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亦翔专利>正文

一种交流双向限流限压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237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双向限流限压安全装置,一种适用于各种电器以增强用电安全、减少可能产生的故障和危险的安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交流双向限流电路和交流双向限压电路组合而成,能抑制在各种情况下电器的交流电源侧所可能产生的大电流和脉冲电压,从而增加各种电器的用电安全。使用这种安全装置的电器广泛适用于厂、矿、机关、企业及家庭等交流电源用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双向限流限压安全装置, 一种适用于各种电器以 增强用电安全、减少可能产生的故障和危险的安全装置,使用这种安全装置的 电器广泛适用于厂、矿、机关、企业及家庭等交流电源用户。
技术介绍
大部分直流电源都具有安全限流限压如常用的LM7812,其最大短路电流 被限制在1.5A,而其本身就是限压输出,开关电源的输出也大都有最大电流和 最大电压限制保护,限流限压能减少后面的用电电器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却 未见交流双向限流限压保护的通用安全装置,似乎被市场忽略了 (目前所采用 的交流限流限压只不过是保险丝,当电流电压超过较多时都反映为保险丝熔断, 它的反映速度慢,作用很有限)。其实,交流双向限流限压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减少短路或故障时可能会产生的大电流等不安全因素,也可以减小交流电 上电时对整流滤波器电解充电所产生的瞬间大电流,也可以隔离交流电网脉冲 电压以避免对电器的不良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如不慎短路时 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损坏,可以减小变压器初级与电源线接触不好或突然断开时 所产生的较大火花,可以减小交流电源接触点处的电火花以满足易燃易爆场合 的本质安全防爆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双向限流限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交流双向限流电路、一交流双向限压电路;所述交流双向限流电路由二极管D1、D1′、稳压二极管DZ1、DZ1′、三极管Q1、Q2、Q3、Q1′、Q2′、Q3′、电阻R1、R2、R3、R4、R1′、R2′、R3′、R4′组成;D1′的正极串接R1的一极、D1′和R1的公共端与Q1的发射极的连接,R1的另一极串接R2的一极,R2的另一极串接Q1的基极,R2和Q1的公共端串接R3的一极,R3的另一极串接DZ1的正极,R1、R2的公共端串接Q3的发射极,Q3的基极串接Q2的发射极,Q2的基极连接Q1的集电极,Q1、Q2的公共端串接R4的一极,R4的另一极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双向限流限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交流双向限流电路、一交流双向限压电路;所述交流双向限流电路由二极管D1、D1`、稳压二极管DZ1、DZ1`、三极管Q1、Q2、Q3、Q1`、Q2`、Q3`、电阻R1、R2、R3、R4、R1`、R2`、R3`、R4`组成;D1`的正极串接R1的一极、D1`和R1的公共端与Q1的发射极的连接,R1的另一极串接R2的一极,R2的另一极串接Q1的基极,R2和Q1的公共端串接R3的一极,R3的另一极串接DZ1的正极,R1、R2的公共端串接Q3的发射极,Q3的基极串接Q2的发射极,Q2的基极连接Q1的集电极,Q1、Q2的公共端串接R4的一极,R4的另一极与DZ1的负极及Q3、Q2的集电极并接在D1的负极,D1的正极串接R1`的一极,D1和R1`的公共端与Q1`的发射极连接,R1`的另一极串接R2`的一极,R2`的另一极串接Q1`的基极,R2`和Q1`的公共端串接R3`的一极,R3`的另一极串接DZ1`的正极,R1`、R`2的公共端串接Q3`的发射极,Q3`的基极串接Q2`的发射极,Q2`的基极连接Q1`的集电极,Q1`、Q2`的公共端串接R4`的一极,R4`的另一极与DZ1`的负极及Q3`、Q2`的集电极并接在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幼彬张飞然张亦翔
申请(专利权)人:张亦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