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14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3
一种热力电厂用清水回用水池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供水管、循环回水管、循环水处理车间、循环水泵房、净化车间、综合水泵房,四个并排设置的冷却塔、第一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一汽机房供水支管、第二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二汽机房供水支管、第三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三汽机房供水支管、第四汽机房回水支管、第四汽机房供水支管、原水管进到净水站后,首先进入无阀滤池、排泥池、反应沉淀池处理,经净化处理后进入中间水池后进入工业、化学、消防水池各系统使用,循环水使用前经过清水站处理后进入循环水系统,烟气净化间回水支管和烟气净化间供水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体积小,管线短,占地短,结构和布局设计合理,安排紧凑。排紧凑。排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力电厂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冷却水是热力电厂的用水大项,用水量达到电厂总用水量的50

80%。因此,循环水的处理效果与电厂节水减排的效率密切相关。
[0003]现有的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体积大,管线长,占地长。并且其中的冷却设备温度容易过高,影响循环水的使用。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不断浓缩,与水中的阴离子结合成沉淀沉积,可能造成管道堵塞、循环水流量减小、换热效率降低;本技术循环水用于热力电厂的循环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供水管、循环回水管、循环水处理车间、循环水泵房、净化车间、综合水泵房、四个并排设置的冷却塔、第一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一汽机房供水支管、第二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二汽机房供水支管、第三汽机房回水支管、第三汽机房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电厂用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供水管(1)、循环回水管(2)、循环水处理车间(3)、循环水泵房(4)、净化车间(5)、综合水泵房(6)、四个并排设置的冷却塔(7)、第一汽机房回水支管(8)、第一汽机房供水支管(9)、第二汽机房回水支管(10)、第二汽机房供水支管(11)、第三汽机房回水支管(12)、第三汽机房供水支管(13)、第四汽机房回水支管(14)、第四汽机房供水支管(15)、烟气净化间回水支管(16)和烟气净化间供水支管(17),四个冷却塔(7)设置在循环回水管(2)出水端的一侧,每个冷却塔(7)的进水端均通过一个连接管与循环回水管(2)的出水端相连接,每个冷却塔(7)的出水端均通过一个连接管与循环水处理车间(3)的进水端相连接,循环水处理车间(3)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房(4)的进水端相连接,循环水泵房(4)的出水端通过三个连接管与循环供水管(1)的进水端相连接,净化车间(5)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房(4)的进水端相连接,净化车间(5)的进水端与综合水泵房(6)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汽机房回水支管(8)的一端与循环回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汽机房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汽机房回水支管(10)的一端与循环回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汽机房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汽机房回水支管(12)的一端与循环回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汽机房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四汽机房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首新刘文召黄志堂江海勇沈欣强温秉衡李伟玲卢志杰黄永鹏李跃蒋成辉齐卫宾肖杨马丽王涵成曾志宗宇鑫田静邓莉兰杨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