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43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钢管传输至对齐装置进行一端对齐,所述对齐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将对齐后的钢管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钢管由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提升机构进行上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钢管由第一输送装置向一端运输,最终由对齐装置对钢管一端进行对齐,再通过第二输送装置和提升机构配合将钢管移动至下一筛分装置中,整个上料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的工作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管上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管作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桥梁和机械支架,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目前的脚手架大多为长度不一的钢管制成,在脚手架回收过程中会对钢管进行收集,但是目前当装载由钢管的车辆到达回收站时,需要人工进行卸料和上料,这样做不仅效率低,浪费人力,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在钢管的移动过程中工人极易被钢管切面的毛刺扎伤,严重的会引发破伤风等疾病,大大提高了工程预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当装载由钢管的车辆到达回收站时,需要人工进行卸料和上料,这样做不仅效率低,浪费人力,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在钢管的移动过程中工人极易被钢管切面的毛刺扎伤,严重的会引发破伤风等疾病,大大提高了工程预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管上料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钢管传输至对齐装置进行一端对齐,所述对齐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将对齐后的钢管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钢管由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提升机构进行上料;即所述对齐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末端,当未对齐的钢管掉落至第一输送装置内后,由第一输送装置向一端运输,最终由对齐装置对钢管一端进行对齐,对齐的目的是为了后续能够顺利进行钢管上料和分类。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所述第一滚轮的具体数量和第一滚轮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钢管长度进行相应的设计;多个第一滚轮可通过安装在同一转轴上统一带动旋转。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对齐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的挡板;所述挡板限制钢管继续移动,实现钢管一端对齐;优选地,所述挡板内侧可设置有橡胶垫板,防止挡板被钢管戳穿。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的下压机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末端设置有转运滚轮,所述转运滚轮由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转运滚轮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卡条;所述钢管移动至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由挡板进行对齐,下压机构向下移动,将钢管远离挡板的一端压起,第二电机运转带动转运滚轮旋转,钢管在螺旋卡条的作用下绕第一输送装置末端旋转至第二输送装置上方,下压机构向上移动,钢管自动掉落至第二输送装置上;即所述下压机构是设置在挡板的内侧,当钢管的一端到达挡板时,不再继续向前移动,进而在挡板处进行第一段对齐,对齐后,下压机构向下移动,将钢管一端向下
压,进而根据杠杆原理,钢管的另一端会翘起,进而第二电机运转,带动转运滚轮旋转;因为在钢管翘起后,其支点为转运滚轮,即所述钢管会与转运滚轮相接触,进而在螺旋卡条的作用下,钢管会绕着一端进行旋转;当钢管旋转至位于第一输送装置旁的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时,下压机构上升,钢管会在重力和惯性的共同作用下掉落在第二输送装置上,再由第二输送装置进行下一步上料工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由第三电机带动运转;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运输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运输方向垂直;其垂直的目的是避免钢管在后续移动中发生左右偏移。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机构为下压板和气缸,所述气缸带动下压板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机构为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由第四电机带动运转;所述提升链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止钢管从提升链条滑落的卡板;在使用时,当钢管在第一传输带的作用下移动至提升链条处,再提升链条的运转下,当卡板与钢管接触时,就会带动钢管向上提升至后续的筛选装置处进行统一筛选和收集。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倒料架,所述倒料架上设置有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的末端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斜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由第五电机带动运转;置于倒料架的钢管在第二传输带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输送装置内;在使用时,可将货车的车门打开,使钢管直接掉落到倒料架上,无需人工再进行搬运,形成一个完成的上料系统。
[0012]进一步地,所述倒料架上远离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料板,所述倒料架上靠近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二传输带之间的间隙供钢管通过;所述挡料板用于限制钢管从另一边掉落;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单个钢管通过,避免钢管发生堆叠的情况;优选的可将限位板设置呈可调节的,以满足多种不同直径的钢管使用。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钢管传输至对齐装置进行一端对齐,所述对齐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将对齐后的钢管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钢管由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提升机构进行上料;当未对齐的钢管掉落至第一输送装置内后,由第一输送装置向一端运输,最终由对齐装置对钢管一端进行对齐,再通过第二输送装置和提升机构配合将钢管移动至下一筛分装置中,整个上料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钢管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

第一滚轮,2

挡板,4

第一传输带,5

提升链条,51

卡板,32

转运滚轮,33

螺旋卡条,34

下压板,35

气缸,6

倒料架,7

第二传输带,61

挡料板,62

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
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一
[0022]目前当装载由钢管的车辆到达回收站时,需要人工进行卸料和上料,这样做不仅效率低,浪费人力,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在钢管的移动过程中工人极易被钢管切面的毛刺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钢管传输至对齐装置进行一端对齐,所述对齐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将对齐后的钢管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钢管由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提升机构进行上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的挡板;所述挡板限制钢管继续移动,实现钢管一端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的下压机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末端设置有转运滚轮,所述转运滚轮由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转运滚轮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卡条;所述钢管移动至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由挡板进行对齐,下压机构向下移动,将钢管远离挡板的一端压起,第二电机运转带动转运滚轮旋转,钢管在螺旋卡条的作用下绕第一输送装置末端旋转至第二输送装置上方,下压机构向上移动,钢管自动掉落至第二输送装置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军张永红周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