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731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焚烧炉、水泥窑分解炉和三次风输送件,焚烧炉包括立式焚烧炉体和回转焚烧炉体;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固态废物喂料口和液态废物喂料口;回转焚烧炉体可转动安装于立式焚烧炉体和水泥窑分解炉之间,回转焚烧炉体的一端与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回转焚烧炉体的另一端与水泥窑分解炉的下端连通;三次风输送件与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连通,三次风输送件用于往立式焚烧炉体内输送高温的三次风。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多种形态的废物的彻底燃烧,保证了固态废物的热量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对水泥窑正常工况影响较小,可以实现水泥窑低成本大批量处置多形态废物,整个过程无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水泥工业提出的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它是指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态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态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
[0003]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包括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轮胎等)、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动植物加工废物、受污染土壤、应急事件废物等液体、半固态以及固态废物。
[0004]目前的水泥窑在线协同处置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线焚烧炉对废物进行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入水泥窑分解炉内进行彻底处置,同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也进入分解炉作为水泥原料生产水泥熟料。但是现有的在线焚烧炉在焚烧废物时存在废物翻转不够,燃烧不够彻底,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大块废渣直接进入水泥分解炉会严重影响水泥窑的正常生产,从而限制焚烧炉处置废弃物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焚烧炉存在废物翻转不够,燃烧不够彻底,容易产生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废物自身的热量利用率低下,对水泥窑的正产生产造成影响等缺陷,实现了对多种形态的废物的彻底燃烧,保证了固态废物的热量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对水泥窑正常工况影响较小,可以实现水泥窑低成本大批量处置多形态废物,整个过程无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包括焚烧炉、水泥窑分解炉和三次风输送件,所述焚烧炉包括立式焚烧炉体和回转焚烧炉体;
[0007]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固态废物喂料口和液态废物喂料口;
[0008]所述回转焚烧炉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和所述水泥窑分解炉之间,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一端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泥窑分解炉的下端连通;
[0009]所述三次风输送件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连通,所述三次风输送件用于往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内输送高温的三次风。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多个进气结构,多个所述进气结构分别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通,多个所述进气结构用于使得进入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三次风形成旋流风。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所述进气结构,两个所述进气结构分别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
通。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进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通,所述进气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内壁面相切。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立式焚烧炉体还包括螺旋送料机,所述螺旋送料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和所述固态废物喂料口之间,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入料口与所述固态废物喂料口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连通。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焚烧炉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连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到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方向向下倾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立式焚烧炉体与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与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连接处输出压缩空气。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空气炮,所述空气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的侧壁面上,所述空气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内,所述空气炮的出气口对着所述立式焚烧炉体与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连接处。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还包括残渣下料口,所述残渣下料口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焚烧炉体连通,所述残渣下料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泥窑分解炉连通,所述残渣下料口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残渣下料口的另一端的直径。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方法,包括:
[0019]将固态废物经过预处理得到固体颗粒,然后将半固态废物与固体颗粒混合,得到混合物;
[0020]将所述混合物送入立式焚烧炉体内,并同时将液态废物以雾化形式送入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内;
[0021]将水泥窑的高温三次风输送到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内,并不断旋转回转焚烧炉体。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将固态废物经过磁选、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后得到的固态颗粒与半固态废物经充分混合后从固态废物喂料口进入立式焚烧炉体,液态废物则以雾化的形式通过液态废物喂料口进入立式焚烧炉体。与此同时,三次风输送件将水泥窑窑头800℃高温的三次风输送到立式焚烧炉体内,高温的三次风进入立式焚烧炉体后与立式焚烧炉体内的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进行换热。使得高热值液态废物快速燃烧放热,高热值的固态废物在高温气氛环境下也快速燃烧放热,低热值的固态废物在高温气氛环境下经充分换热后水分快速蒸发实现预燃。
[0023]然后低热值的固态废物进入回转焚烧炉体内,且高热值的液态废物和高热值的固态废物焚烧后的灰渣随烟气也从立式焚烧炉体进入回转焚烧炉体体中与低热值的固态废物进行换热。同时回转焚烧炉体不断转动带动低热值的固态废物不断的翻转,使得低热值的固态废物可以与高温烟气进行充分换热后充分燃烧,焚烧后的残渣经翻转作用逐渐变成
细灰和细颗粒,随高温烟气一起进入水泥窑分解炉。固体废物燃烧释放的热量在水泥窑分解炉中被充分利用达到替代燃料的作用,固体废物焚烧后的残渣则进入水泥窑成为水泥熟料替代原料最终生成水泥熟料产品。
[0024]通过采用立式焚烧炉体和回转焚烧炉体两者组合的组合焚烧方式,对高热值固废和低热值固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最终都能彻底焚烧。进而实现了同时对多种形态的废物进行彻底的燃烧,保证了固态废物的热量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对水泥窑正常工况影响较小,可以实现水泥窑低成本大批量处置多形态废物。废气经水泥窑最终达标排放,固态废物残渣则用于生产水泥熟料,残渣的余热也能被充分利用,整个过程无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水泥窑分解炉和三次风输送件,所述焚烧炉包括立式焚烧炉体和回转焚烧炉体;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固态废物喂料口和液态废物喂料口;所述回转焚烧炉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和所述水泥窑分解炉之间,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一端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下端,所述回转焚烧炉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泥窑分解炉的下端连通;所述三次风输送件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连通,所述三次风输送件用于往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内输送高温的三次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多个进气结构,多个所述进气结构分别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通,多个所述进气结构用于使得进入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三次风形成旋流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所述进气结构,两个所述进气结构分别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三次风输送件连通,所述进气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的内壁面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还包括螺旋送料机,所述螺旋送料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焚烧炉体和所述固态废物喂料口之间,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入料口与所述固态废物喂料口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立式焚烧炉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肇嘉顾军蔡文涛朱延臣秦玉路丙川邹震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