省了脱水成本和时间,方便了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机构还包括浮筒,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船体外侧部,浮筒内开设有空腔,用于增大装置的浮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筒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筒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筒包括固定环和筒体,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船体外侧壁,所述筒体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一端设置为半球形,可减小船体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机构还包括监控探头,所述监控探头安装在
所述船体外顶部,用于提供视野,方便远程遥控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机构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船体外顶部,用于在夜间及光照不足时补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照明灯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外顶部,增大了亮度和光照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的照射角度斜向下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收集齿由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挡杆组成,所述挡杆设置为V形,方便对污染物进行拦截。现有的清洁船无法对流经船身侧面的污染物进行收集,且收集范围受船自身规格限制较大,船身过大则占用空间大,行驶时所受阻力大,需要的驱动力随之增大,导致装置制造成本较高,船身过小则收集范围随之减小,清洁效率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还包括侧部拦截机构,所述侧部拦截机构包括拦截组件和主动展开组件,所述拦截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限位板、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船体开口处,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滤网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二滤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滤网上,所述第三滤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滤网上,所述主动展开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一驱动件、固定框、第一转轴、主动锥齿轮、第一螺纹杆、从动锥齿轮、第一螺纹套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船体开口处,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底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框顶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从动锥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端部,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纹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套侧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滤网顶部的驱动杆铰接。通过拦截组件与主动展开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流经清洁船两侧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收集,在不提高船体规格的同时有效扩大了收集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通过主动展开组件将拦截组件收纳好后,能够减小清洁船的占用空间与行进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包括第一边框、第一网体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边框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网体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二滤网包括第二边框、第二网体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边框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二网体固定在所述第二边框上,所述第二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上,所述第二边框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三滤网包括第三边框和第三网体,所述第三边框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边框上,所述第三网体固定在所述第三边框上,所述第三边框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不具备切割功能的清洁船无法对体积较大的污染物和水草进行清理,大体积污染物漂浮在进料口会影响清洁船的正常清理工作,而部分具备切割功能的清洁船工作时,切割刀片都是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锈蚀较快,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零部件,使用成本较高。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还包括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二转轴、第二螺纹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条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分别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二螺纹套、第二驱动件、第三连杆、限位杆、罩网、第三转轴、外框、刀片和弹簧,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杆上,所述第二驱动件顶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螺纹套侧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底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顶端滑动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罩网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三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罩网上,所述外框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侧部,所述刀片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框内,所述刀片一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外框内壁连接。通过升降组件和切割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切割组件能够在清洁船工作时随拦截组件的展开而没入水中对有害水生植物进行清除,从而提高清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清洁工作完成后,切割组件能够随拦截组件的收回而脱离水体,减缓锈蚀速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侧部设置为倒斜角可减少在水中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刀片包括到刀片本体和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刀片本体侧部,减小了刀片本体在外框内滑动时的摩擦力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机构(100),所述基础机构(100)包括船体(110)和驱动单元(120),所述驱动单元(120)设置在所述船体(110)外底部;海面清理机构(200),所述海面清理机构(200)包括带式输送机(210)、收集齿(220)和收集箱(230),所述带式输送机(210)倾斜安装在所述船体(110)内腔,所述收集齿(220)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带式输送机(210)的传送皮带上,所述收集箱(230)设置在所述船体(1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机构(100)还包括浮筒(130),所述浮筒(130)设置在所述船体(110)外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30)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筒(130)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10)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全方位收集污染物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30)包括固定环(131)和筒体(132),所述固定环(131)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