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70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的玻璃切割装置。玻璃切割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高温加热平台、低温加热平台、人工操作台和成品收集箱,所述高温加热平台和低温加热平台上方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上部采用红外加热装置,结合下部的加热平台,使玻璃板切割缝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激光切割后的爆点膨胀,玻璃块之间的裂缝加大,冷却后轻轻敲击或者手动掰开即可完成玻璃块之间的快速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与纳秒阵列激光切割配套使用,因加热温度范围宽,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玻璃分离需求;具有体积紧凑、结构合理、操作便捷、调整方便等优势;分离玻璃效率高,简化了繁杂的备料工序,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玻璃二次压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玻璃二次压型是将传统条料玻璃经过备料、软化、压型生产而成所需形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整个生产过程为劳动密集型,尤其是备料工序人员最为集中,包括热切、干切和分选环节。热切环节主要是操作人员利用传统的电阻丝进行热炸切开条;干切环节主要是操作人员利用干切机进行切块。
[0003]纳秒激光器能取代热切和干切割工序,纳秒激光切割玻璃的原理是使用高峰值功率的激光点透过玻璃表面聚焦在底部进行打点,通过运动机构带动玻璃板运动,在玻璃上形成一条切割线,通过设定的层距不断往上调整激光焦距的高度直至玻璃表面,就能在玻璃上形成切割面。由于玻璃本身性质其在经过激光切割后仍然有粘连,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的玻璃切割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切割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高温加热平台、低温加热平台、人工操作台和成品收集箱,所述高温加热平台和低温加热平台上方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低温加热平台和人工操作台上分别设置有推进气缸。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内并排设置有多根红外发生管,设置间距为20

6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热偶测温探头和电压调节模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低温加热平台内设置有加热棒和温度检测热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加热平台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在0

600℃范围内调节;所述低温加热平台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在90

180℃范围内调节。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操作台的高度与高温加热平台、低温加热平台的高度匹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操作台的桌面铺设有3

10mm橡胶垫。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上部采用红外加热装置,结合下部的加热平台,使玻璃板切割缝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激光切割后的爆点膨胀,玻璃块之间的裂缝加大,冷却后轻轻敲击或者手动掰开即可完成玻璃块之间的快速分离;本技术装置与纳秒阵列激光切割配套使用,因加热温度范围宽,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玻璃分离需求;具有体积紧凑、结构合理、操作便捷、调整方便等优势;分离玻璃效率高,简化了繁杂的备料工序,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5是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加热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玻璃切割装置为玻璃切割备料工序的关键环节,设备结构包括红外加热装置1、加热平台2、人工操作台3和成品收集箱4,如图 1

4所示。
[0021]因玻璃本身的表面并非标准的平面,加热平台2和玻璃不能完全贴合加热,因此需要配合上部红外加热装置1。红外加热装置1设置在加热平台2上方,红外加热装置1内根据玻璃尺寸并排设置有多根200

500mm长的红外发生管11,安装间距结合实际温度需求设计为20

60mm,形成一个红外加热面覆盖在玻璃表面加热,其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能力,又因玻璃本身的透光性质,红外光能够直接作用在玻璃的切割面上进行加热,效率高且节约能源。红外加热装置1上设置有热偶测温探头和电压调节模块进行温度控制,可以根据不同膨胀系数的玻璃进行精准温度加热,如图5 所示。
[0022]铝为热的良导体,能够实现快速升温和面温度均匀的效果,且坚固耐磨,因此加热平台2优选铝合金材料,平台尺寸大于400*180*30mm,为保证平台美观,加热平台2内设置有4

10根加热棒和1根温度检测热偶,负载线通过四根支撑轴通过;温度控制系统21放入平台下方控制箱内,具有温度显示和温度设置功能,温度恒定在
±
5℃范围,如图6所示。加热平台 2并排设置有2个,分别是高温加热平台22和低温加热平台23,如图1所示,其中,高温加热平台22的温度在0

600℃范围内调节,低温加热平台 23的温度在90

180℃范围内调节。玻璃板与已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高温加热平台22直接接触,通过热量的突然传导变化,造成激光切割后玻璃的爆点膨胀,实现玻璃块分离的目的。低温加热平台23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经过高温后的玻璃受冷热冲击出现炸裂现象。
[0023]人工操作台3采用金属矩管焊接而成,桌面高度500mm

600mm,满足人工长期操作舒适尺寸。人工操作台3的高度与前方高温加热平台22、低温加热平台23的高度匹配,玻璃板能够平稳流转到人工操作台3的操作区域。人工操作台3的桌面铺设3

10mm厚橡胶垫,人工操作台3桌面厚度为 10

30mm,可消除敲击玻璃时较大的回响声,避免噪音污染。人工分离玻璃后玻璃块流入成品收集箱4中。
[0024]上述高温加热平台22、低温加热平台23和人工操作台3上分别设置有推进气缸5,玻璃板通过推进气缸5从高温加热平台22平稳流转到低温加热平台23,然后再平稳流转到人工操作台3,如图1所示。
[0025]工作时,经过激光切割后的玻璃板通过自动上下料机构摆放到高温加热平台22上,并通知平台开始计时,当计时器时间到,推进气缸5开始运动,玻璃板平稳流转到低温加热平台23进行冷却并开始冷却计时,冷却时间到,玻璃板流向人工操作台3,人工操作完成后通过按钮启动气缸运动将分离后的玻璃块流向成品收集箱4。
[0026]本技术上部采用红外加热装置1,在红外线照射到玻璃板表面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穿透过去,同时结合下部的加热平台2,使玻璃板切割缝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激光切割后的爆点膨胀,玻璃块之间的裂缝加大,冷却后人工轻轻敲击或者手动掰开即可完成玻璃块之间的分离,从而实现玻璃块分离的目的。本技术上部的红外加热装置1和下部的加热平台2都能独立设定温度,可兼顾不同玻璃牌号膨胀系数以及激光切割的层距变化,从而实现玻璃块的快速分离。由于正确设置了上下加热装置,玻璃块之间的分离问题变得容易,单个操作者即可匹配激光切割的产量。
[0027]本技术替代人工对玻璃电炸和干切割;适用产品范围为≤25mm;切割20*20*21mm以下产品的平均效率为2.74秒/件,切割10*10*12mm以下产品的平均效率为0.8秒/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高温加热平台(22)、低温加热平台(23)、人工操作台(3)和成品收集箱(4),所述高温加热平台(22)和低温加热平台(23)上方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加热平台(22)、低温加热平台(23)和人工操作台(3)上分别设置有推进气缸(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装置(1)内并排设置有多根红外发生管(11),设置间距为20

60mm。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装置(1)上设置有热偶测温探头和电压调节模块。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未胜先正良魏浚陈方雄宿德富胡功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