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思瑜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05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包括孵育袋,孵育袋的顶端通过袋头结构形成封口结构,袋头结构的一侧连通有负压装置,袋头结构中包括固定头、中框和封盖,封盖的顶端与中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固定头与孵育袋连通,中框与固定头卡设固定,负压装置中包括负压球、气管和负压开关,使用者可以旋开封盖结构之后,将药液注入袋中,并通过顶端的中框结构向一侧旋动,而其中的转动板会带动中部的转块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将药液注入,或者在一侧打开负压开关,负压球将孵育袋内的气体向负压球中吸入,将孵育袋中的多余气体排出,之后可以关闭负压开关,旋紧封盖结构,进而将内部的气压封闭,避免外泄,并保证内部的无菌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


[0001]本技术涉及孵育袋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

技术介绍

[0002]Western Blot即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与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研究、抗体活性检测和疾病早期诊断等多个方面。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电泳分离后的细胞或组织总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NC膜或PVDF膜上,然后用特异性抗体检测带有某特定抗原的一种蛋白质,而特异性抗体一般分为一抗与二抗,一抗用于直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待检测蛋白,二抗用于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一抗并具有化学发光的功能,方便检测。一抗孵育是整个WesternBlot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
[0003]在中国专利CN201820275547.6中,介绍了一种新型抗体孵育袋,其中本技术可将孵育袋内的气体抽尽,使转有目的蛋白质的膜完全浸没于抗体溶液中进行充分的孵育,增加实验的成功率,然而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实验成功率,但是每次均需要外接设备进行排气操作,在该方面的使用效果不佳,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实用性较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使用者可以旋开封盖结构之后,将药液注入袋中,并通过顶端的中框结构向一侧旋动,而其中的转动板会带动中部的转块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通过与底端的固定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当缺失部位重叠时,使用者可以将药液注入,或者在一侧打开负压开关,负压球将孵育袋内的气体向负压球中吸入,将孵育袋中的多余气体排出,之后可以关闭负压开关,旋紧封盖结构,进而将内部的气压封闭,避免外泄,并保证内部的无菌环境。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包括孵育袋,所述孵育袋的顶端通过袋头结构形成封口结构,所述袋头结构的一侧连通有负压装置,所述袋头结构中包括固定头、中框和封盖,所述封盖的顶端与中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头与孵育袋连通,所述中框与固定头卡设固定,所述负压装置中包括负压球、气管和负压开关。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头和中框均为上下无面的空心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头的顶端外侧与中框的底端内侧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固定头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通过辅助杆与固定头的内侧壁实现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顶端活动设置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固定杆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板,且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
有密封胶结构,且所述密封胶结构粘接固定于固定板的顶端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均为带有缺口的圆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的形状相适配,形成形状上互补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盖和中框的外侧均开设有螺纹结构,且所述中框的一侧开设有气孔结构,所述气管与气孔结构连通,所述气管上设置有负压开关,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球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凸起结构,其所述转块的底端开设有与其尺寸相适配的转孔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盖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垫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袋头结构,使用者可以旋开封盖结构之后,将药液注入袋中,并通过顶端的中框结构向一侧旋动,而其中的转动板会带动中部的转块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通过与底端的固定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当缺失部位重叠时,使用者可以将药液注入,或者在一侧打开负压开关,负压球将孵育袋内的气体向负压球中吸入,将孵育袋中的多余气体排出,之后可以关闭负压开关,旋紧封盖结构,进而将内部的气压封闭,避免外泄,并保证内部的无菌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去封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固定头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袋头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孵育袋;2、袋头结构;21、固定头;22、中框;23、封盖;24、固定杆;241、辅助杆;242、转块;25、固定板;26、转动板;3、负压装置;31、负压球;32、气管;33、负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包括孵育袋1,孵育袋1的顶端通过袋头结构2形成封口结构,袋头结构2的一侧连通有负压装置3,袋头结构2中包括固定头21、中框22和封盖23,封盖23的顶端与中框2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固定头21与孵育袋1连通,中框22与固定头21卡设固定,负压装置3中包括负压球31、气管32和负压开关33。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头21和中框22均为上下无面的空心框架结构,固定头21的顶端外侧与中框22的底端内侧均设置有凸起结构,固定头2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24,固定杆24的外侧通过辅助杆241与固定头21的内侧壁实现固定。
[0024]使用者可以旋开封盖23结构之后,将药液注入袋中,并通过顶端的中框22结构向一侧旋动,而其中的转动板26会带动中部的转块242进行旋转,使用者可以通过与底端的固定板25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当缺失部位重叠时,使用者可以将药液注入,或者在一侧打开负压开关3,负压球31将孵育袋1内的气体向负压球31中吸入,(在进行自排气操作时,使用者需要保证顶端的封盖23与中框22紧密固定)将孵育袋1中的多余气体排出,之后可以关闭负压开关33,旋紧封盖23结构,进而将内部的气压封闭,避免外泄,并保证内部的无菌环境.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杆24的顶端活动设置有转块242,转块242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26,固定杆24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板25,且转动板26与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密封胶结构,且密封胶结构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包括孵育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袋(1)的顶端通过袋头结构(2)形成封口结构,所述袋头结构(2)的一侧连通有负压装置(3),所述袋头结构(2)中包括固定头(21)、中框(22)和封盖(23),所述封盖(23)的顶端与中框(2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头(21)与孵育袋(1)连通,所述中框(22)与固定头(21)卡设固定,所述负压装置(3)中包括负压球(31)、气管(32)和负压开关(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21)和中框(22)均为上下无面的空心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头(21)的顶端外侧与中框(22)的底端内侧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固定头(2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24),所述固定杆(24)的外侧通过辅助杆(241)与固定头(21)的内侧壁实现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排气的新型抗体孵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4)的顶端活动设置有转块(242),所述转块(242)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思瑜
申请(专利权)人:江思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