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铜箔表面处理的连续溶液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铜箔生产
,具体为一种基于铜箔表面处理的连续溶液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
[0003]现有的铝箔表面处理过程中,铝箔与硫酸铜溶液分离后,无法及时对铝箔表面的残渣进行清洁,进而导致后续收卷过程中铝箔受损,除此外,无法及时使得硫酸铜溶液与铝箔分离,容易因硫酸铜溶液溅至他处,导致浪费与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铜箔表面处理的连续溶液槽结构,解决了无法及时清洁铝箔导致后续收卷过程中铝箔受损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铜箔表面处理的连续溶液槽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端固定连接有溶液槽,所述溶液槽内端转动连接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放卷辊,所述壳体靠近溶液槽上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壳体内侧靠近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铜箔表面处理的连续溶液槽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端固定连接有溶液槽(2),所述溶液槽(2)内端转动连接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放卷辊(3),所述壳体(1)靠近溶液槽(2)上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辊(4),所述壳体(1)内侧靠近溶液槽(2)斜上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5),所述壳体(1)内侧远离收卷辊(5)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与溶液槽(2)外侧两端连接的第一皮带轮组件(7),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7)上端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9),所述第一驱动杆(9)上端转动连接有与壳体(1)滑动连接的移动杆(10),所述移动杆(10)靠近溶液槽(2)内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1),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7)远离电机(6)端连接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另一端连接有与壳体(1)连接的锥齿轮组件(13),所述锥齿轮组件(13)上端连接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上端连接有与壳体(1)连接的第二皮带轮组件(15),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15)靠近壳体(1)内端连接有扇叶(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李敏,黄迎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英希捷宜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