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控排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0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直控排气阀,电缆出线接头安装在外保护组件的首端,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外保护组件的上部内腔中,排气传动组件的首端伸入外保护组件的内腔中,排气传动组件的中部外壁与外保护组件的尾端内壁螺纹连接,压力检测密封组件设置在排气传动组件的下部内腔中。该排气阀能够实时监测井下罐内压力变化,并根据井下罐内压力变化实时进行排气控制。罐内压力变化实时进行排气控制。罐内压力变化实时进行排气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控排气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控排气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当海上油田生产井含有腐蚀性气体时,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套管,通常下入罐装生产系统,电泵机组置于罐装生产系统内部,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套管与腐蚀性气体实现隔离,防止套管腐蚀造成大修作业。然而,当产液中气体含量上升时,气体很容易在罐装生产系统内部聚集造成电泵气锁,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的罐装生产系统中的直控排气阀存在不能地面实时监测井下罐内压力变化和排气控制、排气通道小和排气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直控排气阀,该排气阀能够实时监测井下罐内压力变化,并根据井下罐内压力变化实时进行排气控制。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直控排气阀,包括电缆出线接头、外保护组件、电路板组件、排气传动组件和压力检测密封组件,所述电缆出线接头安装在所述外保护组件的首端,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保护组件的上部内腔中,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首端伸入所述外保护组件的内腔中,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中部外壁与所述外保护组件的尾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下部内腔中;
[0006]所述排气传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电机座、过渡接头、螺纹轴套、传动轴、过流主体、密封基座、密封挡环和排气阀芯,所述电机座的首端与所述微型电机的尾端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在所述电机座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过渡接头、所述螺纹轴套和所述传动轴,所述过渡接头采用“凸”字型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微型电机的的输出端子插装于所述过渡接头的小直径端内孔中,所述过渡接头的大直径端外壁与所述螺纹轴套的首端内壁间隙配合,在过渡接头的大直径端外壁和螺纹轴套的首端内壁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连接销,所述传动轴采用横截面为三段式阶梯型的圆柱型结构,所述螺纹轴套的下部内壁与所述传动轴的大直径段外壁螺纹连接,在所述电机座的尾端形成一限位缩径孔,所述传动轴的中直径段穿过所述限位缩径孔,在所述电机座的尾端外壁形成一电机座缩径段,在所述电机座缩径段内设置有压紧螺帽,所述压紧螺帽的外壁与所述过流主体的首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基座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挡环相接触,所述传动轴的中直径段外壁与所述密封基座和所述密封挡环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轴的小直径段外壁套接所述排气阀芯,在所述过流主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贯穿过流主体侧壁的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传动轴和排气阀芯用于控制第五通道的开启/关闭。
[0007]所述外保护组件包括顶端接头、上外护管、连接头和下外护管,所述电缆出线接头插入所述顶端接头的首端内孔中,所述顶端接头的尾端外壁与所述上外护管的首端内壁螺
纹连接,所述上外护管的尾端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下外护管的首端相连,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头的首端,所述下外护管的尾端内壁与所述过流主体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微型电机、所述电机座、所述过渡接头、所述螺纹轴套和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下外护管的内腔中。
[0008]所述压力检测密封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锁环和堵帽,在第六通道下方的过流主体内壁上形成一测压扩径段,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测压扩径段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所述锁环,在所述锁环下方的过流主体内壁上形成一密封扩径段,在所述密封扩径段内安装所述堵帽。
[0009]在所述过流主体的上部内壁形成一过流主体扩径段,在过流主体扩径段下方的过流主体内壁上形成一过流主体缩径段,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过流主体扩径段相连通,在所述过流主体扩径段与传动轴外壁形成的空间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衬套、排气阀套和衬环,所述排气阀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小直径段外壁上,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过流主体缩径段相连通,在所述过流主体上开设有轴向贯穿过流主体的过线通道。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直控排气阀能够在地面实时监测井下罐装生产系统内部压力变化,实现远程控制排气通道的开关,避免潜油电泵气锁,以保证油井长期生产的可持续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D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5中E

E剖视图;
[0017]图7是图6中F

F剖视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图8中H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901为电缆出线接头;902为顶端接头;903为上外护管;904为电路板组件;905为连接头;906为下外护管;907为微型电机;908为电机座;909为过渡接头;910为连接销;911为螺纹轴套;912为传动轴;913为压紧螺帽;914为过流主体;915为密封基座;916为密封挡环;917为衬套;918为排气阀芯;919为排气阀套;920为衬环;921为锁紧螺母;922为压力传感器;923为锁环;924为堵帽;g1为第一通道;g2为第二通道;g3为第三通道;g4为第四通道;g5为第五通道;g6为进气通道;g7为过线通道。
[0021]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直控排气阀,包括电缆出线接头901、外保护组件、电路板组件904、排气传动组件和压力检测密封组件,电缆出线接头901安装在外保护组件的首端,电路板组件904设置在外保护组件的上部内腔中,排气传动组件的首端伸入外保护组件的内腔中,排气传动组件的中部外壁与外保护组件的尾端内壁螺纹连接,压力检测密封组件设置在排气传动组件的下部内腔中;
[0025]排气传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907、电机座908、过渡接头909、螺纹轴套911、传动轴912、过流主体914、密封基座915、密封挡环916和排气阀芯918,电机座908的首端与微型电机907的尾端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在电机座908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过渡接头909、螺纹轴套911和传动轴912,过渡接头909采用“凸”字型中空管状结构,微型电机907的的输出端子插装于过渡接头909的小直径端内孔中,过渡接头909的大直径端外壁与螺纹轴套911的首端内壁间隙配合,在过渡接头909的大直径端外壁和螺纹轴套911的首端内壁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连接销910,传动轴912采用横截面为三段式阶梯型的圆柱型结构,螺纹轴套911的下部内壁与传动轴912的大直径段外壁螺纹连接,在电机座908的尾端形成一限位缩径孔,传动轴912的中直径段穿过限位缩径孔,在电机座908的尾端外壁形成一电机座缩径段,在电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控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出线接头、外保护组件、电路板组件、排气传动组件和压力检测密封组件,所述电缆出线接头安装在所述外保护组件的首端,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保护组件的上部内腔中,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首端伸入所述外保护组件的内腔中,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中部外壁与所述外保护组件的尾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排气传动组件的下部内腔中;所述排气传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电机座、过渡接头、螺纹轴套、传动轴、过流主体、密封基座、密封挡环和排气阀芯,所述电机座的首端与所述微型电机的尾端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在所述电机座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过渡接头、所述螺纹轴套和所述传动轴,所述过渡接头采用“凸”字型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微型电机的的输出端子插装于所述过渡接头的小直径端内孔中,所述过渡接头的大直径端外壁与所述螺纹轴套的首端内壁间隙配合,在过渡接头的大直径端外壁和螺纹轴套的首端内壁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连接销,所述传动轴采用横截面为三段式阶梯型的圆柱型结构,所述螺纹轴套的下部内壁与所述传动轴的大直径段外壁螺纹连接,在所述电机座的尾端形成一限位缩径孔,所述传动轴的中直径段穿过所述限位缩径孔,在所述电机座的尾端外壁形成一电机座缩径段,在所述电机座缩径段内设置有压紧螺帽,所述压紧螺帽的外壁与所述过流主体的首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基座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挡环相接触,所述传动轴的中直径段外壁与所述密封基座和所述密封挡环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轴的小直径段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有赵仲浩张凤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