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370
℃
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及其穿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370℃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及其穿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上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分为整体式穿越以及填料函式电缆穿越,但由于受到电缆自身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满足电压在1000v以上的高温动力电缆最高耐温为260℃,但海上稠油热采井油管挂及采油树下法兰位置在注汽过程中温度最高可到330℃,现有电缆井口穿越技术无法满足330℃温度要求,会造成井口电缆击穿失效,造成安全风险,因此及需寻求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稠油热采井的井口电缆穿越工具及技术,从而保障高温动力电缆井口安全,实现电潜泵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进一步降低热采完井及修井成本,提高热采效益,为稠油油田规模化热采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电缆井口穿越技术无法满足330℃温度要求,会造成井口电缆击穿失效,造成安全风险,提供了一种应用于37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370℃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隔热油管、高温动力电缆、反向接箍护罩、油管头和油管头三通,所述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的首端与提升短节相连,所述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的尾端与所述隔热油管的首端相连,所述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坐在井口处,所述高温动力电缆的尾端贯穿所述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且通过所述反向接箍护罩固定在所述隔热油管的外壁上,所述高温动力电缆的首端位于所述电缆/液控管线悬挂器的上表面处,所述隔热油管的尾端伸入所述油管头内,在所述油管头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油管头侧壁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处安装所述油管头三通形成一电缆穿越通道,在所述油管头三通上设置有液压井口防喷器和氮气输入通道,氮气输入通道在注汽作业时通过小直径管持续注入高纯度氮气进入电缆穿越通道,以实现压制高温流体上返的目的,氮气输入通道与液压防喷器共同建立形成井口保护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70℃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头翼阀设置在所述油管头的上部,所述油管头翼阀与所述油管头形成一三通结构,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油管头翼阀下方的所述油管头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70℃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70℃热采井的电潜泵电缆井口穿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头的首端与所述防喷器立管的尾端相连,所述隔热油管设置在所述防喷器立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龙,柳沣洵,刘海英,罗会刚,董世超,辛野,吴婷,于晓涛,万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