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87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双梭口织机,用于织造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包括送经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取机构和开口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设计方法,采用上述的双梭口织机,分成面纱交织类组织设计、高收缩纱交织类组织设计和垂纱交织类组织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织的设计使得织物具有一定的抗压弹性,纵向层与层之间的多组立体中空结构,与传统海绵类座椅衬垫对比,立体间隔织物厚度小;与常规的三维立体织物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间隔织物的厚度和中空度得到提高,回弹性能更好,空间的立体中空结构稳定性更好。空间的立体中空结构稳定性更好。空间的立体中空结构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面料及纺织机械类
,具体涉及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人们对出行的交通工具舒适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长途旅程。其中作为影响交通工具舒适性重要内饰部件—座椅衬垫的设计、研发已越来越引起重视。
[0003]目前座椅普遍采用软质聚氨酯泡沫(海绵)衬垫,生产方式采用预聚体法发泡工艺,在生产时易释放有毒气体,不环保,其透气、散热性能不够理想,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环境污染,除此之外衬垫的压缩性能并不是很理想,座椅厚度厚,占用体积大。对于交通座椅衬垫的改进,亟需一种环保舒适交通工具座椅用衬垫材料的技术方案。
[0004]传统的三角形垂纱交织物接结间隔型织物,是由两个平行的织物平面结构之间由一组垂纱连接而成的,其经向剖面图的立体结构网眼为三角形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梭口织机,用于织造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包括送经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取机构和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机构由综框组件及综框组件驱动结构构成,所述综框组件由综框及两端连接在综框上的多根综丝构成,所述综框由上开口综框、下开口综框、上中下开口综框组成;不同提升类型纱线分别穿入上开口、下开口、上中下开口三种开口方式的综框开口机构中;根据经纱提升类型、综框运动特点和经纱原料设计织物上机组织,在双梭口织机中完成织造;织物下机经后整理,高收缩纱发生收缩,织物形成中空,进而织造出一种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所述的不同提升类型纱线分别穿入上开口、下开口、上中下开口三种开口方式的综框开口机构中,具体是:上中下开口综框控制经纱运动到第一经纱位置、第二经纱位置、第三经纱位置,形成双梭口;上开口综框控制经纱运动到第一经纱位置或下降到第二经纱位置,形成上梭口;下开口综框控制经纱运动到第二经纱位置或下降到第三经纱位置,形成下梭口;纱线从送经机构引出,第一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二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三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四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五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六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中下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七经纱由第三经轴送经绕过第三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八经纱由第三经轴送经绕过第三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九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十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

中的综丝内;第十一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二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上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三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下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四经纱由第二经轴送经绕过第二后梁,穿入下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五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下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六经纱由第一经轴送经绕过第一后梁,穿入下开口综框中的综丝内;第十七经纱由第三经轴送经绕过第三后梁,穿入下开口综框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敏毛刘梦胡小飞黄少平胡玉华王其才曾芳梦王元元阎玉秀潘能洁施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