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设备以及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707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连接于分析用设备的缆线难以造成干扰的分析用设备以及分析系统,该分析用设备(2)具备用于执行与分析相关的动作的动作部(18)以及与所述动作部(18)电连接的电路部(20),与分析装置(100)一起构成分析系统(1),用于从外部可装卸地连接缆线(200、300)的多个连接端口(10、12)被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且接收所述缆线(200、300)的朝向彼此不同,该分析用设备(2)构成为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口(10、12)中的任意的所述连接端口(10、12)连接的所述缆线(200、300)与所述电路部(20)电导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用设备以及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用设备以及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相色谱法分析系统等分析系统是将气相色谱仪(分析装置)与自动注射器等分析用设备组合而构建的。自动注射器是配置于气相色谱仪上,并向气相色谱仪的试样汽化室自动注入试样的设备。像自动注射器这样的分析用设备由于需要接受电力供给、或者在其与气相色谱仪或其他设备之间使动作同步,因此经由缆线与气相色谱仪等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像自动注射器这样的分析用设备可以以各种朝向配置于气相色谱仪上。因此,根据自动注射器的配置方向不同可能导致连接于自动注射器的缆线向分析系统的前方或侧方飞出,而产生在用户进行作业时造成妨碍或者干扰其他的附加设备等问题。
[0005]此外,除了并用2台自动注射器的情况以外,还存在追加有对自动注射器输送试样的自动进样器的情况。在那样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连接于自动注射器的缆线对追加的自动注射器、自动进样器的配置造成阻碍这样的问题。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连接于分析用设备的缆线难以产生干扰。
[0007]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设备具备用于执行与分析相关的动作的动作部以及与所述动作部电连接的电路部,与分析装置一起构成分析系统,该分析用设备构成为,用于从外部可装卸地连接缆线的多个连接端口被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且接收所述缆线的朝向彼此不同,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任意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的所述缆线和所述电路部电导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系统具备:气相色谱仪,具有正面以及背面;第1自动注射器,以正面朝向与所述气相色谱仪的正面相同的方向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气相色谱仪上,经由第1缆线与所述气相色谱仪电连接;第2自动注射器,以背面与所述第1分析用设备的背面相向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气相色谱仪上,经由第2缆线与所述气相色谱仪电连接。所述第1自动注射器以及所述第2自动注射器分别是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设备,所述第1自动注射器从背面侧接收所述第1缆线,所述第2自动注射器从正面侧接收所述第2缆线。
[0010]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设备,由于构成为具备以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从彼此不同的方向接收缆线的方式设置的多个连接端口,且连接于任意的连接端口的缆线与电路部电导通,因此用户能够选择缆线对分析用设备的连接位置,以使连接于该分析用设备的缆线不妨碍作业或者不干扰其他设备。由此,连接于分析用设备的缆线变得难以干扰用户的作业或其他设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系统,虽然在气相色谱仪上以彼此的背面相向的方式配置有2
台自动注射器,但由于分别连接于2台自动注射器的缆线均向气相色谱仪的背面侧飞出,因此能够防止连接于各自动注射器的缆线妨碍作业或者干扰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自动注射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4]图2是该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5]图3是示出将该实施例的端口盖拆卸的状态的主视图。
[0016]图4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气线路结构的概念图。
[0017]图5是示出具备自动注射器的分析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设备的一实施例和具备该分析用设备的分析系统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9]使用图1~图3对分析用设备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3是主视图,图2是后视图。在此,作为分析用设备,例举气相色谱法分析用的自动注射器为例进行说明。
[0020]自动注射器2具备注射器主体4、转台6以及基座8。注射器主体4和基座8为一体。
[0021]转台6是在基座8上在水平面内旋转的圆形的台面。在转台6中,容纳试样、溶剂等液体的多个小药瓶V被设置于同一圆周上,各个小药瓶V随着转台6的旋转以沿着圆轨道的方式被输送。基座8具备用于驱动转台6旋转的转台驱动机构(省略图示)。
[0022]在注射器主体4的内部设置有采样机构(省略图示),该采样机构从设置于转台6的小药瓶采集液体并注入至作为分析装置的气相色谱仪。采样机构中包含用于进行液体的吸入以及排出的注射管(syr i nge)、以及驱动注射管的注射管驱动机构。
[0023]转台驱动机构以及注射管驱动机构构成用于执行与分析相关的动作的动作部18(参照图4)。此外,在注射器主体4的内部设置有电路部20,该电路部20与动作部18电连接,用于向动作部18供给电力以及进行动作部18的动作控制(参照图4)。
[0024]注射器2具备用于连接缆线的2个连接端口10以及12。连接端口10是始终在背面侧露出的主端口,被设置为从背面侧接收缆线。连接端口12通常是由可装卸的盖16覆盖的副端口,设置为在将盖16拆卸时在正面侧露出,并从正面侧接收缆线。注射器主体4内的电路部20(参照图4)与连接端口10以及12均电导通,用户能够使用连接端口10以及12中的任一个连接端口。
[0025]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有从背面侧和正面侧接收缆线的2个连接端口10以及12,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除了连接端口10以及12外还可以设置用于从其他方向接收缆线的连接端口,或者用其代替连接端口10以及12。
[0026]图4是示出注射器2内的布线结构的一例的概念图。
[0027]电路部20包含:控制电路,用于对包含转台驱动机构以及注射管驱动机构的动作部18进行动作控制;以及电源电路,用于对动作部18进行电力供给。从电路部20分别引出通信线以及电力供给线。通信线用于在其与气相色谱仪等之间进行通信,电力供给线用于从外部接收电力供给。通信线以及电力供给线均在中途分支而被引出至连接端口10以及12。电路部20构成为也与连接于连接端口10以及12的任一个连接端口的缆线电导通,且构成为
经由与端口10或者12中的任一个连接的缆线,与气相色谱仪等进行通信,同时接收电力供给。
[0028]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前提为使用具备作为通信缆线以及电源缆线的功能的缆线来作为与连接端口10或者12连接的缆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分别使用通信缆线以及电源缆线。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用于连接通信缆线的连接端口以及/或者用于连接电源缆线的连接端口设置在自动注射器2的多个部位。
[0029]图5是示出分析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图。
[0030]该分析系统1具备作为分析装置的气相色谱仪100、搭载于气相色谱仪100上的自动注射器2F以及2B。自动注射器2F以及2B具有与使用图1~图4说明的自动注射器2等同的构成。自动注射器2F以及2B以彼此的背面相向的方式排列配置于气相色谱仪100的前后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前方的自动注射器2F(第1自动注射器)朝向与气相色谱仪100相同的方向(即,分析系统1的前方),后方自动注射器2B(第2自动注射器)朝向与气相色谱仪100相反的方向(即,分析系统1的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用设备,具备用于执行与分析相关的动作的动作部以及与所述动作部电连接的电路部,与分析装置一起构成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从外部可装卸地连接缆线的多个连接端口被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且接收所述缆线的朝向彼此不同,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任意的所述连接端口连接的所述缆线与所述电路部电导通地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包括用于向所述电路部供给电力的电源缆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包括用于在所述电路部和所述分析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缆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1个是始终露出的主端口,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所述主端口以外的端口是仅在将可装卸的所述盖拆卸时露出的副端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昌之小岛雅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