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44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酵素存放的技术领域,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包括存放瓶和用于密封存放瓶开口端的瓶盖,存放瓶与瓶盖二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圈,瓶盖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的遮光避光能力,有效防止光照使酵素成分发生变化,确保酵素不受影响,塑料瓶瓶身的双层设计,使得酵素在运输过程中造成颠簸、震荡得到缓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搅拌组件,能够使酵素在倒出之前进行均匀混合,从而有效防止酵素出现沉淀、离析分层等状况,确保倒出的酵素成分始终保持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通过密封圈与瓶口、密封部与瓶口内侧之间紧密贴合,对酵素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效的密封作用。效的密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


[0001]本技术涉及酵素存放的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微生物发酵技术应运而生,且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对比常用饲料,微生物发酵饲料拥有良好的优势,可以满足目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要。酵素产生的脂肪酶、蛋白酶等,可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加快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饲料经过生物发酵后还可产生乙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芳香酸,具有特殊的香气和良好的适口性,可显著刺激水产动物的食欲,增加摄食量。发酵形成的有机酸在肠道中产生了酸性环境,有利于钙、磷、铁元素和维生素D的有效吸收与运用。生物饲料中的有益菌属于高蛋白质,可以形成众多对动物营养消化有利的有益因子,增加鱼、虾的体重,加快其发育速度。因此,酵素在水产动物领域的研发和综合利用,对于开发新的替代抗生素饲料、提升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0003]目前,在对液体酵素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液体酵素加工完成后的成品进行储存并将其运输,酵素同时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和其他蛋白质一样,容易受到温度、PH酸碱度及离子环境等的影响,因此要避免阳光直射,而现有的液体酵素存放瓶只具备单一的密封保存,导致酵素遇到阳光直射时紫外线导致酵素内的蛋白质受到影响,并且长时间存放在瓶子内的酵素容易导致酵素离析,造成在不同时间段放出的酵素成分不稳定,而摇晃瓶体会使酵素产生气体,开盖后喷涌而出,容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05]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包括存放瓶和用于密封存放瓶开口端的瓶盖,存放瓶与瓶盖二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圈,瓶盖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组件,存放瓶包括外瓶体,外瓶体沿中轴线竖直套设有内瓶体,其端部由外瓶体的顶部向外伸出,外瓶体与内瓶体由瓶颈处相连接并与内瓶体形成密封的腔体,内瓶体的瓶口外侧设有螺旋状外螺纹。
[0006]瓶盖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瓶盖的底部周向设有密封部,瓶盖的底部沿中心轴线开设有孔。
[0007]搅拌组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竖直开设有套孔,套孔的底部周向设有凸缘,伸缩杆套设于套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伸缩杆的顶部设有卡环,伸缩杆沿中轴线竖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转杆,伸缩杆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并与通孔导通,转杆的外侧套设有滑移件,第一连杆的始端与固定杆铰接,其末端与第二连杆的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末端与滑移件一侧面铰接,滑移件另一侧面与第三连杆的始端铰接,第三连杆的末端与第四连杆铰接,其末端与伸缩杆的底端铰接。
[0008]外瓶体包括第一PE塑料层,第一PE塑料层的外层表面包覆热缩塑料膜。
[0009]内瓶体由外到内具有由高阻隔层、第二PE塑料层两层材料,高阻隔层的外表面设有铝薄膜。
[0010]滑移件包括套轴,套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T字板,T字板的两侧面分别为端面A、端面B,端面B与第二连杆的末端铰接,端面A与第三连杆的始端铰接。
[0011]进一步的,伸缩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两侧连杆呈“8”字型排列而成。
[0012]进一步的,密封部的底部设有密封端,密封端的底端呈倾斜状。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的遮光避光能力,有效防止光照使酵素成分发生变化,确保酵素不受影响,塑料瓶瓶身的双层设计,使得酵素在运输过程中造成颠簸、震荡得到缓冲;
[0015]2.本技术设有的搅拌组件,能够使酵素在倒出之前进行均匀混合,从而有效防止酵素出现沉淀、离析分层等状况,确保倒出的酵素成分始终保持稳定;
[0016]3.本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通过密封圈与瓶口、密封部与瓶口内侧之间紧密贴合,对酵素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的爆炸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瓶盖的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存放瓶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搅拌组件的爆炸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搅拌组件的剖面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中瓶盖拧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中瓶盖拧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存放瓶,2、瓶盖,3、搅拌组件,4、密封圈,
[0027]101、外瓶体,102、腔体,103、内瓶体,104、瓶口,105、外螺纹,
[0028]1011、热缩塑料膜,1012、第一PE塑料层,
[0029]1031、高阻隔层,1032、第二PE塑料层,
[0030]201、内螺纹,202、密封部,203、孔,
[0031]2021、密封端,
[0032]301、固定杆,302、套孔,303、凸缘,304、伸缩杆,305、卡环,306、通孔,307、转杆,308、导向槽,309、滑移件,310、第一连杆,311、第二连杆,312、第三连杆,313、第四连杆,
[0033]3091、套轴,3092、T字板,3093、端面A,3094、端面B。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
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6]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7]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包括存放瓶1和用于密封存放瓶1开口端的瓶盖2,存放瓶1与瓶盖2二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圈4,瓶盖2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组件3,通过密封圈4与存放瓶1开口端紧密贴合,防止瓶内的酵素因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颠簸造成漏出现象,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瓶身起到密封、保护作用。
[0038]结合图3,外瓶体101包括第一PE塑料层1012,第一PE塑料层1012的外层表面包覆热缩塑料膜1011,内瓶体103由外到内具有由高阻隔层1031、第二PE塑料层1032两层材料,高阻隔层10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酵素存放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瓶(1)和用于密封存放瓶(1)开口端的瓶盖(2),所述存放瓶(1)与瓶盖(2)二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圈(4),瓶盖(2)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组件(3),所述存放瓶(1)包括外瓶体(101),所述外瓶体(101)沿中轴线竖直套设有内瓶体(103),其端部由外瓶体(101)的顶部向外伸出,外瓶体(101)与内瓶体(103)由瓶颈处相连接并与内瓶体(103)形成密封的腔体(102),内瓶体(103)的瓶口(104)外侧设有螺旋状外螺纹(105),所述瓶盖(2)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105)螺纹连接的内螺纹(201),瓶盖(2)的底部周向设有密封部(202),瓶盖(2)的底部沿中心轴线开设有孔(203),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的底部竖直开设有套孔(302),套孔(302)的底部周向设有凸缘(303),伸缩杆(304)套设于套孔(30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伸缩杆(304)的顶部设有卡环(305),伸缩杆(304)沿中轴线竖直开设有通孔(306),通孔(306)内设有转杆(307),伸缩杆(304)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308)并与通孔(306)导通,转杆(307)的外侧套设有滑移件(309),第一连杆(310)的始端与固定杆(301)铰接,其末端与第二连杆(311)的始端铰接,第二连杆(311)的末端与滑移件(309)一侧面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