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线路板,线路板容纳于外壳内,外壳前部设置有前线束,外壳后部设置有后线束,线路板分别与前线束、后线束电连接,外壳内设置有托盘、风机,外壳前部还设置有出风口,外壳后部还设置有进风口,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上壳与下壳拆卸式连接,风机固定于下壳前部,线路板固定于托盘内,下壳两侧设置有围栏,围栏与托盘卡接,托盘底部设置有下风道,托盘内设置有导热胶,导热胶包裹住线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拆装便捷,散热性能更强。散热性能更强。散热性能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电动车都需要利用充电器来外接电源给自身电池充电,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会发热,一旦散热效果不好,不仅会影响充电性能和使用寿命,还会带来其他安全隐患。故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果不好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前部设置有前线束,所述外壳后部设置有后线束,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所述前线束、所述后线束电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托盘、风机,所述外壳前部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后部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拆卸式连接,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下壳前部,所述线路板固定于所述托盘内,所述下壳两侧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托盘卡接,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下风道,所述托盘内设置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包裹住所述线路板。
[0006]外壳用于放置线路板。线路板用于控制充电。前线束、后线束用于连接电源或电池。托盘用于放置线路板,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也避免线路板直接连接外壳进而影响散热,提高了本技术的散热性能。风机用于风冷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散热性能。出风口、进风口用于在本技术内部形成具有稳定流通方向的气流,提高了风冷散热的效果。上壳、下壳拆卸式连接,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围栏与托盘卡接,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还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形成了完整的灌胶舱体,更利于导热胶的填充。下风道用于托盘底部通风,进一步提高了风冷散热的效果。导热胶用于加强散热性能,同时还可以减震,使线路板的固定更稳定,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拆装便捷,散热性能更强。
[000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围栏底部设置有溢胶槽。
[0008]溢胶槽用于承接从托盘和围栏缝隙中溢出的导热胶,避免导热胶流入下壳内,保障了下风道的气流量,进而保障了本技术的风冷散热效果。
[000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围栏包括固定部、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托盘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部凸入所述开口内,所述围栏与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连接部、所述开口卡接。
[0010]固定部用于提高局部结构强度,使围栏的卡接更稳定。连接部和开口用于卡接配合,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
[00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上壳内设置有上壳固定柱,所述托盘内设置有托盘固定柱,所述下壳内设置有下壳固定柱,所述上壳固定柱、所述托盘固定柱、所述下壳固定柱同轴并依次拆卸式连接。
[0012]上壳固定柱、托盘固定柱、下壳固定柱同轴设置,从而使连接更牢固、稳定性更强。上壳固定柱、托盘固定柱、下壳固定柱依次拆卸式连接,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
[00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下壳固定柱底部设置有下壳支撑部,所述下壳支撑部与所述托盘底部抵触。
[0014]下壳支撑部用于支撑托盘,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使托盘的固定更牢固,还保障了下风道的气流量,从而保障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散热性能。
[00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托盘固定柱底部设置有托盘支撑部,所述托盘支撑部与所述线路板底部抵触。
[0016]托盘支撑部用于支撑线路板,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使线路板的固定更牢固,还使线路板底部具有空隙,提高了本技术的散热性能和稳定性。
[00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托盘固定柱穿过所述通孔。
[0018]通孔用于托盘固定柱穿过,进一步提高了线路板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
[001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卡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位适配,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通过所述卡扣、所述卡位卡接。
[0020]卡位为在凹槽内设置凸块,卡扣与卡位卡接配合,结构简单,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
[002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上壳内设置有导光柱。
[0022]导光柱用于对外指示线路板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
[002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所述下壳内设置有风机槽,所述下壳前部设置有前卡槽,所述下壳后部设置有后卡槽,所述风机槽与所述风机适配,所述前卡槽与所述前线束适配,所述后卡槽与所述后线束适配。
[0024]风机槽用于固定风机,前卡槽、后卡槽用于固定前线束、后线束,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1
‑
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包括外壳1、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容纳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前部设置有前线束21,所述外壳1后部设置有后线束22,所述线路板2分别与所述前线束21、所述后线束22电连接,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托盘3、风机4,所述外壳1前部还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外壳1后部还设置有进风口12,所述外壳1包括上壳5、下壳6,所述上壳5与所述下壳6拆卸式连接,所述风机4固定于所述下壳6前部,所述线路板2固定于所述托盘3内,所述下壳6两侧设置有围栏61,所述围栏61与所述托盘3卡接,所述托盘3底部设置有下风道62,所述托盘3内设置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包裹住所述线路板2。
[0034]作为优选,所述围栏61底部设置有溢胶槽63。
[0035]作为优选,所述围栏61包括固定部611、连接部612,所述固定部611与所述连接部612连接,所述托盘3两侧设置有开口31,所述连接部612凸入所述开口31内,所述围栏61与所述托盘3通过所述连接部612、所述开口31卡接。
[0036]作为优选,所述上壳5内设置有上壳固定柱51,所述托盘3内设置有托盘固定柱32,所述下壳6内设置有下壳固定柱64,所述上壳固定柱51、所述托盘固定柱32、所述下壳固定柱64同轴并依次拆卸式连接。
[0037]作为优选,所述下壳固定柱64底部设置有下壳支撑部641,所述下壳支撑部641与所述托盘3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包括外壳(1)、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容纳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前部设置有前线束(21),所述外壳(1)后部设置有后线束(22),所述线路板(2)分别与所述前线束(21)、所述后线束(2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托盘(3)、风机(4),所述外壳(1)前部还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外壳(1)后部还设置有进风口(12),所述外壳(1)包括上壳(5)、下壳(6),所述上壳(5)与所述下壳(6)拆卸式连接,所述风机(4)固定于所述下壳(6)前部,所述线路板(2)固定于所述托盘(3)内,所述下壳(6)两侧设置有围栏(61),所述围栏(61)与所述托盘(3)卡接,所述托盘(3)底部设置有下风道(62),所述托盘(3)内设置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包裹住所述线路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61)底部设置有溢胶槽(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61)包括固定部(611)、连接部(612),所述固定部(611)与所述连接部(612)连接,所述托盘(3)两侧设置有开口(31),所述连接部(612)凸入所述开口(31)内,所述围栏(61)与所述托盘(3)通过所述连接部(612)、所述开口(31)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5)内设置有上壳固定柱(51),所述托盘(3)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勇,羊淑华,段雷雨,于林金,祝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