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79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包括外壳、液压粘滞阻尼器、摩擦组件和软钢桁架,所述软钢桁架安装在建筑的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转角处,所述外壳套在软钢桁架外,所述软钢桁架与建筑表面的连接处均设有摩擦组件,所述液压粘滞阻尼器安装在软钢桁架中;所述液压粘滞阻尼器的内壁设有多个向活塞方向斜伸的刚性叶片,压缩行程中活塞与刚性叶片挤压接触,利用所述刚性叶片的弯曲阻力消耗活塞的动能,活塞与上一刚性叶片脱离后,刚性叶片依靠自身弹性进行复位,活塞与下一刚性叶片接触挤压,且不影响活塞的拉升运动。在保障节点处的强度与延性的同时设立摩擦组件、软钢桁架、液压阻尼器,满足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定性及抗震性能。定性及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减震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

技术介绍

[0002]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元件。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0003]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但现有的减震或隔振装置在现有装配式建筑连接方式上依然存在刚性较强、抗震性能较弱、施工难度较高、节点位移容许值较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液压粘滞阻尼器、摩擦组件和软钢桁架,所述软钢桁架安装在建筑的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转角处,所述外壳套在软钢桁架外,所述软钢桁架与建筑表面的连接处均设有摩擦组件,所述液压粘滞阻尼器安装在软钢桁架中;所述液压粘滞阻尼器的内壁设有多个向活塞方向斜伸的刚性叶片,压缩行程中活塞与刚性叶片挤压接触,利用所述刚性叶片的弯曲阻力消耗活塞的动能,活塞与上一刚性叶片脱离后,刚性叶片依靠自身弹性进行复位,活塞与下一刚性叶片接触挤压,且不影响活塞的拉升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加固与抗震阻尼装置的耗能雀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民李南宁龚梦榆王晨宇吉喆黄张建薛发榜赵宇航秦术杰王志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