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文林专利>正文

三相电机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66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电机保护器,由分辨电路,断相/过流/过载保护装置(P1),漏电保护装置(P2)组成,其特征在于:分辨电路由手动开关(KA1),变压器(L8),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2),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VD1),线圈(L1),线圈(L2),继电器线圈(L11),开关(KA4)所构成。具有接线简单、体积小,移动方便,对电机能提供及时保护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相电机保护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当三相交流设备发生断相、过载、过流、短路以及漏电等故障时,可对三相交流设备进行紧急断电的三相电机保护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相电机保护器主要分为漏电保护装置、断相/过流/过载保护装置、交流接触器三个独立装置,使用时需要对三个部件进行组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漏电保护装置、断电保护装置、交流接触器是独立的三个装置,占用配电箱内较大的空间,因而笨重,移动不便。且接线复杂,操作困难,对技术要求高,普通电工难以操作。对需要不时移动或不定时停转的电机(如塔吊电机,自动打气泵电机等)不能提供及时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接线简单、体积小,移动方便,对电机能提供及时保护的三相电机保护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相电机保护器,由分辨电路,断相/过流/过载保护装置P1,漏电保护装置P2组成。其中分辨电路由手动开关KA1,变压器L8,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2,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VD1,线圈L1,线圈L2,继电器线圈L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电机保护器,由分辨电路,断相/过流/过载保护装置(P1),漏电保护装置(P2)组成,其特征在于:分辨电路由手动开关(KA1),变压器(L8),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2),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VD1),线圈(L1),线圈(L2),继电器线圈(L11),开关(KA4)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电机保护器,由分辨电路,断相/过流/过载保护装置(P1),漏电保护装置(P2)组成,其特征在于分辨电路由手动开关(KA1),变压器(L8),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2),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VD1),线圈(L1),线圈(L2),继电器线圈(L11),开关(KA4)所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机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机保护器电源输入端(A)与三相电机保护器负载输出端(F)通过开关(KA3)的第一极开关相连,三相电机保护器电源输入端(B)与三相电机保护器负载输出端(E)通过开关(KA3)的第二极开关相连,三相电机保护器电源输入端(C)与三相电机保护器负载输出端(D)通过开关(KA3)的第三极开关相连;变压器(L8)的一次侧线圈正极与三相电机保护器负载输出端(F)连接,变压器(L8)的一次侧线圈负极通过开关(KA1)与三相电机保护器负载输出端(E)连接,变压器(L8)的二次侧线圈正极与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入正极连接,变压器(L8)的二次侧线圈负与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入负极连接,整流桥的输出正极与三极管(VT2)的C极、开关(KA4)的第一极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整流桥的输出负极与线圈(L1)的输出负极、线圈(L2)的输出负极、滤波电容(C1)的负极、继电器线圈(L11)的负极、开关(KA4)的第二极开关的常闭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左文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