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07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还包括进端快接头和出端快接头,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主机包括主机壳、AI控制面板、插槽。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盖接固定,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AI控制面板安装于下壳的槽底面。插槽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安装于下壳的槽底面,插槽和AI控制面板电连接;散热系统包括吸热部和若干散热管,吸热部通过管路和散热管连接,吸热部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容置腔、管路以及散热管组成封闭的通腔。由于将传统的散热块替换成散热管,主机主体部的体积会相应的减小,但由于散热管较长,需要较长的空间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边缘计算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边缘计算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0003]边缘计算装置具有防水结构和散热结构,传统的边缘计算装置的散热结构是通过一块带散热翅片的铝块散热,由于铝块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果不理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设计该边缘计算装置的目的是提高散热效率,也减小主机主体部的体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还包括安装于主机一侧的进端快接头和出端快接头,所述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所述主机包括:
[0006]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盖接固定,所述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
[0007]AI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下壳的槽底面,分别和所述进端快接头、出端快接头连接;
[0008]插槽,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安装于所述下壳的槽底面,所述插槽和所述AI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9]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槽内的吸热部和装于所述下壳上端的若干散热管,所述吸热部通过管路和所述散热管连接,所述吸热部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以及散热管组成封闭的通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固定,所述下壳的槽口处设置有一圈台阶槽,在该台阶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盖接后通过密封圈形成防水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设有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和所述AI控制面板为抵触式电连接结构。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区为下凹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还设置有条状显示屏,该条状显示屏通过软排线和所述AI控制面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热部通过呈“Z”型结构的压板固定。
[0015]进一步的,所述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001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为铝管、透明材质的塑料管的一种。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
控制面板10电连接;
[0031]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13槽内的吸热部12和装于所述下壳13上端的若干散热管4,所述吸热部12通过管路122和所述散热管4连接,所述吸热部12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122以及散热管4组成封闭的通腔。
[0032]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3固定,所述下壳13的槽口处设置有一圈台阶槽,在该台阶槽内嵌设有密封圈18,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密封圈18形成防水结构。
[0033]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设有指纹识别区2,所述指纹识别区2和所述 AI控制面板10为抵触式电连接结构。
[003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区2为下凹结构。
[0035]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还设置有条状显示屏15,该条状显示屏15通过软排线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连接。
[0036]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部12通过呈“Z”型结构的压板固定。
[0037]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0038]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4为铝管、透明材质的塑料管的一种。
[0039]实施例2:
[0040]以下是本技术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的散热原理:
[0041]如图1

3所示,散热管4采用铝管散热,铝管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铝管设置4根,下壳13连接铝管的连接部是第一快接头41,第一快接头41一端是外螺纹口5,另一端是快插接口,本技术的的管路设置有4条,管路122是软管,分别和4个快插接口连接,4根铝管螺接在第一快接头41的螺纹端。
[0042]吸热部12靠近AI控制面板10设置且设置在AI控制面板10的易发热侧,AI控制面板 10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被吸热部12吸收。吸热部12是铝材质盒体,其将热量传导给内部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为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其遇热挥发形成气态介质并带走热量。气态介质从管路进入到顶部的散热管4,散热管4由于为长管,增加了散热表面积,进而增加了散热效果。气态介质会随着散热管的散热降温,气态介质降温后会凝结成液态介质并通过管路回流到吸热部,达到散热的目的。
[0043]实施例3:
[0044]散热管4如果采用透明材质的塑料,其散热效果相对铝管会差一些,但透明材质的塑料可以查看到气态介质的冷凝过程。
[0045]实施例4:
[0046]所述条状显示屏15显示的是温度大小,AI控制面板10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交将信号传输给AI控制面板10,AI控制面板10将温度大小在条状显示屏15上显示。
[004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通过易挥发的介质进行吸热,常温下是液态的介质受热挥发会形成气态介质,并带走热量。气态介质从管路进入到顶部的散热管,散热管由于为长管,增加了散热表面积,进而增加了散热效果。气态介质会随着散热管的散热降温,气态介质降温后会凝结成液态介质并通过管路回流到吸热部,达到散
热的目的。由于将传统的散热块替换成散热管,主机主体部的体积会相应的减小,但由于散热管较长,需要较长的空间安装本技术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1),还包括安装于主机(1)一侧的进端快接头(14)和出端快接头(19),所述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13)盖接固定,所述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AI控制面板(10),安装于所述下壳(13)的槽底面,分别和所述进端快接头(14)、出端快接头(19)连接;插槽(7),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8)安装于所述下壳(13)的槽底面,所述插槽(7)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电连接;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13)槽内的吸热部(12)和装于所述下壳(13)上端的若干散热管(4),所述吸热部(12)通过管路(122)和所述散热管(4)连接,所述吸热部(12)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122)以及散热管(4)组成封闭的通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3)固定,所述下壳(13)的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禹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