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63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1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多合一接触器、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多合一接触器包括一号充电接触器、二号充电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的正极通过一号充电接触器与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的正极相连接、通过二号充电接触器与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的正极相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负极与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的负极、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的负极相连接,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一号充电接触器、二号充电接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系统能够实现传统直流充电桩与智能充电机器人的兼容,充电更便利。充电更便利。充电更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适用于兼容传统直流充电桩和智能充电机器人这两种充电方式,提高充电便利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为人为将传统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充电插座,随着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普及应用,该种充电方式将难以满足新的充电需求。针对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逐渐演变出一种可移动智能充电机器人,当无人驾驶电动车行驶有充电需求时,智能充电机器人可以自动寻找车辆位置,与车上相应的插座精准配对,完成自动插枪充电。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既能采用传统直流充电桩充电、又能采用智能充电机器人充电的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兼容传统直流充电桩和智能充电机器人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多合一接触器、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充电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多合一接触器(2)、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所述多合一接触器(2)包括一号充电接触器(21)、二号充电接触器(22),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正极与一号充电接触器(21)的一端、二号充电接触器(2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一号充电接触器(21)的另一端、二号充电接触器(22)的另一端分别与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的正极、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负极与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的负极、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出端与一号充电接触器(21)、二号充电接触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的正极、负极处分别安装有一号温度传感器(31)、二号温度传感器(32),所述一号温度传感器(31)、二号温度传感器(32)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的正极、负极处分别安装有三号温度传感器(41)、四号温度传感器(42),所述三号温度传感器(41)、四号温度传感器(42)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充电CAN线与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一号温度传感器(31)、二号温度传感器(32)、三号温度传感器(41)、四号温度传感器(4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新能源CAN线与一号充电接触器(21)、二号充电接触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当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直流充电桩用充电插座(3)或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插入充电机器人用充电插座(4)时,所述直流充电桩或充电机器人持续输出A+信号唤醒电池管理系统(1),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被唤醒后判断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准入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不是,则上报唤醒异常,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准入条件为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庆马洪彦孙希刘磊王贵山王家雁吴朝王琪张洪儒李乐怡沈振方张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