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725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9
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这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包括进水管、生化反应装置和污泥自动处理装置,进水管上设置第一流量计,生化反应装置包含第一生化池和第二生化池。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包含二沉池、储泥池、污泥脱水间和药剂罐。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确保二沉池在动态变化过程稳定的泥水分离效果,提高出水水质;(2)确保外回流污泥回流比稳定,从而保证生化系统污泥浓度稳定;(3)确保剩余污泥与污泥脱水药剂配比合理(4)确保上述三方面前提下维持较高二沉池出泥浓度能够大大降低污泥泵,外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的开启频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节能降耗目的。节能降耗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活性污泥一般通过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效果直接产生两大关键影响:(1)泥水分离效率直接影响出水水质,泥水分离效果越高,出水水质越好;(2)泥水分离效率直接影响污泥脱水效率,泥水分离效果越高,产生的污泥浓度越高,进而提高外回流泵的工作效率,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目前二次沉淀池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弊端有:(1)污泥在二沉池的沉淀时间无法准确控制,时间长有利于泥水分离效果,但是时间过长二沉池中的污泥容易产生缺氧反硝化和厌氧释磷的问题;(2)来水水量的变化无法监测和控制,进水水量变化时如果不及时调整容易导致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偏高或偏低情况,对于生化系统的生物处理过程具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活性污泥的处理效率。(3)二沉池中絮凝剂的加药量与污泥浓度不能匹配,导致絮凝剂加入量过大导致二次污染或者加入量过少沉淀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实现对核心位置的污泥浓度进行监测,相应调整二沉池的出泥量、外回流量和剩余污泥量,做到动态调整,从而在保证二沉池合理的泥水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做到外回流和剩余污泥回流高效稳定,还能根据污泥处理情况调整絮凝剂的加入量,从而达到水质稳定,节能降耗的目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第一流量计,还包括生化反应装置、污泥自动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含第一生化池和第二生化池,进水管连接第一生化池的进水口,第一生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泵连接第二生化池的进水口。
[0005]所述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包含二沉池、储泥池、污泥脱水间和药剂罐,第二生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连接二沉池的进水口,二沉池的出泥口通过第一污泥泵连接储泥池的进口,储泥池的一个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泵连接污泥脱水间,另一个出泥口通过回流泵连接进水管,药剂罐通过加药泵连接二沉池的进药口,二沉池的出泥口连接储泥池的排泥管道上设置污泥浓度计,药剂罐连接二沉池进药口的管道上设置第二流量计。
[0006]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流量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污泥浓度计、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回流泵、第二流量计和加药泵。
[0007]所述第一生化池采用厌氧

缺氧型生化池,第二生化池采用好氧型生化池。
[0008]整个工艺控制要点:(1)根据设计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设定二沉池出泥浓度范围,污泥泵根据污泥浓度计数据自动调整出泥量,确保出泥浓度在给定范围;(2)外回流泵根据
现有污泥浓度计监测的污泥浓度和进水流量自动调整回流量,确保系统污泥回流比从而保证系统污泥浓度在合理范围;(3)剩余污泥泵根据污泥浓度计监测的污泥浓度调整剩余污泥量及絮凝剂的加药量,从而确保剩余污泥与污泥絮凝药剂达到合理泥药混合比例。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包括进水管、生化反应装置和污泥自动处理装置,进水管上设置第一流量计,生化反应装置包含第一生化池和第二生化池。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包含二沉池、储泥池、污泥脱水间和药剂罐,第二生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连接二沉池的进水口,二沉池的出泥口通过第一污泥泵连接储泥池的进口,储泥池的一个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泵连接污泥脱水间,另一个出泥口通过回流泵连接进水管,药剂罐通过加药泵连接二沉池的进药口。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确保二沉池在动态变化过程稳定的泥水分离效果,提高出水水质;(2)确保外回流污泥回流比稳定,从而保证生化系统污泥浓度稳定;(3)确保剩余污泥与污泥脱水药剂配比合理(4)确保上述三方面前提下维持较高二沉池出泥浓度能够大大降低污泥泵,外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的开启频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进水管,1a、第一流量计,2、第一生化池,2a、第一水泵,3、第二生化池,3a、第二水泵,4、二沉池,4a、污泥浓度计,4b、第一污泥泵,5、储泥池,5a、第二污泥泵,5b、回流泵,6、污泥脱水间,7、药剂罐,7a、加药泵,7b、第二流量计,8、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3]图1示出了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这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上设置第一流量计1a,还包括生化反应装置、污泥自动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含第一生化池2和第二生化池3,进水管1连接第一生化池2的进水口,第一生化池2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泵2a连接第二生化池3的进水口。
[0014]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包含二沉池4、储泥池5、污泥脱水间6和药剂罐7,第二生化池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3a连接二沉池4的进水口,二沉池4的出泥口通过第一污泥泵4b连接储泥池5的进口,储泥池5的一个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泵5a连接污泥脱水间6,另一个出泥口通过回流泵5b连接进水管1,药剂罐7通过加药泵7a连接二沉池4的进药口,二沉池4的出泥口连接储泥池5的排泥管道上设置污泥浓度计4a,药剂罐7连接二沉池4进药口的管道上设置第二流量计7b。
[0015]PLC控制器8电连接第一流量计1a、第一水泵2a、第二水泵3a、污泥浓度计4a、第一污泥泵4b、第二污泥泵5a、回流泵5b、加药泵7a和第二流量计7b。第一生化池2采用厌氧

缺氧型生化池,第二生化池3采用好氧型生化池。第一生化池2采用厌氧

缺氧型生化池,第二生化池3采用好氧型生化池。
[0016]这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的工作过程:污水与回流污泥通过污水管1混合后依次进入厌氧

缺氧型生化池好氧型生化池进行生物处理,然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PLC控制器根据第一流量计1a和污泥浓度计4a测定的数值调节第二污泥泵5a和回流泵
5b开度从而调节进入污泥脱水间的污泥量和回流至污水管1中的回流泥量,同时调整加药泵7a的开度进而调节絮凝剂的加药量,PLC控制器结合事先设定的污泥浓度范围远程控制第二污泥泵5a和回流泵5b的频率,确保系统污泥回流比从而保证系统污泥浓度在合理范围;同时根据污泥浓度及时调整加药量,保证剩余污泥与污泥絮凝药剂达到合理泥药混合比例。通过上述调整使得系统稳定平衡,提高水质前提下,确保降低设备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浓度远程监控与自动调整系统,它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上设置第一流量计(1a),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生化反应装置、污泥自动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含第一生化池(2)和第二生化池(3),进水管(1)连接第一生化池(2)的进水口,第一生化池(2)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泵(2a)连接第二生化池(3)的进水口;所述污泥自动处理装置包含二沉池(4)、储泥池(5)、污泥脱水间(6)、药剂罐(7)和PLC控制器(8),第二生化池(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3a)连接二沉池(4)的进水口,二沉池(4)的出泥口通过第一污泥泵(4b)连接储泥池(5)的进口,储泥池(5)的一个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泵(5a)连接污泥脱水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