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言专利>正文

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80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包括盒体和装于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电源防雷电路至少为三级,信号防雷电路至少为两级,各级电源防雷电路、各级信号防雷电路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各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各级信号防雷电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电路。此种避雷器体积小,具有抗潮性和抗腐性,在40KA的雷电冲击下不会被损坏,可广泛用于通信基站和各种精密仪器的保护。(*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信基站用的避雷器,特别涉及一种集电源防雷和信号防雷于一体的综合型避雷器。通信基站用的避雷器,目前国内大量使用从国外进口的名称为“Joint Box”的避雷器,此种避雷器主要由一个R型变压器和一对信号保护器组成,变压器用于电源防雷,信号保护器用于信号防雷。上述结构的避雷器对小于5KA的雷电流的破坏有一定防护作用,但对破坏性的过电压、过电流(即超过R型变压器耐压范围的过电压)却无能为力。由于基站固定在楼顶或架空线上,且安装点很密(如200毫瓦PHS基站的间距仅50米或100米),在这样的环境中,电网波动与雷击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都易于超过R型变压器的耐压范围,因此“Joint Box”避雷器很容易被雷电击坏,难于对基站起防雷保护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大过电压的基站用避雷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多级防雷电路设计避雷器,把强大的雷电流和过电压逐级泄放与限制,使其小于通信基站破坏电压,从而使通信基站得到保护。本技术提供的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包括盒体和装于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电源防雷电路至少为三级,信号防雷电路至少为两级,各级电源防雷电路、各级信号防雷电路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各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各级信号防雷电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电路。根据雷电流的特点,一级电源防雷电路与一级信号防雷电路为大电流泄放电路,二级电源防雷电路与二级信号防雷电路为限压电路,三级及三级以上的电源防雷电路与三级及三级以上的信号防雷电路为箝位电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在与一级电源防雷电路相连的隔离电路和二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设置保护电路,以提高避雷器的安全性。2.隔离电路的设计采用多种方式,电源防雷电路之间的隔离电路由去耦电感或变压器或滤波器构成,信号防雷电路之间的隔离电路由电阻或电感构成,这样可适应不同基站的要求。3.构成隔离电路的去耦电感由壳体和采用绝缘材料灌封在壳体内的空心电感或带磁芯的电感组成,以利于增强避雷器的抗潮性、抗腐性和稳定性,减小避雷器的体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避雷器的一种电路方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避雷器的又一种电路方框图,电源防雷电路中增设了保护电路;图3是图2的一种电原理框图;图4是图3的一种电原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避雷器的第三种结构图;图6是图5的一种电原理框图;图7是图6的一种电原理图;图8是去耦电感的一种结构图;图9是去耦电感的又一种结构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避雷器的一种结构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避雷器为500毫瓦基站用避雷器,其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盒体21、盒盖22和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的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的结构如图2、图3、图4所示,电源防雷电路为三级,信号防雷电路为两级,各级电源防雷电路、各级信号防雷电路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各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各级信号防雷电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电路,与一级电源防雷电路相连的隔离电路2和二级电源防雷电路3之间设置有保护电路9。各电路的具体结构如下一级电源防雷电路1为大电流泄放电路,由压敏电阻RV1、气体放电管V1串联组成的火线与零线的保护电路及压敏电阻RV2、气体放电管V2、气体放电管V3、压敏电阻RV3串联组成的火线、零线对地泄放电路组成。隔离电路2由去耦电感L1、L2组成,去耦电感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壳体16和采用绝缘材料17灌封在壳体内的空心电感组成,空心电感包括骨架18和以骨架为环绕中心的引线19。保护电路9由温度熔断器FU1、FU2及与温度熔断器相连的火线劣化指示电路和零线劣化指示电路组成,火线劣化指示电路由电阻R1、二极管VD1、VD2和发光二极管HL1组成,零线劣化指示电路由电阻R2、二极管VD3、VD4和发光二极管HL2组成。二级电源防雷电路3为限压电路,由压敏电阻RV4RV5串联形成的电路及气体放电管V4、电容C1C2串联形成的电路和压敏电阻RV6组成。隔离电路4为滤波器,由磁环电感L5、去耦电感L6L7、电容C3、电阻R3、电容C4C5组成;去耦电感的结构如图9所示,由壳体16和用绝缘材料17灌封在壳体内的带磁芯电感组成,带磁芯电感包括磁芯20和引线19;隔离电路4之后还串联有电阻R4、二极管VD5VD6、发光二极管HL3形成的工作指示电路。三级电源防雷电路5为箝位电路,由压敏电阻RV7形成。一级信号防雷电路6有四组,均为大电流泄放电路,分别由气体放电管V5、V6、V7、V8形成。隔离电路7有四组,分别由电阻R5R6、R7R8、R9R10、R11R12形成。二级信号防雷电路8有四组,均为限压电路,分别由二极管VD7-VD13、VD14-VD20、VD21-VD27、VD28-VD34组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避雷器为200毫瓦基站用避雷器,其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盒体21、盒盖22和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的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的结构如图5、图6、图7所示,电源防雷电路为五级,信号防雷电路为三级。各电路的具体结构如下一级电源防雷电路1为大电流泄放电路,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隔离电路2由去耦电感L1、L2组成,去耦电感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壳体16和采用绝缘材料17灌封在壳体内的空心电感组成,空心电感包括骨架18和以骨架为环绕中心的引线19。保护电路9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二级电源防雷电路3为限压电路,由压敏电阻RV4RV5串联形成的电路、气体放电管V4、电容C1C2串联形成的电路组成。隔离电路4由去耦电感L3、L4组成,去耦电感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壳体16和采用绝缘材料17灌封在壳体内的空心电感组成。三级电源防雷电路5为箝位电路,由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的压敏电阻RV6形成。隔离电路10为R型变压器。四级电源防雷电路11为箝位电路,由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的压敏电阻RV7形成。隔离电路12为滤波器,其结构同实施例1中的隔离电路4。五级电源防雷电路13为箝位电路,由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的压敏电阻RV8形成。一级信号防雷电路6为大电流泄放电路,由气体放电管V5形成。隔离电路7由隔离电阻R5R6组成。二级信号防雷电路8为限压电路,由压敏电阻RV9RV10RV11组成。隔离电路14由去耦电感L8、L9组成,去耦电感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壳体16和采用绝缘材料17灌封在壳体内的空心电感组成。三级信号防雷电路15为箝位电路,由二极管VD7-VD13组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多级电源防雷电路与多级信号防雷电路,因此耐压性大幅度提高,在40KA的雷电冲击下不会被损坏。2.构成隔离电路的去耦电感采用绝缘材料灌封,既增强了避雷器的抗潮性、抗腐性和稳定性,又减小了避雷器的体积。3.隔离电路采用多种方式设计,便于适用不同基站的要求。4.在电源防雷电路上设计了保护电路,提高了避雷器的安全性。此种避雷器除应用于通信基站外,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电子仪器仪表等)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包括盒体(21)和装于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防雷电路至少为三级,信号防雷电路至少为两级,各级电源防雷电路、各级信号防雷电路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各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各级信号防雷电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包括盒体(21)和装于盒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形成电源防雷电路和信号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防雷电路至少为三级,信号防雷电路至少为两级,各级电源防雷电路、各级信号防雷电路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各级电源防雷电路之间、各级信号防雷电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与一级电源防雷电路相连的隔离电路(2)和二级电源防雷电路(3)之间设置有保护电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9)由温度熔断器及与温度熔断器相连的火线劣化指示电路和零线劣化指示电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通信基站用多级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一级电源防雷电路(1)与一级信号防雷电路(6)为大电流泄放电路,二级电源防雷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言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