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连动结构和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82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执手连动结构,包括:固定座,一端为圆筒状或圆柱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沿轴向设有滑动槽;第一连接部,绕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一端设有方芯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侧槽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靠近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不大于远离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第二连接部,一端为筒状结构,套设或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导向销,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和第一连接槽内,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斜面上。将该执手连动结构应用在门锁上,在推动一侧的执手时,另一侧的执手不会同时运动,能够降低开锁所需力度。所需力度。所需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执手连动结构和门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的,涉及一种执手连动结构和门锁。

技术介绍

[0002]门锁的执手通常与锁具内部的方芯直接连接,通过转动执手即可转动方芯使锁具的锁舌缩回实现开锁。但是不同用户的开锁习惯不同,例如顺时针旋转执手、逆时针旋转执手、向内推动执手、向外拉动执手等等。而现有门锁的执手往往仅支持上述一种开锁方式,对于应用在公共场所的门锁,会带给用户较差的体验。此外,门锁会在门的内外两侧设置执手,在旋转/推拉其中一侧的执手时,另一侧的执手会同时运转,致使门锁需要较大外力才可实现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执手连动结构,以解决至少一个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执手连动结构,包括:固定座,一端为圆筒状或圆柱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沿轴向设有滑动槽;第一连接部,绕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一端设有方芯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侧槽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靠近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不大于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执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一端为圆筒状或圆柱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沿轴向设有滑动槽;第一连接部,绕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一端设有方芯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侧槽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靠近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不大于远离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第二连接部,一端为筒状结构,套设或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导向销,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和第一连接槽内,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斜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沿周向角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导向销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圆筒状,所述限位部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限位部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设有抵接在所述限位部端面上的卡板;所述导向销的两端设在所述滑动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执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内壁设有T形限位槽,所述T形限位槽的头部沿周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T形限位槽的尾部相向设置,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T形限位槽的头部相向设置;所述限位部的内壁沿周向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的限位卡台,所述限位卡台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一凸台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立明唐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