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98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一电源输出端;一第一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一第二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一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由此,具有可回复的短路保护效果,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电子电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按,在一电路系统的保护上,为了防止系统短路,通常会在电源端加 上保险丝,但保险丝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烧断了就必须更换,因此有必要 提出一种架构,能在系统短路时保护系统,而在短路状况排除后能再回复 而可重新供电,而恢复正常运作。美国专利第US5,724,218号专利,提出了一种短路保护的电路,其主 要是由一空乏型N-MOS、 一增强型N-MOS、 一电阻、 一热可变电阻、以 及一电流侦测模块所组成,此种架构的电路可提供短路保护效果。然而, 其主要是利用该电流侦测模块来侦测电流,以测得目前是否有短路,再执 行保护的相关动作,该种电路的组件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以克服公知 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 一电源输出端;一第一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一第二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一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该电源输 出端。所述的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中该第二电阻的电阻值大于该第一 电阻的电阻值。所述的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控开关以及该第二电控 开关为一半导体开关。所述的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控开关以及该第二电控 开关为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P通道MOSFET)),该 第一电控开关以及该第二电控开关以其源极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由上可知,本技术的功效在于一、 达到短路保护效果,且可回复功能本技术在外部装置短路时可立刻切断电源达到短路保护的效果,且在短路排除后可再度回复到正 常状态工作。二、 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仅透过二电控开关PMOS,以及二电阻即可达成可回复的短路保护功能,较习知技术更为简单,成本 也更为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O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11电源输入端 15电源输出端 GND接地端G控制端S导通端(源极)D导通端(漏极)Ql第一电控开关Q2第二电控开关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包含有 一电源输入端; 一电源输出端; 一第一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 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 一第二电控开关,具有一 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第一电 控开关的控制端; 一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 以及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 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由此,可具有可回复的短路保护效果,并具有结构 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举以下一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 护电路IO,主要由一电源输入端ll、 一电源输出端15、 一第一电控开关 Ql、 一第二电控开关Q2、 一第一电阻R1、以及一第二电阻R2所组成, 其巾该第一电控开关Ql,为一半导体开关,于本实施例中为一 PMOS(P 通道MOSFET),具有一控制端G(栅极)以及二导通端S,D(源极,漏极),该 二导通端S,D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11以及该电源输出端15。该第二电控开关Q2,为一半导体开关,于本实施例中为一 PMOS(P 通道MOSFET),具有一控制端G以及二导通端S,D,该二导通端S,D分 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11以及该第一电控开关Q1的控制端G。该第一电阻Rl,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Ql的控制端G以 及一接地端GND。该第二电阻R2,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Q2的控制端G以 及该电源输出端15。其中,该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大于该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以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本技术是以该电源输入端11连接于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并以该 电源输出端15连接于一外部装置(图中未示)。在该外部装置正常工作时,该外部电源对该电源输入端11供电,由 该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大于该第一电阻Rl的电阻值,其充电时间常数 R2Cg大于RlCg(其中Cg为栅极电容),因此该第一电控开关Ql的Vsg> Vth,会比该第二电控开关Q2先导通,此时该外部电源是经由本技术 而由该电源输出端15供电。而此时该第二电控开关Q2的Vsg<Vth不导 通。在该外部装置短路时,该电源输出端15的电压为0,此时该第二电控 开关Q2的Vsg>Vth,因此该第二电控开关Q2导通。同时,该第一电控 开关Ql的控制端G电压即约等于该外部电源的电压,而使得该第一电控 开关Ql的Vsg<Vth,因此该第一电控开关Q1即不导通,因此切断了外 部电源的供给,该电源输出端15即无输出。由此可达到保护短路的效果。而在该外部装置的短路状况排除后,只要重新以该外部电源供电,即可再度使该第一电控开关Q1导通,而回复到重新供电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一电源输出端;一第一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一第二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一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复式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一电源输出端;一第一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一第二电控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以及二导通端,该二导通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以及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一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以及该电源输出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志谢大德李玠融
申请(专利权)人: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