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绝缘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52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绝缘保护器,其特征是:保护器包括壳体、插头及底座,在壳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在底座上设置接线柱及插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从根本上保证电动机的安全启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动机绝缘保护器。电动机是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矿山、冶金等企业的动力装置,发电厂电气运行规程明确规定当电动机备用时间超过24小时或电动机起动设备检修后,或电动机故障之后及使电动机绝缘下降的情况(如有大量灰尘、水蒸汽和电动机进水等),都要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如绝缘不合格,则电动机不允许启动。另外,电动机需定期予以检测,一般容量为10万千瓦的小型电厂,电动机用量即可达500余台,这些电动机分布于场区各个现场,要完成定期绝缘检测及特定测量,其工作量较大,并且现行每月定期一次绝缘检测是很不够的,因为在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里随时可能有绝缘下降和接地的情况发生。目前在现场广泛采用漏电保护器,它对运行中的电动机实施保护,但对备用状态的电动机并不起保护作用。现场运行经验表明运行中的电动机很少有绝缘下降和漏电现象,而备用状态中的电动机却最容易出现绝缘下降和接地,故漏电保护器的实际用途就打了折扣,另外,漏电保护器的温度特性不理想,可靠程度不高,因而限制了其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替代人工操作、连续、自动地测量备用状态电动机绝缘电阻的电动机绝缘保护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保护器包括壳体、插头及底座,在壳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在底座上设置接线柱及插座。电路板上所设置相关电路元件的结构关系可以为电容器C1的一端接火线1,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D2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2和电阻R1一端,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W1、电位器R2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的二极管阳极,稳压管DW1、电位器R2的另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中的二极管阴极都接3端,从而构成了倍压整流测量电路,电容器C3一端接火线1及电容器C1一端,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3、D4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4、稳压管DW2、电阻R5、二极管D5、继电器J和电阻R3一端,电容C4和稳压管DW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7一端,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线2,继电器J的线圈同二极管D5并联,其另一端接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并联,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6并联后接入三极管T2的C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T1的三极管C极,光电耦合器T1中三极管e极接三极管T2的b极,三极管T2的e极接地线2,从而构成判断电路。当然,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仍可采用其它形式,但上述方案的成本较为低廉,工作性能较为优异。为提高耐压强度,倍压整流测量电路所采用的电容C2实际上是二个电容器串联的。在外壳内,电路板可固定于电路板座上,在外壳下部四角开设螺纹孔,在电路板座四角相应设有安装孔,为了防止插件脱落,在电路板座和底座之间设一加固铁片,该铁片钩住电路板座两侧。在外壳顶部设有二个指示灯,指示“电源”和“绝缘低”,指示灯和电路板之间用软线连接。电路板固定于电路板座的一侧,元件面选择朝里,电路板上1、2、3端分别用软线引至电路板座插头的1、2、3柱上,继电器J的公共端和常闭分别用软线联接插头5、7柱。插座和接线柱之间用软线相连,接线可选择于底座底部,相应号码对应相连,在底座底部附设绝缘板。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实现连接、自动地测量备用状态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从根本上保证了电动机的安全启动。绝缘保护器直接测量绝缘电阻,从而决定是否动作和报警,不允许漏电电流和短路接地电流出现,它采用的是主动保护方式,这与漏电保护器(采用被动保护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绝缘保护器结构简单,元件少,体积小巧,试验表明其温度特性和可靠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壳体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沿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沿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底座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采用的一种电路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如图1-6所示保护器包括壳体1、插头2及底座3,在壳体1内固定有电路板4,在电路板4上设置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在底座3上设置接线柱5及插座6。电路板可固定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座上。电路板上所设置相关电路元件的结构关系可以为电容器C1的一端接火线1,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D2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2和电阻R1一端,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W1、电位器R2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的二极管阳极,稳压管DW1、电位器R2的另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中的二极管阴极都接3端,从而构成了倍压整流测量电路,电容器C3一端接火线1及电容器C1一端,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3、D4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4、稳压管DW2、电阻R3、二极管D5、继电器J和电阻R3一端,电容C4和稳压管DW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7一端,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线2,继电器J的线圈同二极管D5并联,其另一端接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并联,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6并联后接入三极管T2的C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T1的三极管C极,光电耦合器T1中三极管e极接三极管T2的b极,三极管T2的e极接地线2,从而构成判断电路。电容器C2采用两个电容器串联,在外壳体1内,电路板4固定于电路板座7上,在外壳下部四角开设螺纹孔,在电路板座四角相应设有安装孔,为了防止插件脱落,在电路板座和底座之间设一加固铁片,该铁片钩住电路板座两侧。在外壳顶部设有二个指示灯,指示“电源”和“绝缘低”,指示灯和电路板之间用软线连接。电路板固定于电路板座的一侧,元件面选择朝里,电路板上1、2、3端分别用软线引至电路板座插头的1、2、3柱上,继电器J的公共端和常闭端分别用软线联接插头5、7柱。插座和接线柱之间用软线相连,接线可选择于底座底部,相应号码对应相连,在底座底部附设绝缘板。相关元件的参数取值范围如下C10.33μF/400-0.47μF/400VC22.2μF/630V-4.7μF/1000VC31μF/400V-1μF/450VC4100μF/50V-50μF/450VD1-D51A/600V-1A/1000VR120K/1W-10K/0.5WR23K-5KR310K-12KR410K-24KR5470Ω-510ΩT1TIL117T280β≤140,40mA≤Ie≤100mADW18.5V-9.1VDW224V/1W-18V/0.5WD6-D72mA≤Ie≤7mA上述T1可由4N25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机绝缘保护器,其特征是:保护器包括壳体、插头及底座,在壳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在底座上设置接线柱及插座,在电路板上,电容器C1的一端接火线1,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D2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2和电阻R1一端,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W1、电位器R2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的二极管阳极,稳压管DW1、电位器R2的另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中的二极管阴极都接3端,从而构成了倍压整流测量电路,电容器C3一端接火线1及电容器C1一端,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3、D4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4、稳压管DW2、电阻R5、二极管D5、继电器J和电阻R3一端,电容C4和稳压管DW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7一端,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线2,继电器J的线圈同二极管D5并联,其另一端接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并联,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6并联后接入三极管T2的C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T1的三极管C极,光电耦合器T1中三极管e极接三极管T2的b极,三极管T2的e极接地线2,从而构成判断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电动机绝缘保护器,其特征是保护器包括壳体、插头及底座,在壳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倍压整流测量电路和判断电路,在底座上设置接线柱及插座,在电路板上,电容器C1的一端接火线1,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D2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2和电阻R1一端,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W1、电位器R2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的二极管阳极,稳压管DW1、电位器R2的另一端及光电耦合器T1中的二极管阴极都接3端,从而构成了倍压整流测量电路,电容器C3一端接火线1及电容器C1一端,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3、D4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线2,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电容器C4、稳压管DW2、电阻R5、二极管D5、继电器J和电阻R3一端,电容C4和稳压管DW2的另一端接地线2,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7一端,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线2,继电器J的线圈同二极管D5并联,其另一端接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6并联,电阻R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继文程起洲李延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发能源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