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28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6
本申请涉及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用于雨污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进雨管,所述进雨管与主体相连通,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出雨管,所述出雨管与主体相连通,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密封主体与端盖的密封件,所述主体内壁上设有用于过滤雨污的过滤件。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当需要对雨污进行处理时,首先将雨污通过进雨管注入主体内,继而在通过主题内的过滤件对雨污进行过滤,最后从排雨管流出,端盖通过密封件与主体相连接,提升了主体的密封性能,减少了雨污从主题上渗漏的可能,使得主体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进水泵将雨污注入主体内。污注入主体内。污注入主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雨污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污处理装置是一种通过对雨水的收集、过滤等操作使得收集的雨水达到符合使用标准的装置。通过收集雨水再利用的方式可以减轻用水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0003]雨污处理装置设置包括处理主体,主体上开设有进雨管与出雨管,进雨管设置在出雨管的下方,在重力作用下将雨水输送进处理主体内,处理主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通过通气管将处理主体内的雨水逆向流动并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最终得到符合使用标准的雨水。
[0004]在上述雨污处理装置的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进雨管需要设置的高于处理主体,使得雨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处理主体,使得进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雨水通过重力进入处理主体内,导致的进雨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进雨管,所述进雨管与主体相连通,所述主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有进雨管(2),所述进雨管(2)与主体(1)相连通,所述主体(1)上设有出雨管(3),所述出雨管(3)与主体(1)相连通,所述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4),所述主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开口(4)的端盖(5),所述端盖(5)上设有密封件(6),所述主体(1)上设有过滤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包括设置在端盖(5)上的若干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主体(1)上设有若干安装块(10),所述安装块(10)上转动连接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穿设过连接孔,所述螺纹杆(11)上设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上开设有与螺纹杆(11)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11)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所述限位块(12)与连接块(8)相互抵紧,所述进雨管(2)上设有进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包括设置在主体(1)上的环形板(15),所述端盖(5)上相对设有滑块(16),所述环形板(15)上开设有与滑块(16)相匹配的滑槽(17),所述环形板(15)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8),所述限位螺栓(18)部分延伸至滑槽(17)内,所述滑块(16)上开设有与限位螺栓(18)相匹配的限位槽(19);当所述滑块(16)与滑槽(17)的槽壁相互抵紧时,所述限位螺栓(18)与限位槽(19)相互对齐,所述限位螺栓(18)螺纹连接在限位槽(19)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压分散式雨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开设有排污孔(20),所述主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排污孔(20)的封闭板(21),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克军李海春肖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源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