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和升降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10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和升降设备,该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包括:壳体、回馈机芯以及变频机芯。壳体用于围成容置空间;回馈机芯用于将升降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能回馈至电网,回馈机芯的输入端与升降设备的驱动装置电连接;变频机芯的输入端与电网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且,回馈机芯的输出端与变频机芯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均置于容置空间中。本说明书中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将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均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有利于提高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结构的紧凑性,能够有效的减少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之间电连接时使用的电缆,有利于降低故障隐患,降低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生产成本。降低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生产成本。降低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和升降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和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中升降设备(例如,电梯、升降机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现役的升降设备的数量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该增长趋势持续至今。
[0003]升降设备运行过程中,驱动装置(例如,电机)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电量,这部分电量若不能被及时处理,将有可能影响升降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和升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量难以处理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容置空间;
[0007]回馈机芯,用于将升降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能回馈至电网,所述回馈机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降设备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0008]变频机芯,所述变频机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网电连接,所述变频机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且,所述回馈机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机芯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其中,所述回馈机芯和所述变频机芯均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0010]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盖板;
[0011]所述第一盖板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分割出第一子空间,所述回馈机芯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子空间内。
[0012]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子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底面之间。
[0013]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件,所述两个第一连接件中的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壳体进行连接,且所述两个第一连接件中的另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回馈机芯进行连接。
[0014]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5]所述支撑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件对所述回馈机芯进行遮挡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盖板对所述回馈机芯进行遮挡的方向不同;
[0016]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子空间中围出第一夹层,所述回馈机芯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夹层中。
[0017]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018]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回馈机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0019]所述支撑件在遮挡所述回馈机芯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
[0020]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是焊接;
[0021]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层中,且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馈机芯和所述壳体的底面之间。
[0022]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023]控制模块和第二盖板,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回馈机芯、所述变频机芯、所述驱动装置分别地电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盖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分割出第二子空间,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子空间内;
[0024]所述壳体包括槽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槽体可开合地连接,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面位于所述槽体上;
[0025]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壳体的外侧;
[0026]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0027]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三盖板;
[0028]所述第三盖板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三盖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分割出第三子空间,所述变频机芯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三子空间内。
[0029]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盖板;
[0030]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盖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分割出第二子空间,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子空间内;
[0031]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三子空间位于所述第三盖板和所述底面之间;
[0032]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子空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之间。
[0033]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和/或MCU板。
[0034]第二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升降设备,所述升降设备包括:
[0035]承载装置,具有载物部件;
[0036]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承载装置相对于地面的位置;
[0037]回馈变频一体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并用于将升降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能回馈至电网。
[0038]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9]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包括回馈机芯,回馈机芯与升降设备的驱动装置电连接,以在驱动装置产生电流时,将该电流引导至回馈机芯,回馈机芯将电流反馈至电网,避免该部分电流对升降设备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壳体,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均设置于由壳体围成的容置空间中,能够使得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对升降设备过度的空间占用;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之间的距离更近,能够有效地降低回馈机芯和变频机芯之间的电连接的复杂程度;由壳体对回馈机芯进行保护,能够有效地延长回馈机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46]图5为图4中B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机芯的主视图;
[0048]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机芯的俯视图;
[0049]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机芯的左视图;
[0050]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机芯的后视图;
[0051]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馈机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围成容置空间;回馈机芯(2),用于将升降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能回馈至电网,所述回馈机芯(2)的输入端与所述升降设备的驱动装置电连接;变频机芯(7),所述变频机芯(7)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网电连接,所述变频机芯(7)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且,所述回馈机芯(2)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机芯(7)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回馈机芯(2)和所述变频机芯(7)均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盖板(41);所述第一盖板(41)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盖板(41)将所述壳体(1)内的容置空间分割出第一子空间,所述回馈机芯(2)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子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41)与所述壳体(1)的底面(111)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子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盖板(41)和所述底面(1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件(51),所述两个第一连接件(51)中的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盖板(41)和所述壳体(1)进行连接,且所述两个第一连接件(51)中的另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盖板(41)和所述回馈机芯(2)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馈变频一体装置还包括支撑件(61),所述支撑件(61)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支撑件(61)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件(61)对所述回馈机芯(2)进行遮挡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盖板(41)对所述回馈机芯(2)进行遮挡的方向不同;所述支撑件(61)从所述第一子空间中围出第一夹层,所述回馈机芯(2)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夹层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馈变频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连接件(52),所述回馈机芯(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2)与所述支撑件(61)连接;所述支撑件(61)在遮挡所述回馈机芯(2)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611);所述支撑件(61)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